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独活、羌活的本草源流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本草文献,梳清独活、羌活的本草源流,确立其基原。考证历代本草著作,并结合现代资料进行分析。《神农本草经》中独活应包括独活和羌活2类中药,南北朝时期已区分药材。唐宋时期已认识到二者的临床区别,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始将二者从本草上区分开来,由于本草家多泥古,尤其是李时珍将二者合为一条,引起了混乱。但是在药材商品和临床上,二者依然是区分的。历代羌活均为羌活属植物,基原为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和宽叶羌活N. forbesii。而独活品种较为复杂,但至少在宋代就已经应用当归属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f. biserrata,并作为正品延续下来。最早的独活应不包括羌活属植物,羌活可看成历史上的一优选的“新兴品种”。
[关键词]独活;羌活;本草
独活和羌活是伞形科中2味重要的中药材,中医临床应用非常普遍。2010年版《中国药典》[1]规定独活来源于当归属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这一来源独活又有“川独活”、“肉独活”、“资邱独活”等名;而羌活来源于羌活属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和宽叶羌活N. forbesii Boiss的干燥根茎和根,羌活药材变异较大,从商品上又有“蚕羌”、“竹节羌”、“条羌”、“大头羌”之分。羌活、独活在今天是来源明显不同的两味药,但是在古代,对二者来源是否为一物,说法不一。历代所用独活、羌活究竟为何物,这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的应用,因而需要梳理历代本草,正本清源。
1 独活、羌活的药用历史
独活、羌活之名在本草中首次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下称《本经》)中,在“独活”条下称:“独活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护羌使者,生川谷[2]”,可见最早羌活是作为独活的异名出现的,但是历代本草中对羌活、独活二者为一物还是二物的描述各说纷纭。
1.1 魏晋以前,独活、羌活尚未区分 羌活最早是作为独活的异名出现的。《本经》[2]云独活:“一名羌活”,《吴普本草》[3]“独活一名胡王使者”,《名医别录》[4]云:“生雍州或陇西南安”。羌活、羌青、护羌使者、胡王使者均与“羌”有关。“羌”指羌人,羌地。是古代西部一个较大的族群。羌与胡又有关系,古代常并称“羌胡”。雍州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陇西、南安分别指陇西郡和南安郡,范围大致是今天甘肃南部洮河流域及天水一带。这一区域在魏晋时期有大量羌人,其后的南朝陶弘景[5]说到:“此州郡县并是羌地”。这一时期的《伤寒杂病论》中只有独活,而无羌活之名。
1.2 独活、羌活药材区分始于梁时期 从南朝梁时期开始羌活、独活并非一物了。陶弘景在“独活”条下注解到:“此州郡县并是羌地,羌活形细而多节,软润,气息极猛烈;出益州北部、西川为独活,色微白,形虚大,为用亦相似,而小不如”[5],可以明显看出此时的独活与羌活产地不同,尤其形态差别较大而成为不同的药材。羌活“形细而多节,气息极猛烈”十分符合今之“蚕羌”,西川独活与羌活功效相似,而药力不如羌活, 从描述来看,并非今之羌活。这一时期二者在本草及临床上并未区分,如《本草经集注》“诸病通用药”中“治风通用”及“齿痛”项下,均只列独活而无羌活之名。有学者统计同时期的《肘后百一方》、《刘涓子鬼遗方》等记载的医方中多用独活之名,而极少用“羌活”之名[6]。
1.3 唐朝开始,临床应用明显区分 羌活与独活在临床上开始区分始于唐代。《新修本草》[7]指出了二者功效的差异“疗风宜用独活,兼水宜用羌活”,但是仍将羌活附在独活下。《千金要方》[8]中则出现了以独活为主的独活寄生汤、独活汤和以羌活为主的羌活汤、羌活补髓汤。《药性论》已将二者并列叙述:“独活,主中诸冷湿,奔喘逆气,皮肌苦痒,手足挛痛、劳损,主风毒齿痛;羌活,治贼风失音不语,多痒,手足不遂,口面歪斜,遍身癌痹血癞”[9],明确了二者临床上的区别。
1.4 本草中明确区分始于《本草品汇精要》 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在本草学史上有着积极重要的地位,宋代及以前的众多失佚文献多从该书传承下来。由于原书已佚,所见到的均为其传本。由于版刻原因,该书主要分“政和本草”和“大观本草”2种传本系统。国内现存最早的2种传本分别是蒙元(1249年)张存惠晦明轩刻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10]和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刘甲刻本《经史证类备急本草》[11],2本书在总目录“独活”条下均列有“羌活附”3个字,而从内容上则是将独活、羌活共同叙述。由于是传本系统,最早的版本是否有这3个字,已难考。但是说明了宋代开始,已有意将羌活分离出来。
《证类本草》引用《本草图经》内容十分详细:“羌活今蜀汉出者佳。春生苗,叶如青麻。六月开花作丛,或黄或紫……今人以紫色而节密者为羌活,黄色而作块者为独活……今蜀中乃有大独活,类桔梗而大,气味不与羌活相类,用之微寒而少效。今又有独活亦自蜀中来,形类羌活,微黄而极大,收时寸解干之,气味亦芳烈,小类羌活……而市人或择羌活之大者为独活,殊未为当”[10]。从描述来看,宋代的羌活基本上较为清晰,为“紫色而节密者”与陶弘景所述一致,其中药图中文州羌活与今之羌活类似,但是根茎偏大,可能为今之大头羌类。苏颂所描述的独活却十分复杂,其中大独活从形态描述上看可能指今天的“牛尾独活”类(独活属Heracleum植物)。“形类羌活,微黄而极大”的独活符合今天的“大头羌”,苏颂已经认识到此种应为羌活之大者不应做为独活使用。茂州独活、文州独活图均为粗大直根,似乎为当归属Angelica植物。对羌活和独活的混乱情况,苏颂指出了二者的区别方法:“大抵此物有两种:西川者,黄色,香如蜜;陇西者,紫色,秦陇人呼为山前独活”。但是他似乎仍未脱离《本经》中羌活独活为一物的观点,云:“古方但用独活,今方既用独活而又用羌活,兹为谬矣”。
本草中羌活从独活中真正分离出来单列一条则源于明代《本草品汇精要》[12],其目录“羌活”名下注有“原附独活下,今分条并图”,说明《本草品汇精要》始将二者在本草上明确区分。其描述羌活“类川大黄苗而有节”,与今天的宽叶羌活类似,其叶形细裂而与大黄苗类同。
1.5 《本草纲目》对独活羌活分化的影响 宋明时期已认识到羌活、独活实为2种药材,但是李时珍却将羌活重新归为独活中,云:“独活、羌活乃一类二种,以中国者为独活,西羌者为羌活[13]”。这种处理显然受到医家汪机的影响,其在《本草纲目》中引用汪机《本草会编》文曰:“独活一名羌活,本非二物。后人见其形色气味不同,故为异论。然物多不齐,一种之中自有不同。仲景治少阴所用独活,必紧实者;东垣治太阳所用羌活,必轻虚者” [6]。可见李时珍认同汪机将二者看为一物2种,其引王硕《易简方》称:“羌活须用紫色有蚕头鞭节者;独活是极大羌活有臼如鬼眼者”[6]。所述羌活显然与陶弘景及苏颂所描述的一致,应为“蚕羌”或“竹节羌”类型。所述“极大羌活有臼如鬼眼者” 的独活在宋代《本草衍义》中就已描述到:“用独活,多用鬼眼者”[14]。有人考证这种“鬼眼”独活为今五加科“九眼独活”类。但是从李时珍话中可以看出并非此种。从“独活是极大羌活”来看,显然二种较为相似,而大小不同。实际这一类型为今羌活药材中的“大头羌”,此种羌活根茎粗大,不规则结节状,顶部常有多个茎基,所谓“鬼眼”即指多个凹陷的茎基。这种将“大头羌”作独活使用的情况早在宋代《本草图经》中就描述到:“今又有独活亦自蜀中来,形类羌活,微黄而极大,收时寸解干之,气味亦芳烈,小类羌活……而市人或择羌活之大者为独活,殊未为当”。苏颂所描述独活显然为“大头羌”类。
《本草纲目》对后世影响极大,清代的大多本草如《本草乘雅半偈》[15]、《本草述钩元》[16]、《本草从新》[17]等均已从李时珍的看法。但是也有一些提出了异议,如《神农本草经读》说到:“今观肆中所市,竟是2种,有云羌活主上,独活主下,是不可解也”[18]。其实,明代羌活、独活在实际应用中是仍有区分的。和李时珍同时代的李中立在《本草原始》中就将二者明显区分且分开论述。该书是本草史上第一部绘制药材图谱的著作,其描述详细,绘图逼真,记述称:“羌活《本经》上品,今人多用鞭节,南羌活节少,西羌活节多。南、西羌活并苍紫色,气味芳烈”[19]。结合所附图“南羌活”及“西羌活”,显然分别为“蚕羌”及“竹节羌”类型。其在独活条中云:“独活,其根黄白虚大,气香如蜜”,附有2种形态的独活,其中一幅块大稍有分支,与今天的独活正品“川独活”十分相似,见图1。
1.6 近代独活、羌活基原明晰期 近代通过对独活与羌活的实际调查,确定了二者为实为2种不同的药材。
羌活基原的确定:1935年,杨华亭《药物图考》[20]中附有羌活图,明显为今之“蚕羌”。1937年《中国药学大辞典》[21]所附药物标本图影中所拍羌活药材亦为“蚕羌”。直到1959年《中药志》[22]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才弄清羌活的植物来源,分别为福氏羌活N. incisum Ting Miss和宽叶羌活N.forbesii Boiss。1982年版《中药志》[23]沿用这一情况,仅将福氏羌活纠正为羌活。目前《中国药典》即用此说法。
独活基原的确定:1918年《植物学大辞典》[24]中所载独活来源为Archangelica gmelini DC.,考Archangelica实为古当归属。1930年《药物出产辨》[25]中载独活:“产湖北兴山县、巴东县,沙市内资丘山为最”。这一区域正是正品独活(川独活)的道地产区。1935年,杨华亭《药物图考》[20]中所附独活图,块大有分支,明显为川独活。直到1959年的《中药志》[22]根据实际调查才逐步弄清,独活来源于2科多种植物,主要为川独活类型(来源于当归属植物重齿毛当归A. biserrata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香独活类型(来源于当归属毛当归A. pubescens Maxim.),牛尾独活类型(来源于独活属Heracleum植物)及九眼独活类型(来源于五加科植物Aralia cordata Thunb.)。其中川独活为栽培品,在今天重庆、鄂西一带,量大质优,为独活的道地产区。而香独活为安徽、浙江一带的独活,过去把这一类型定位毛当归实为误订,该种仅分布在日本,香独活亦为重齿毛当归的一种类型。1972年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6]仍将这2种分别描述为重齿毛当归及毛当归。直到《中国植物志》[27]才纠正这一错误,将二者合并。目前《中国药典》[1]所规定独活即源于此种。
2 独活、羌活的品种及产地的历史演变
从以上对独活、羌活的本草源流分析来看。二者在历史上长期处于混乱情况。最早的《本经》认为独活、羌活为一物。但是在药材上,南北朝时期已经区分。唐代开始医家逐渐认识到二者功效有着明显的区分,直到《本草品汇精要》才将二者分开论述。由于本草学家多泥古,对《本经》的记载深信不疑,尤其明代李时珍又将二者合为一条,引起了混乱。但是从《本草原始》等本草来看,二者在药材商品和临床上依然是区分的。
2.1 羌活、独活品种的延续 今天所用羌活品种在在南朝梁时代已经明确。陶弘景所描述羌活已和今天应用一致。宋代有“大头羌”混作独活的情况,但是医家已能够区分。明代《本草原始》中羌活图明显是今之“蚕羌”及“竹节羌”类型。近代通过调查弄清了羌活来源于羌活属2种植物的干燥根茎和根。临床上以蚕羌为优,竹节羌、条羌次之,大头羌最次。从古代本草上看,也基本上以蚕羌和竹节羌为主。可见至少从南朝梁时期以来,羌活的品种基本上是不变的,应来源于羌活属植物。
独活的品种历史上较为复杂。陶弘景对独活形态的模糊描述直接影响了后期本草。宋代《本草图经》中可能已经包括当归属、独活属等多种植物,还有将“大头羌”充作独活的情况。明代《本草原始》所附独活药材图和今天的正品当归属独活十分相似,但是这种一物多来源情况一直持续下来。近代调查[22],独活在各地的品种主要除正品独活类(当归属)外,还包括独活属、五加科多种植物。其中以产于重庆、鄂西一带的当归属重齿当归(川独活)为道地,目前以该种为独活的唯一来源。联系到独活的产地来看,陶弘景所描述的川西及益州北部独活似乎和今天的正品独活并不一致,目前该地域并无重齿当归的分布记载,近代却有以五加科九眼独活及当归属其他植物用作独活的情况。从本草来看,这种当归属独活至少从宋代已经应用起来。最早之独活究竟为何,已难以考究。
2.2 羌活、独活产地的变迁 从产地来看,羌活、独活亦出现了变迁。梁时期羌活的产地在今天甘肃南部一带,而独活在今天的四川的西部及北部。但是从唐代开始,羌活、独活的产地却发生了互换。羌活移向了四川,而独活扩大到了甘肃南部。如《千金翼方・药出州土》[28]中称宕州(今甘肃宕昌,舟曲)出独活,而茂州(今茂汶)产羌活。《新唐书・地理志》[29]中土贡羌活的产地茂州、翼州、维州、松州、当州、悉州、静州、柘州,恭州均在剑南道,即今天川西一带,但是却无一土贡独活。宋代《本草图经》称羌活、独活“今蜀汉出者佳”[10],其所附茂州独活、文州独活,说明了川西一带仍有独活产出,但是同时期的宋代《太平寰宇记》[30]、《宋史・地理志》[31]记载了茂州和维州土贡羌活,却无独活。明代《本草蒙筌》称羌活:“多出川蜀,亦产陇西”[32],清代《本草乘雅半偈》称独活、羌活“出蜀汉、西羌者良”[15]。可见,从唐代开始四川西部已取代甘肃成为羌活主产地,陇西一带亦产。而陶弘景所描述的西川北部似乎并不是独活的主要产地了,但是后期本草描述可知独活仍产四川一带。
近代通过调查羌活主产于四川西北部及甘肃南部一带,与本草描述一致,其来源有2种羌活属植物。从产地来看又有川羌和西羌之分,其中产于四川称川羌,产于甘肃、青海的称西羌。传统上认为川羌中多为“蚕羌”,为优,而西羌又称为“牛尾羌”,过去认为甘肃省中除岷县、武威多蚕羌外,其他多为条羌和大头羌而质次。 对于羌活几种不同商品类型,早期主要按形状分别描述,1982年版《中药志》[23]和1985年版《中国药典》[33]则认为与来源有关,蚕羌和竹节羌来源于植物羌活,而条羌和大头羌来源于宽叶羌活。实际根据具体调查,这几种商品的形状差异主要与环境有关。其中羌活主要以根茎为主,依据环境不同而包括了上述几种商品类型,其中以蚕羌为优。宽叶羌活根较发达,而根茎较短,环节稀疏,绝不形成蚕羌,气浊而常作条羌,有的地上残基较多而成团块状,而用作“大头羌”[34]。在四川,以收购“蚕羌”为主,一般不使用宽叶羌活。2种羌活在分布海拔上有一定的分化,羌活分布于海拔2 500~4 200 m,宽叶羌活则在海拔1 700~3 000 m[35],四川西部一带海拔高于甘肃,这也可能是甘肃多产条羌和大头羌的原因。因而结合古今,羌活产地一直以四川西部和甘肃为主,其中以四川多产“蚕羌”为道地。
独活的主要产地在历史上出现了变迁,近代主产地则移向了四川东部重庆,鄂西一带。这一区域今天仍是独活正品的道地产区,其来源主要为栽培。过去该区域药材主要集散于四川,属川药范畴。历史上独活的品种较为复杂,而产地的变迁亦可能带来品种的演变。近代,重齿当归作为正品独活来源起于何时已难无从参考。但是从《本草图经》、《本草原始》及一些本草的描述及附图来看,这种当归属独活至少在宋代应该应用起来。该区域在近代栽培独活质优量大,而成为道地药材,必然是临床应用所决定的,陶弘景所述的独活是否为此种已难以找到充分证据。重齿毛当归作为正品必然是多来源独活在历史中不断优选的结果。
3 从“独”字探讨独活与羌活的分化
“独”字繁体“”,似乎与“蜀”有关。《尔雅・释山》:“者蜀”[36],西汉蜀地成都人扬雄在《扬子・方言》中曰: “一,蜀也,南楚谓之”[36]。可见“蜀”与“独”相通,从扬雄所言可以看出,汉代蜀地人一般自称蜀,而蜀地以外地区常称蜀为“”。因而可以推测“独活”即因产于蜀地而名。另外,可以从《名医别录》中找到证据,其在黄芪中称:“黄耆一名独椹……一名蜀脂,生蜀郡”,从“独椹”、“蜀脂”来看,“”即指“蜀”。 陶弘景所称独活的产地“益州北部及西川”均在蜀地。
“羌活”顾名思义指“羌地独活”,此名似乎站在中原王朝的立场而言,而《名医别录》别名“胡王使者”又似乎是站在羌地族群的立场了。可以推测,在羌地民间,可能称此种羌活为独活而并非羌活,从本草中亦可以看到这点。《本草图经》称:“西川者,黄色,香如蜜;陇西者,紫色,秦陇人呼为山前独活”[10],这种称“山前独活”从描述来看即羌活。秦陇之地在汉魏时期即包含羌地,说明当地称羌活为独活。因此“羌活”之名是站在中原王朝的角度而言。
以上分析得出,羌活和蜀地的独活均可能是作同一种药物使用。《本经》中独活可能包括这2类,应该看为一药多源性。但是从“”字分析来看,《本经》以前所指的独活可能并不包括羌活。其功效描述“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贲豚,痫,女子疝瘕。久服,轻身耐老”[2]说到独活“疗风”功效,而未说到羌活功效上“兼水”这一特点。因而可以推测,最早的独活产于蜀地,并不包括羌活,后期羌地的羌活充作独活使用,并由于功效相似且显著而和独活类药材共同使用。到了梁代,本草家已认识到二者药材上的区分。直到唐代,由于医家认识到“疗风宜用独活,兼水宜用羌活”而使羌活从独活中分化出来成为一新兴品种。
因而,羌活可以看成历史上的一“新兴品种”。《神农本草经》中独活应该包括独活和羌活2类药材。
4 小结
《本经》中独活包括独活和羌活(羌活属)2类中药品种,可以看成一药多基原。但是在药材上,南北朝时期已经区分。唐代医家已认识到二者临床功效的区分:“疗风宜用独活,兼水宜用羌活”。但是本草中直到《本草品汇精要》才将二者分开。由于本草家多泥古,对《本经》的记载深信不疑。尤其明代李时珍又将二者合为一条,引起了混乱。但是在药材商品和临床上,二者依然是区分的。
最早的独活应不包括羌活属植物,汉代羌地的羌活属植物可能因功效相似而亦作独活使用,《本经》中独活来源即包括羌活。到了唐代,由于临床上与独活的区分而分化出来,因而羌活可以看成历史上的优选的“新兴品种”。
历代羌活的品种较为清晰,均为羌活属植物,来源于羌活N. incisum和宽叶羌活N. forbesii。历史上独活来源较为复杂,为多种基原,当归属重齿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f. biserrata可能至少在宋代就已经应用起来,并因质优而延续下来,成为道地品种,并确立正品地位。《本草经集注》中所称西川北部独活究竟为何种,已难以考证。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一部[S].2010:170.
[2] 神农本草经[M]. 吴普等述.孙星衍,孙冯翼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
[3] 吴普.吴普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8.
[4] 陶弘景.名医别录[M].尚志钧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8.
[5]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辑较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5,70,221.
[6] 王家葵,张瑞贤.《神农本草经》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220.
[7] 苏敬.新修本草[M].辑复修订本.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5.
[8]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鲁兆麟主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9] 甄权.药性论・药性趋向分类论[M].尚志钧辑.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2.
[10] 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张存惠晦明轩刻本.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1249.
[11] 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M].嘉定四年刘甲刻本.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1211.
[12] 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M].曹晖校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09.
[13] 李时珍.本草纲目[M].点校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792.
[14] 王好古.汤液本草[M].点校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7.
[15] 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M].冷方南,王齐南校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55.
[16] 杨时泰.本草述钩元[M].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8:135.
[17] 吴仪洛.本草从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5.
[18] 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6.
[19] 李中立.本草原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2.
[20] 杨华亭.药物图考.卷4~6[M].南京:中央国医馆,1935:32.
[21] 陈存仁.中国药物标本图影[M].上海:世界书局, 1935:52.
[22]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第2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397,453.
[23]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第2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397.
[24] 孔庆莱,杜就田,莫叔略,等.植物学大辞典[M].上海:商务局出版社,1918:833,1370.
[25] 陈仁山.药物出产辨[M].广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0:35.
[26]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M].补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670.
[27]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3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37.
[28] 孙思邈.千金翼方校注[M].朱邦贤等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2.
[29] 欧阳修.新唐书・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6:1079,1085,1088.
[30] 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 2000:90.
[31] 谭其骧,郭黎安.宋史地理志汇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32] 陈嘉谟.本草蒙筌[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54.
[33] 中国药典.一部[S].1985:153.
[34] 蒋舜媛,孙辉,黄雪菊,等.羌活和宽叶羌活的环境土壤学研究[J].中草药,2005,36(6):917.
[35] 徐国钧,徐珞珊,王峥涛.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协作组.第3册[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90.
[36] 陈廷敬,张玉书.康熙字典[M].修订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huo″ and ″Qianghuo″
SHAN Feng1,2, YUAN Yuan2, HAO Jin-da2*, HUANG Lu-qi2*
(1.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5,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ao-di Herbs, 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ese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To clarify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huo″ and ″Qianghuo″ with medicinal literatures.Medical literatures of past dynasties were analys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modern material.The ″Duhuo″ in Herbal writing Shen Nong Ben Cao Jing includ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huo″ and ″Qianghuo″, ″Qianghuo″ was separated from ″Duhuo″ due to the distinguish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 origin of ″Qianghuo″ is Notopterygium incisum and N. forbesii, However, The origin of ″Duhuo″ is very complex, Angelica pubescens f. biserrata as authentic ″Duhuo″ was used from Song Dynasty. ″Qianghuo″ was originated from ″Duhuo″.
[Key words]herbal textual; Angelicae Pubescentis Radix; Rhizoma et Radix Notopterygii
doi:10.4268/cjcmm2014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