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民办院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性规律应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办院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性规律应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对象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越来越多的民办院校不断崛起,学生们在择校上有了更为广阔的范围。民办学校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作用也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对民办学校学生的管理就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学生现状的分析,提出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人性规律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办院校 管理 人性规律 学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188-02

民办高校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如雨后春笋般拔起,作为新生代的产物,其肩负着家长的寄托和社会的关注,而我国民办院校学生的总体情况并不乐观。如何建设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状态,如何创建良好的人格品质,成为现代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使命。

1 民办院校学生现状概述

你了解你的孩子吗?了解孩子,不仅仅是我们层面上关心他的物质生活是否富足,更要将重点放入了解他的智力、思维、兴趣爱好等精神生活。就目前而言,高校学生普遍为独生子女,个性化差异较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呈现多元化,个体学习的能力和动机也不尽相同。具体状况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观”)呈现多元化。在很多同学的“三观”里,都是积极向上的,秉承乐观的态度、有奉献精神、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然而,在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下,不免透露出很多消极的思想。

(2)在社会的大规范里,面对道德尺度让不少学生走入困境和迷茫,很多道德上的观念逐渐“随波逐流”,比如:考场作弊这一现象,从道德上讲是品德不良、不诚实的表现,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受到谴责的事情,甚至把它看作是每个学生的“必经之路”,不把学习作为根本目的,而是把精力放在研制各种“小抄”上,这种行为已经逐渐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甚至改变着学生们的“三观”。

(3)在校的学生们往往学习动机和目的各不相同,学习的基础相对而言比较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近年来我国民办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控制的比普通院校要低的多,有的专业甚至设置“最低分数线”,因此,在生源方面就存在着落差。民办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甚至个别学生在学习方面落差太大,客观上表现出来的学习动机悬殊较大。比如,在民办院校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同学珍惜学习机会,刻苦努力,各项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注重全面发展,进步非常明显。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无动于衷,为的就是“文凭”整天混日子,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动力和兴趣。

当然,民办学校的学生也有很多优点,比如他们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勇于追求新的知识,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他们拥有充足的自信心,不甘落后、敢于奋进的精神;思想积极活跃、活动能力较强、能够独立参加社会实践;主体意识较强等。

2 民办高校学生存在的问题

2.1 民办高校学生的自身特点各异

现代社会,无论是独生子女居多的80后,还是个性特异的90后,都是随着社会的大步向前而进步发展的一代,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更是得到家长的宠爱甚至是溺爱。因为自我意识感非常强,个性表现突出,兴趣爱好广泛,自主选择的能力较强,有着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易于接受新事物。但是在拥有许许多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缺点:人际交往的能力较弱,集体意识和协作较差,不善于理解对方,挫败感较强,当想象与现实有差距时会造成非常大的心理障碍。在集体活动时,太注重表现自己而忽略团体协作等都是民办高校学生现有的自身问题。

2.2 经济上的差距主观影响着部分学生的心理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不断多样化,个体收入的差距逐渐拉大,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每个家庭承担的经济压力也不尽相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于那些家庭收入相对较低的学生心里,承担的压力也较大,而国家下放的助学贷款等多项资助在民办高校中无法落实,这就使他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中非常艰难。如果经济问题处理不善,学生的心理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2.3 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态度

随着社会主意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互联网的普及为知识系统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随之快速变更,在思想意识上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对社会的关注,甚至部分学生没有法律意识,缺乏鉴别力。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加以引导的,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2.4 民办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学习生活硬件不到位

很多民办院校在教学实践的环节相对薄弱,学校教育的改革滞后,现代教育技术与硬件设备并不齐全,导致教学手段仍然是旧时的“教与学”。一些民办院校为了招生,大肆宣传学校,忽略了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的基本构建,导致学生入校后难以接受现实,在学习和生活中带着被欺骗的心理落差,对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和服务意见很大,从而产生弃学或混日子的念头。

3 面对民办院校学生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学校作为学生行为的管控者和指导者,无论是普通院校还是民办院校,都在教育与管理上做了充足的工作。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但是,我们仍然呼吁学校从人性角度进行管理,以下是本人提出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1)对民办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进行分析,了解这些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特点,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充分尊重学生这一主体,不强化和逼迫学生接受学习。当然以学生为主并不是一味的迁就,而是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对教育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更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做指导,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2)学校要真正做到了解学生的需求,掌握他们当下所需要的才能引起学生的配合。比如大一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群、新的生活方式,往往会有迷茫和恐慌,学校在这个时候可以开一些经验交流会或者新生交流会,找到一些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来传授些经验,可以开展帮帮小组,带着新生转转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等;面临毕业的学生们,对社会的茫然和对工作选择的困惑在这时会比较明显,学校可以请本校毕业已经参加工作的学生们回来给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们传授面试经验和人生指导等,都是很好的提供学生们需求的对策。

(3)鼓励学生们的创意,尊重学生们的个性。在民办院校中,由于多种原因,很多学生求胜心较强,同学之间彼此都不服输,对胜败看的比较严重,把握不好容易出现冲突。此时,学校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在比赛中鼓励学生勇于争第一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重心放在团队协作上,而不是结果的胜负。要肯定每一个学生付出的努力,让他们明白,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并不与学校的要求相悖,只有健康的动机才会做到最有效的行为。

(4)建立民办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一个人从思想到行为需要坚持不懈的行为指导和学习,没有严格合理的行为规范思想教育就会变的软弱无力。很多院校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上相对弱化,这就在学生的思想上少了一个“把关人”。很多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是因为政治课的乏味无趣,对此教师应当考虑是否改变教学模式,把沉闷的课堂教学改变为生动活泼的形式,如:可以对当天事实热点进行讨论;开展一些关注孤寡老弱病人等活动;参观科技展馆;观看历史影片片段后进行个人观点发表等。通过不同途径让学生体会不一样的思想教育。

(5)引导学生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及平和的心态。心态,对于一个人来讲,在任何时候都是促使自我进步和完善的营养素。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比教会他们掌握再多的知识更为重要,无论我们的学习成绩有多好,能力有多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会让学生在积极进步中解决矛盾;而悲观消极的态度,只能让学生走上不正确的道路甚至是不归路。学习的态度很重要,处事的态度更重要,学校要努力培养学生具有积极肯定的态度,消除消极否定的态度,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

(6)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其自身应当具有高尚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立其身,正其影,才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监督学生去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才是一生中最受益的。此外,还要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只有建立融洽的群体环境,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个舒适的氛围中得到锻炼。最后,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多运动,只有强身健体才能获得更好的物质享受,才有可能更好的去创造价值。人格的发展使体制、心理素质和智力因素的综合,只有三者相结合才能共同作用而健康发展。

(7)要培养学生顽强、持之以恒的意志。在人生的成长经历中,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心态就很难完成一件事,尤其是学习,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的心态,就很难取得成就。在民办院校中,很多学生由于家庭因素造就了自身的懒惰、不服管束、意志力薄弱,在遇到一些困难时便会退缩;有很多想法,却怯于各种原因不敢于实现,因此造成自身的综合素质很难提高。民办学校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①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并为了达到目标而努力去做。只要学生有目的,心中就会有动力,有了动力就会实现,这样不仅使学生充分肯定了自己能力的同时也收获了自信。

②教导学生踏实稳重,切忌眼高手低。从小事做起,小事的成功是大事成功的基础,建立自信心,踏实稳重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③要求学生要有自我约束性。从个人的小问题出发,严格做到自我约束,该做的事情努力去做,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去。

4 结论

民办学生的管理对策只是从学生自我意识存在的角度出发,要想真正使民办学校学生的各种行为从根本上改变,不仅需要学校积极努力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才能起到最积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鲁莉,王彦才.关于我国民办学校立法的几点思考[J].民办教育动态,2000(6).

[2]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顾美玲.中国民办教育探索[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

[4] 张鸿蔚.针对民办院校学生的特点,实施分层次教学管理[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