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职高专非统计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职高专非统计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非统计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完善。文章结合多年的统计教学实践,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非统计专业 统计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84-02

统计学课程是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关于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得非统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学习掌握统计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为非统计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和走上工作岗位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在高职高专学习阶段,掌握了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就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对将来就业求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统计学课程认识不足,存有偏见,重视程度不够。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教学实践,并在借鉴其他同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现与同行商榷。

一、教学模式上

(一)存在的问题

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和学、轻做和练,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实践环节,统计知识应用能力差。很多学生不会运用统计学的思维和方法去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统计学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二)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摒弃那种由概念到概念、由公式到公式、由理论到理论的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而是按照“教学内容项目化、项目内容任务化、任务内容过程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递进式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

图1改进后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内容上

(一)存在的问题

完全按照统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或按照本科教学目标对非统计专业学生实施教学,其教学中除了内容繁杂。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理解和掌握那么多的内容是非常有难度的,实际应用就更无从谈起了。

(二)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有针对性的合理选取,选取的原则是“实用性”“适宜性”“衔接性”。

图2教学内容选取的原则

(1)是将统计学课程全部内容整合成七大项目,每个项目下设若干项任务,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下完成相应内容的教学。见图3。比较有难度、学习专业课以及实际工作中用的不多的内容诸如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统计决策等略去不讲。针对高职高专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难易程度的适宜性。

(2)是内容编排顺序有所调整,即把抽样推断和综合指标分析排在一起,把时间数列和统计指数排在一起,因为抽样推断和综合指标分析均属于静态分析内容,时间数列和统计指数均属于动态分析内容。排在一起,便于前后内容更好的衔接。

图3改进后的统计学教学内容框架

三、教学方法上

(一)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单一,死板,填鸭式、满堂灌,只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往往是处在被动的角度接受新知识。

(二)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多种方法结合应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重以下三种方法:

1.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生动活泼的实际案例,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统计的存在和重要性,从而促使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的提高。例如:在教学中,笔者始终贯穿一个案例,那就是学生自身的信息资料。首先,通过问卷向学生进行基本情况调查;然后对其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分析,由于是学生自身的信息资料,所以学生非常感兴趣,学起来也轻松自如,印象深刻。

2.角色扮演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角色扮演法,例如,介绍访问调查法的时候,可让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分别扮演访问者和被访问者,在学生角色扮演的基础上,教师做深层次的引导和指导,在教和学互动的氛围中,完成相应知识的掌握。

3.实践教学法。如果说案例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则实践教学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一定的课外社会实践环节:一种是在校园内进行,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等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另一种是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到实践基地,通过参与某些调查研究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统计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魅力。

四、考核模式上

(一)存在的问题

单一,“一张卷定乾坤”,重终结轻过程。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统计计算为主,注重测试学生记忆力和运算能力的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占主流,而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统计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的理论必需够用为度,重在实践技能提高的考核方式只占少数。

(二)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图4改进后的考核模式

以上的成绩构成比例其主要目的是注重和加强统计基本技能的平时养成教育。其中过程性考核侧重计算和分析,主要检测学生对给定数据的整理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做出准确评价的能力;终结性考核侧重重要知识点的考核,主要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主要指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改进,尚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和途径,诸如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所用教材的建设和改进等。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从事统计学教学的老师们还需要做更多更新更好的尝试。

参考文献:

[1]习勤 关于统计教育创新的思考 中国统计 2002.1

[2]迟艳琴 对新时期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思考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02年02期

[3]白日荣 苏永明 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统计教育 2007.12

[4]贺银娟 高职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改革的设想「J商业经济2009(1)

[5]曲岩 非统计专业统计教学的改革探究 商情 2011, (24)

作者简介:

吕秀丽,女,1962年10月生,汉族,山东省莱芜市人,分院院长、分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工学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大类 会计、统计、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