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视唱练耳教学中旋律性内心听觉能力的训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视唱练耳教学中旋律性内心听觉能力的训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是:XJK012CTM006

摘要:音乐中的内心听觉是内心所进行的音乐活动,它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听觉意象。本文主要对其中“旋律内心听觉能力训练展开探讨。

关键词:旋律性内心听觉;能力;训练

视唱练耳是一门系统发展音乐听觉的基础学科,它通过唱和听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感、音乐感和内心听觉,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听辩记忆和识谱视唱能力,理解音乐各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掌握音乐表现的常规,积累音乐语言。提升内心听觉能力是视唱练耳课程的目标之一。

内心听觉活动的特点是:思维中对各种声音概念的激活,各种音高、节奏、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要素在无声状态下通过想象得以再现,不同的人对他的解析都各有不同,如:陈声刚在其《音乐活动中的内心听觉》一文中就这样解释:“音乐内心听觉是指在音乐活动中内心对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和声、织体、风格等一系列要素的想像和思维活动。”石蔚在其《内心音乐听觉的三种形态》中对内心听觉的解释是:“内心音乐听觉是音乐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对过去感知过或正在感知的音乐音响所产生的经验、记忆的一种听觉意象组合所作出的心理反映,或者说是音乐的各种音响以音乐听觉表象的形式在人脑中的想象与再现。它与人的音乐知识经验的积累、对音乐感性体验的质量以及人的音乐审美情感都有着直接、内在的联系,是人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建立起来的,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心理基础和能力。”普凯元在其《音乐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一文中给出的定义是:“在内心(实际是头脑)所进行的音乐活动,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听觉意象,不过与感知、记忆以至想象和情感等心理过程亦有相当联系。它不同于狭义的内在听觉,不是孤立地对某种声音产生听觉意象,它是对音乐整体产生的听觉意象,甚至还要超出这个范围。”不可否认,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内心听觉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无法设想一个演奏家、或者歌唱家、作曲家,当他处在无法预知并有效控制自己即将要发出何种声音的状态下,那极有可能是奏出、唱出、写出失去控制的、无法预测的杂乱声音。这是每一位音乐专业学生必须要不断提升的能力之一。

石蔚在她的论文《内心听觉的三种形态》中将内心听觉分为三种形态:内心旋律感、节奏感、和声感。本文主要从旋律性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这个角度进行探讨。

1 对自然调式中的音阶、音级进行训练,过程如下

(1)从理性上弄清自然大、小调音阶的音级名称,音级间的音程关系,整个调式的音程结构,特别要弄清楚全音(自然与变化)与半音(自然与变化),导音与主音相互间的关系以及所产生的音响效果的区别,在训练时须注意两点:第一,练唱前对ⅢⅣ、ⅦⅧ这两对自然半音音高关系的想象和心理准备;第二,提示学生注意避免上行时将Ⅳ级与Ⅷ级唱得偏高,下行时将Ⅶ级唱低和Ⅳ级唱高的通病,以加强这一训练中的内心听觉和动与静的心理感受。另外在练唱过程中,把音阶编成有节拍、有句法的旋律练习,以增加学习的兴趣。

(2)明确调式主音,确立调高是视唱练习中重要的一项基础训练。在练习中,给予一个指定的音高后(如标准音a′),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内心听觉并强化其记忆力,想象唱出主音的高度,进而确定调高以及调式、调性。还可把各音级串连起来编成有节拍、有句法的旋律练习,也可将音级、音名、唱名结合起来练习。

2 对学生进行各种风格旋律的积累记忆训练

(1)浏览性的读谱。它在完成思维、反射、记忆的过程中较主动,也有利于“内心听觉”的形成。这一步骤对乐理基础差、音乐素质较低、思维反映较迟缓的学生来说更是不可少的练习环节。

(2)划拍默唱曲谱。由教师在琴上弹出主音及主和弦或标准音al音,学生唱准记牢在大脑里,在不发出声音的情况下,挥拍默唱曲谱,用内心去准确感受旋律的音高、节奏、拍子力度、旋法线向等,确保“内心听觉”的深入。

(3)挥拍轻声视唱曲谱。在钢琴的辅助下,用中等稍慢的速度和mP弱的音量去挥拍视唱曲谱。基础素质好的学生可要求其右手挥拍,左手击打节奏来练习,让听觉与视觉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唱中有听、听中有唱的“内心听觉”的划 练要求。绝不能用“照本宣科、识谱唱曲”的流水帐形式去放任学生的视唱。要引导学生去注意体会乐曲力度、速度的变化,曲式结构和旋法的发展、知晓调性调式的特征、掌握乐曲的风格。在‘乐感’上也要倾心倾力地投人,加强对音乐的感受,将“内心听觉”与读谱视唱同理性、感性知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以达到全面提高音乐素质的目的。

(4)随琴‘读’谱后背唱曲谱。这一步骤是针对那些需要“精唱”的乐曲而言。使之在音乐形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上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巩固,强化听觉的记忆和锻炼,拓宽记忆的多面性和灵活性,使教与学有方向、有目的地将“内心听觉”前后贯穿,全面渗透,并赋予深层的内涵。因为从理论上看,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反射活动,在传人、传出部份都有来回往返的传导。而在我们的读谱―默唱―视唱―背唱的训练过程中,正是通过以上要求的练习,将乐技(包括内心听觉)的训练与情感(乐感)结合起来,融于音乐的意境和艺术形象中,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兴致和积极投人,使班上的课堂学习氛围良好,这样的环境必将刺激着每个学生的“内心听觉”,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识谱和辨听能力,这些都将对学生的音乐认知、理解、应用及其个性发挥起着重要作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各类音程的模唱、构唱、视唱

由于音程距离的宽窄的不同,其掌握的难易程度亦有所差异。首先进行纯音程的模唱、够唱、视唱。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其他音程的练习。三度以内的音程练习,可采用在内心听觉指导下直接“进入”的办法练唱。如教师弹前一音,学生按教师指定的音程唱出后一音。若将其编成有一定变化的练习,效果更佳。

在练唱过程中如教师辅以钢琴协助时,可有意识地留出空隙让学生独立视唱,在单独练唱音程时,桥梁音最好不唱出来,通过内在的、潜意识的方式建立,必要时唱出亦可,运用“桥梁音”找音程的办法,实质上是运用和弦分解的办法来进行的。这种练习音程的方法对学生来说,一方面在客观上有“桥梁”作为支撑,另外也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力和音高想象力,实践证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途径。在上述练习基础上,当进入在调式各音级上构唱或听辨各类和弦时,则不是困难的事了,因为音程的构唱,已经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单独练唱音程时,桥梁音最好不唱出来,通过内在的、潜意识的方式建立,必要时唱出亦可,运用“桥梁音”找音程的办法,实质上是运用和弦分解的办法来进行的。这种练习音程的方法,对学生来说,一方面在客观上有“桥梁”作为支撑,另外也强化了学生的记忆力和音高想象力,实践证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途径。

视唱练耳一直以来,属于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现今许多综合性大学中的音乐专业或是师范类音乐系的学生相关基础薄弱,许多专业学生大多数人是在进入学校之后方才开始学习,整体的视唱练耳水平是低的。面对大多数的人来说,科学有效地训练方法,会帮助他们突破原已习惯的听觉思维定势,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听觉思维,形成合理有序的听觉习惯,并能够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 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2] 缪天瑞.音乐内心听觉在创作和演奏中的作用及训练问题[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O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