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要忽视消费者信心指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要忽视消费者信心指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可忽略的消费者信心指数

拜金融危机所赐,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活得像个经济学家:CPI、PPI、PMI,还有用电量、出口数据、狭义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等等,这些枯燥的经济数据牵动着上至政府高层、商界巨子,下到寻常百姓的神经。经济发展、企业兴衰,还有股市楼市的起起落落,都要看这些数据的脸色。人们的目光聚焦于这些经济数据,以及能够对这些数据作出解读的专家学者们――虽然,无论是数据还是专家,似乎都不怎么靠谱。

更有意思的是,在人们专注于那些单项的经济指标的时候,都似乎对消费者信心指数视而不见。

在一些西方国家,消费者信心指数的重要性绝不会亚于CPI和就业率指标。但中国的现实情况是,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市场意义远远不及其他指标。在中国宏观经济领域,唱主角的分析数据是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银行货币投放量等。

其实就具体内容而言,消费者信心指数比CPI等数据要全面得多。在CPI数据中,像买房这样的家庭重要的开支项目,因为被算作是“投资”而被摒弃于统计之外,因此我们在2009年看到了一种十分吊诡的现象:各地房价在节节升高,CPI却持续为负――看前者似乎已是通胀,观后者则显示通缩――令人不知该穿上夏装还是换上冬衣,这也是CPI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

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表示,消费者信心指数应该反映的是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经济前景、自身收入水平及未来收入预期,以及消费者幸福心理状态的综合表现。然而在当前的中国,虽然编制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机构已经不少,但仍然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其披露的统计数据常常与人们的直观感受相悖,这也是我们见到的各种消费者信心指数常常被人忽视的根本原因。

中国消费者信心先于经济见底反弹

在消费者信心指数这一研究领域被奉为圭臬的,是美国的密歇根大学。二战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调查研究中心,为了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周期的影响,首先编制了消费者信心指数。

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利用对全美国500至600名成年人原始调查数据,计算出经过季节调整后的消费者信心、现况指数和预期指数。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事实表明,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与消费者支出之间的相关性十分密切,它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从1997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开始编制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2004年上海财大统计系李晓玉等人编制了上海消费者信心指数。而近期,上海交大的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全国抽取了32个城市样本,第一次以分层调研的方式,编制了中国城市分层消费者指数。

如果把近期国内外机构各自的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进行对照性研读,大致还是能够勾勒出中国内地居民经济水平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

万事达卡最新一期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与亚太、中东及非洲地区等多个市场的消费者信心普遍存在下滑的境况相比,中国大陆消费者信心指数为60.8,消费者仍持乐观态度。然而,该项数据与6个月前(76.6)以及一年前(82.7)相比均呈下滑趋势,也低于历史平均值(75.6),尤其是就业、经济、固定收入、股市、生活质量等5项指标,较6个月前都有所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已有17年历史的万事达消费者信心指数,是亚太地区内同类调查中最为全面和历史最为悠久的,该项指数每半年一次。万事达此次调查对象为21个市场的9211位消费者,除中国大陆外,对未来6个月持乐观预期的市场包括卡塔尔、南非、沙特阿拉伯、黎巴嫩、越南和印度。万事达的这个结果最大的价值在于使人们再一次确信,新兴市场中的中国、印度、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市场,消费者信心指数较高。

与此同时,尼尔森通过2009年6月对全球28个国家和市场的消费者调查显示,截至第2季度末,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一季上升6点,指数排名从全球第10位上升至第6位。分地区看,中国东部和北部地区的消费者信心水平高于南部和西部的消费者。分城乡来看,中国农村的消费者信心水平普遍高于一、二线城市(包括特大城市上海、北京、广州以及省会城市)。这个结果显示,通过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消费者信心得以提升。此外,中国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和农村的消费者由于受到经济下行的冲击较小,经济复苏对于他们同样影响不大。

万事达和尼尔森作为两家专事商业调查的国外机构,对于它们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毋须怀疑,但毕竟因为样本的抽取面比较狭窄,样本数低,所以其结果难免有挂一漏万之感。上海财经大学则是专门就上海区域内的消费者心理及消费行为作调查,其最新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第二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11.2点,比上季度回升12.3点,同比上升10.7点,消费者对经济环境的看法明显好转,消费者信心回到高点。

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徐国祥教授认为,第二季度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呈现了三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第一,受国际金融、商品市场情况有所好转,部分经济指标趋稳回暖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对未来的经济形势持较为乐观态度。

第二,在第二季度中,对我国经济的阶段性触底和季度增长率V型反弹的预期,使消费者对未来的经济回暖充满了信心;受本年度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好于预期、政府促就业政策的积极实施和经济回暖预期的鼓舞,就业预期指数重新回到了113.8的最高点。经济与就业向好的预期,加之近期CPI持续走低的影响,消费者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也较为乐观。

第三,最为有趣的是,二季度上海市消费者的购房意愿指数为66.6点,环比上升10.8点;购房预期指数为75.4,环比微降2.2点。这似乎印证了2009年春节以后上海楼市回暖、量价齐升格局的市场基础。同时,由于对房价仍将进一步上涨的预期,使得消费者未来购房意愿有所下降。

与楼市行情起起落落不同的是,随着车辆购置税下调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车市表现出了持续升温的势头。二季度上海市消费者购车意愿指数双双突破100的中性值,创出了新高点,显示了消费者购车热情的日益高涨。本次调查中,受访的消费者认为“当前和未来半年是购车好时机”的比例均比一季度提高了5%,认为“当前和未来半年不是购车好时机”的比例,则分别比上季度下降了7.8和4.1%。不难看出,当前购买家用汽车已成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

分层报告中的国民心态

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把消费者进行分层次调研的机构,他们的4个系列指数中,100算作一般,小于100表示不满,大于100则表示满意。

安泰报告中,当前经济情形总指数仅得:84.9,远低于100,说明国民对于我国经济形势并不看好;其中以失业/待业人群为甚,仅得62.9,大大低于均值,与其相对应的是离休/退休人群:得分92.1――由于待遇上的差异,两者数值相差近30!可见这两个人群对社会现状的感受有多大的差别。

城市工人群体仅得分78.8,说明城市工人群体中对经济前景悲观心理严重。

但是有一个数据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农民工群体,他们的对经济前景的看法得分:88.3,高于总的得分84.9。国家的宏观投资政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他们――那么多工地要开工,民工弟兄有活干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安泰的2000个样本中,大约有23.6%(约472人)在回答“经济环境景气”与否的问题时,表示不能确定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走势,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比例,说明有相当多的民众,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没有能力判断或者无法清晰地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