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摆地摊日赚千元的五个秘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摆地摊日赚千元的五个秘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日赚千元是很多“地摊创业者”的梦想。而今,这个梦想却被一个小女生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实现了。更可贵的是,在她看来,摆地摊不是一般人眼中的“街边流窜”或仅为满足兴趣的“玩玩”,而是可以做成一个实在的赚钱生意。她的依据是什么?日赚千元靠的又是什么独门“秘诀”呢?

张欣欣,湖北宜宾人,2009年初开始摆地摊创业。第一年效果一般,每月收入一两千元左右。2010年下半年,她总结经验得失,同时调整经营思路,生意开始好转。进入2011年以来,她每天平均收入都在600元左右,高峰时可达千元。以下就是她的口述经营心得。

地点 “固定”摊位,把“流窜”和“玩玩”变成生意

摆地摊最要紧的是什么?主要观点有三种:一是认为产品也就是卖什么最重要;二是认为货源最重要;我属于第三种,认为摆摊的地点最重要。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先来看“练摊”的都有哪些人。

第一类是练摊人群中的大多数,资金少而赚钱愿望急迫,大多持“产品最重要”观点。所以喜欢跟风,什么东西卖得好就跟着卖。又因为怕同行“反感”而经常换地点、打游击,成了城管重点“照顾”对象,收入也不稳定。第二类是“摆客”一族,年轻人居多,不缺资金,大多出于兴趣或好奇而“玩玩”,喜观卖另类的东西,所以多数认为货源地最重要。地点选择无所谓,人多就成。尽管的确很能吸引眼球,但产品受众面窄,真正赚钱的很少。第三类是长期摆摊的老客,有资金,有经验,有常客,彼此之间所卖产品也有明显差别,收入普遍较高。跟前两种人相比,最大特点是“摊位意识”强。我认识的一个老客,在街口固定摊位卖酱油、醋7年,地点从没改变。靠摊位固定,把附近的居民和小餐馆都变成老主顾,每月轻松赚上万把块钱。

产品 最好卖+最熟悉+巧分配=真赚钱

最好卖的东西就是赚钱?其实未必。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最好卖的产品;其次,其中最熟悉的是什么产品;第三,两者结合并分配产品结构,才能真正赚钱。

先说最好卖的产品。有人做过统计,2010年最畅销地摊产品有六大类、约100个品种,包括:一、家庭、个人日用品。比如服装、饰品、洗涤用品、化妆品等;二、文体用品。如文具;三、小电子电器。比如剃须刀、迷你电风扇等;四、儿童用品、玩具;五、季节性畅销品。比如遮阳伞;六、女性用品。这么多的产品,一个摊位肯定容不下――事实上,越是产品分得精细,才越容易赚钱。所以,这时候就要确定选择产品。怎么选?最容易上手的就是自己最熟悉的。

进货 专做“小”商家的生意

多数人看来,“地摊货”是个贬义词汇。质量差,价格低,款式落伍,风格雷同等等。这种观念如今也在发生了变化。原因一是产品源渠道增加。像尾货、积压库存、订单甩货(有订单但未完成实际交易)等,也把地摊作为销售渠道;二是网店实体化,使大批网货流向地摊市场,货源增加,质量也有提升;三是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比如穿着打扮不想“撞衫”(服饰相近或相同)等,综合前两个原因,到地摊淘宝成为部分时尚人群的偏好。这些因素,都给地摊产品带来新的货源。

货源从哪里找?一是传统渠道,二是网络渠道,关键在一个“小”字。

传统渠道包括四个部分,根据摊主经验、“关系”和“资质”不同,从低到高依次能接触到的分别是批发商、商、生产商、集散地。刚开始只能从批发商手里拿货;有了一定经验后,“关系”丰富,资质上升,能接触到商;当销量达到一定的水平,比如我每月可以卖出丝巾1200件,超过普通商超专柜的时候,有可能直接从生产商那里拿货。到最后,摊位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就可以跟集散地的部分生产商合作。

销售 三分类,四摆摊,好货还要“吼”起来

“好货‘吼’起来”是我入行以来最大的感受。很多人摆摊不成功,爱面子、不张嘴是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讲,敢不敢吼、会不会吼不仅是心态问题,更是检验生意人是否合格的标准。当然,“吼”也要讲目标,这就要从地摊产品的分类说起。

地摊产品一般分成三类:一是市场反馈比较好的产品,推出时间不长,价格、质量都符合地摊货的“标准”,出货量大、利润高,需大力推销,比如“吼”,所以这种产品叫“吼货”,目标顾客是全部人群。“吼”的关键在四个字:简洁清楚――“您看看我的货,最新款,价格全市最低,正规厂家,质量绝对有保证”和“外单尾货甩卖,50元两件”对比,效果显而易见。第二类叫“推货”,比“吼货”新,需要时间预热,之后就可能升级成“吼货”。主要目标是回头客,不用“吼”,重点在让顾客“尝鲜”。第三类叫“谈货”,“谈”就是允许讨价还价。主要目标人群是热衷于“买便宜货”顾客。“谈货”有两类,一是稍显过时的产品,二是清库存。“谈货”也不用“吼”,关键在定价。比如袜子进货价是10元6双,平均销售价格是10元3双,可以定为12元3双,10元4双是底线,中间随便“砍”。三种货也有比例,通常情况下是5:2:3或6:1:3。可以是全部产品,也可以是一种产品。

其他 交易会+名片的巧妙组合

各种商品交易会(或展销会)也是一个赚快钱的渠道。生意好起来后,我请表妹帮忙看市场的摊位,自己专门跑小区的早市夜市和交易会。前边说的“盯”、“追”、“顶”不变,但是多带了一个小道具:名片。

摆地摊发名片不新鲜,但主动递出去的名片往往被顾客随手丢掉。所以我坚持不轻易“出手”。只有买过我产品的、有意愿再跟我交易并且主动索要名片的顾客,我才会把名片递出去。但他们并非发放名片的主要对象,而是交易会的组织者和外地来摆摊的人。组织者常年走南闯北,资源广,见识多,活动做得也都比较正规,跟他们搭上关系,不愁没地方“追着”摆摊。外地同行能人很多,交上朋友就能互通有无。“盯”紧了就等于得到免费信息源,最终换来实实在在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