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自觉读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自觉读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自认为无疑处激疑,鼓励学生质疑,进行发现式、探究式学习,达到让学生自觉读书,自觉领悟的目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思维从疑问开始。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在学生自认为无疑处抛出问题,激起学生思考,引发学生思维。

教学苏教版教材第十册《半截蜡烛》第六自然段中这样一句话: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杰克和杰奎琳都想拿走蜡烛,为什么杰克遭到严厉的呵斥,是不是他不可爱?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学们经过激烈争论得出结论:杰克拿不走蜡烛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他不可爱,杰奎琳拿走了蜡烛主要原因也不是因为她很可爱,关键是少校家也有一位这么大的女儿,看到杰奎琳,少校想起了自己的女儿,触动了少校的爱女情绪,从而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性善良的一面。

二、鼓励学生质疑,自己提出问题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也曾经说:“遇到问题要敢于问为什么,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开第一步。”这话很有道理,提不出问题是学生缺乏深度思考的表现,经常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主体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标志。教者要鼓励学生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尽量把问题提到点子上。要在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基础上,鼓励问题提得好的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围绕重点或中心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只要教师能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环境,在教师鼓励和引导下,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往往是能提出有一定深度和耐人寻味的问题的。

三、引导学生释疑,自行探究知识

学生能提出问题,这是学生积极思考的表现。教师应当充分放手,给学生自,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让他们自己研究和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激情飞扬思维碰撞,自我砥砺,自我完善,达到对事物认识的提高。《最大的麦穗》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含义隽永丰富,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学生提出:既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眼前的一穗又不一定是最大的,为什么应该先拿在手中呢?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对于这样深刻的问题,用文字语言很难表达清楚。此时,我提供了几个小故事:《小猴子下山》、新闻报道《我的奋斗经历》等材料供学生辩论,学生从故事中的小猴子:掰玉米、摘西瓜、追野兔到最后一无所获,谈到王大伯从养鸭开始踏踏实实辛勤劳动至最后创办养鸭场生产鸭制品成为老板的事例悟出:只有踏踏实实抓住眼前,做好眼前每一件事,才能有最大追求的深刻道理。

四、相机释疑引导,矫正思维方向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的社会经历、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及个性心理都有不同,所以,产生多种认识,甚至模糊的、错误的认识都是很正常的。作为教师要允许存在差异、善待差异,以鼓励表扬评价为主,从正面加以引导,达到最终能正确认识的目的。教学《爷爷的芦笛》这篇文章时,一位女同学质疑:我觉得课文中的爷爷心肠太狠了,在这样的夜晚把强强吓坏了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显然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感受提出来的,如何让这位女同学提高认识,引导到对课文主旨正确的理解上。我设计了如下问题:爷爷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在这样的夜晚爷爷有没有真正离开强强不管?从文中什么地方能看出来?通过引导,学生模糊的认识得到矫正,思维的方向将会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中“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从而更准确地明白爷爷的良苦用心。

五、鼓励创新,让质疑走向深刻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的方法,避免回答问题时的循规蹈矩和人云亦云,鼓励学生不落俗套和富有创新的猜测,从而培养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方法和求异的思维能力,让质疑走向深刻。学习完《螳螂捕蝉》一课后,一教师问学生:“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请对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作出评价!”大部分学生对少年都赞赏有加,并说他机智勇敢,精忠报国是个“大忠臣”……本来课上到这里目的也达到了,应该结束了,这时有一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当他站起来时却出人意料地说:“我认为‘精忠报国、大忠臣’同样可以用在大臣们身上,因为大臣们也是这样做的,只不过他们选择的方法有问题,时机不成熟,所以没有达到效果。”真是观点鲜明,彰显个性。看得出他们的思维活动很积极,考虑问题的角度也很独特,跳出了惯性思维的圈子。所以结论颇具新颖性。

实践证明: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提问题、质疑问难,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而且有利于融洽师生感情,学生乐学、好学,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造能力,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