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编辑的“记者化”与记者的“编辑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编辑的“记者化”与记者的“编辑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下的新闻传播业界有一种怪现象:一方面是长期脱离新闻一线采访实践的编辑在指导记者采访与写作,对记者的稿件也大加斧砍,常常使原本有较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丧失价值与鲜活性。一些新闻媒体高管把这种做法名曰“大编辑,小记者”,且说现在新闻传播已经进入“编辑时代”,即编辑是新闻报道采访策划的中心,记者要无条件服从,编辑可以不到现场,但却可以“运筹帷幄,指挥记者进行采写”。笔者对这种“大编辑,小记者”的激进做法不敢认同。现实的情况是,这些“大编辑”多数已经远离新闻采访一线生活,有的三五年,有的十几年,其“生活场”只剩下了家、单位和上下班的路上,其新闻的敏感性、新闻的价值判断力早已“钝化”,在一些这样的“大编辑”的眼里是新闻的也不是新闻了,他们早已没有了“新闻激情”,这样的“大编辑”如何能指挥好记者?另一方面是记者因忙于完成采访任务和社会应酬,很少安静地坐下来研究新闻理论及新闻报道策划实务,这种状况直接导致记者新闻理论的“贫血”和新闻报道策划能力的低下,使不少本应出新、出彩的新闻素材资源进不到编辑部,不能进到策划的层面,被白白地浪费掉。上述现象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新闻采编质量和报道水平。

提高新闻报道水平,媒体的当务之急是采取系统化措施,使采编人员迅速提高自身水平,弥补自身缺陷,达到编辑“记者化”、记者“编辑化”。

编辑“记者化”,是指新闻编辑应具备新闻记者的素质,并做到与新闻采访一线的“与时俱进”。具体阐释之,编辑“记者化”不仅仅要求编辑精通新闻采访业务,更为重要的是编辑要经常到新闻采访一线去进行采访实践、了解当下社会及人类的生产生活状态等现实层面的内容。只有这样,编辑的视野才能开阔,新闻敏感性和新闻价值判断力才可能“常青不老”,对记者的采访才能指挥到位、指挥到点子上,对记者提交的新闻稿件才能“点石成金”或能充分挖掘出新闻素材的最大新闻价值。

编辑经常到新闻采访一线去体验记者生活,另一层重要意义是使自己对记者的甘苦有充分的了解,这样对指挥记者采访和写作更有针对性,更能把握其中的规律,使编辑记者“合二为一”,共同促进新闻报道质量的提高。

编辑“记者化”最重要的意义是使编辑能永远与时代同步,永远与社会融合,这种同步与融合,可使编辑更好地把握新闻报道的尺度,更容易发现记者提供的新闻素材中更有价值的新闻点,可以更好地与记者一起把新闻报道做好。

笔者对中国三家报业集团的在职编辑进行了摸底调查,连续从事编辑5年以上的比例平均占到75%以上,这是个可怕的数字,意味着有3/4的新闻编辑远离或正在远离社会,更可怕的是在与这样的编辑交谈中发现,这些编辑都“自我感觉良好”,并没有认识到与社会紧密接触、“向记者学习”即“记者化”的重要性。这样的“无意识”,最终导致的是用主观的态度来判断选择新闻,用主观的手法来对待记者采回来的新闻稿件或新闻素材,常常是把记者的本来很有新闻价值的稿件搞得面目全非,或者在具体细节上改出问题以至于把好新闻做成“残废”。

笔者任新闻记者期间,发现了一个好的新闻素材,吉林省德惠市农村办起了党员生产合作社,由先富起来的党员带头组建各类专业生产合作社,德惠市委组织部扶持并帮助组建。当时是2002年,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生产力有了天翻地覆的发展,可是生产关系依旧没有变化,农民在生产经营上还停留在一家一户的独立形态,这种各自为战的生产关系让农民吃了不少亏,如被中间商和小贩剥削等,生产上由于地块分割,一些现代化农业机械无用武之地。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们产生了联合起来的客观要求,这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反映,预示着中国农村20多年的生产关系,在农民的客观要求下将发生变化。这样的重大新闻题材,任何一个记者都会把它抓住的。经过深入采访,记者写出《联合起来办大事拉起手来造大船(引题)德惠农村兴起党员生产合作社(主题)》。编辑在处理这篇稿子的时候没有与记者沟通,就把“党员生产合作社”中的“生产”二字删掉了,并于2002年6月22日在《长春日报》头版头条的位置刊出。这一删改非同小可,因为“党员生产合作社”是一种生产型的专业合作社,与“党员合作社”不是一个概念,从而使这篇报道的新闻价值因二字之差而大打折扣,吉林省新闻奖评选中,只获得吉林省新闻二等奖。

记者“编辑化”之说,在学界和业界并没有一种普遍公认的界定。本文对记者“编辑化”提出新的概念意义:记者“编辑化”,是指记者在精通记者采访业务的基础上,同时具有新闻媒体及当代新闻传播对新闻编辑要求的素质。这种素质是指较高水平的新闻报道策划能力,较高水平的新闻资源整合能力,较高水平的新闻提炼能力,较高水平的新闻发现能力,较高水平的新闻标题制作能力,较高水平的新闻把握能力等。记者具备了这样的编辑素质才称得上合格记者。这样的“编辑化”记者,才不至于被称为“小记者”,才能让采访对象和受众以及学界、业界认同是“大记者”。在当下的记者队伍里存在不少浮躁的记者,整天忙于“跑场子”搞应酬和完成稿件任务,不去或没有时间去研究新闻理论、编辑实务等提高自身整体内涵的知识、理论和实务,这种状态直接导致的是记者素质的“线性化”或“平面化”,而缺乏“立体化”。

记者“编辑化”体现更多的是记者较强的新闻报道策划能力,新闻点的透视与开掘能力,新闻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对新闻素材的“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在新闻实践中极为重要,记者在长春晚报任记者部主任期间曾处理过这样一个报道案例。2003年10月20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的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长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启动,我们记者部派记者前去采访,大会历时3天,22日记者向我提供了这样的素材:会上记者采访大赛组委会主要负责人,这些负责人对目前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难找的问题谈了很多,主要说目前我国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举办大赛的目的和意义等。这些素材非常杂,所以记者要写个综合消息,包括有多少技术工人参加大赛、各工种的比赛情况、谁夺得了冠军等。这样的新闻也达到见报标准了,可以报道,但新闻价值不大,因为这里的新闻点不鲜明,缺乏个性化,缺乏创造性的角度。对这种新闻资源如何整合,如何从这些纷繁的素材中透视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闻点?这是对一个记者整体水平的深度考验。

当时我看到记者提供的素材中有“长春一些企业用月薪5000元(当时在长春是很高的工资了)招聘高级钳工都招不到”,我立即抓住了这个点,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新闻点,有重大新闻价值,于是我让记者通过电话向招聘单位进行采访,把事情了解详细,然后对这个点进行加工提炼,精雕细刻,以这次大赛为新闻由头,以长春奇缺高级技术工人的新闻进行报道。第二天在长春晚报上出现这样的报道:《长春高级钳工比博士难找》。这篇报道的新闻价值在于它反映出我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反映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为什么出现断层以及就业观念等深层问题,它直接叩问的是我国教育体制、人才标准等重要问题。这篇新闻报道获得中国新闻三等奖。记者如果没有“编辑化”素质,这样的新闻可能就淹没在“综合”之中而与记者擦肩而过了。

如何实现编辑“记者化”与记者“编辑化”

实现编辑“记者化”与记者“编辑化”要从两个途径同时做起:一是编辑、记者的自我“修炼”,二是新闻媒体用切实可行的相关制度来实现。

首先是编辑、记者的自我“修炼”。之所以叫修炼,因为这种“记者化”、“编辑化”的实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是很难,要达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才行,要有坚持不懈、执著追求的精神和毅力。编辑要自觉地去追求“记者化”,抽出时间到基层去,到生活一线去,与记者一同采访……在实践中永葆“记者活力”。同样,记者要自觉追求“编辑化”,记者要有成“大家”的意识,不满足于做“小记者”,要跳出那种肤浅采访报道的圈子,既搞“短平快”又要搞有轰动效应的高质量新闻报道;抓深度报道,抓新闻报道策划,通过策划挖掘与整合新闻资源、开掘最大价值新闻点。要达到这样的层面,记者不仅要有丰富的新闻采访经验与过硬的采访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强大而丰富的理论支撑,要学会策划,要向编辑学习,学习他们在新闻报道策划中的创新思维与方法。

其次是新闻媒体用切实可行的相关制度来实现编辑“记者化”与记者“编辑化”。没有制度,只靠自觉很难达到最佳效果,必须把自觉追求与制度推进紧密结合,做到二者的相得益彰。新闻媒体至少应该制定这样的制度框架:(1)编辑、记者轮岗制。在记者、编辑岗位上最多做3年就轮岗一次,编辑做记者,记者做编辑。(2)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在轮岗中表现突出的记者和编辑给予奖励,这种奖励应该从经济上和提职上进行双重激励。(3)建立完善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与机制,确保编辑“记者化”与记者“编辑化”的高质量运行。(4)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对编辑、记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大型的高质量的培训,请业界的编辑、记者精英讲课,或请学界的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进行理论讲授。(5)带薪休假制度。当前的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多是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工作,这对新闻人极为不利,不仅仅是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利,更重要的是导致记者、编辑无暇去对社会进行冷静的思考。

参考文献:

①杰里・施瓦茨[美]著,曾俊、王蕊译:《如何成为顶级记者》,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②凯利・莱特尔[美]等著,宋铁军译:《全能记者必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传播系)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