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刍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刍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必须坚持在传承中保护,统筹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着力构建“四个体系”,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长久传承和弘扬。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生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255-01

连云港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海州五大宫调、淮海戏等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保护名录,25个项目入选省级保护名录,确立公布120个市级 “非遗”保护名录及传承人和传承基地,形成较为完善的四级保护传承体系。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申报而轻管理。主要原因是申报的级别越高,扶持资金越多,既反映了地方资金的困难,也折射了地方申报的功利主义思想。但从长远而言,特别对“非遗”的开发利用来说,长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妥善处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动态管理与长效管理、整体保护与生产性保护之间的关系,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以传承保护的同时,更好地为当今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应成为新形势下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战略选择。

2.重保护而慎开发。关于“非遗”的保护方式,国内形成共识的主要有四种:一是活态整体性保护;二是生产性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三是记录式保护,运用录音、录像及亲笔记录等方式,建立档案、资料库,进而利用多媒体、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建立数据库等;四是博物馆收藏与展示,主要针对与“非遗”关联的实物而采取的保护。①在“非遗”保护的最初,保护为主的呼声最高。当下,生产性保护的呼声占据主导。但如何开发利用,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各地心态不一,尚处于摸索阶段。

近年来,我市在加强“非遗”保护的同时,也在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探索。如通过建立展演基地、设立传承单位、加强对外交流与宣传等方式,引导民间艺人组成的小曲堂到人群聚集地进行演出,开展传统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广场展演活动。举办海州五大宫调采风展示会、演唱会、专场展演等各类展示演唱活动,组织水晶、黑陶等产品参加省级以上展会,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但从总体上看,力度还不够大,效果不太理想。从资源整合上看,我市还没有在一个统一的范畴里,提炼出具有广泛影响、深入人心的文化精髓和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形象。从开发利用上看,目前仍呈现分散无序的初始状态,没有形成与旅游开发或其它产业利用相配合的文化品牌或有影响力的开发项目。用于旅游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景点分散,形式单一,让人无法产生精品的感觉,更谈不上留下独具风情的印象。民国文化一条街、连云老街虽然考虑了“非遗”的展卖,但因多方面因素,目前依然惨淡经营。

二、几点建议

1.扶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体系。一是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健全市、县两级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保护工作机制,强化属地管理。在巩固普查成果、加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长效管理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活态管理措施,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网络化;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发挥好传承人的重要作用,使“非遗”保护后继有人;三是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量,以市、县财政的优先投入争取省、国家的更大扶持,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得到长效保护。

2.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展示体系。建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或展演基地,并以此为平台,运用先进、科学的保护方法,将普查、收集、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和保护起来,采用数字化展示手段,结合实体模型、专题展览和现场制作表演等形式,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和展示。

3.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运作体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强与旅游、外贸、会展的融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利用,培育经典旅游景区和民间艺术产业基地,开发生产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服饰、饮食、工艺品、纪念品等,建立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基地,使之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同时要引导民营企业合作参与保护,特别是在资金投资方面更应该加强合作,让文化保护社会化、“企业化”,为“非遗”的长效发展和服务现代生活夯实基础。 组织民间艺人、民间艺术表演队伍,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让连云港“非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不断扩展传播途径。

4.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加强社会传播,编辑出版连云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画册、光盘。加强协调配合,规划部门要在城市总体规划别注重文化遗址和场所的保护。教育部门应将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育计划、编入乡土教材。协调旅游部门要将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行业培训计划和导游培训教材。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的作用,建立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健全保护工作决策咨询机制,广泛吸纳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建议,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课题研究工作。对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的趋于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的高龄传承人进行有效的抢救保护工作,设立传承点,扶持资助他们通过带徒传艺,举办相关传习班等形式培养新一代传人。

注释:

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