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机械类应用型工程师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机械类应用型工程师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以我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为载体,探索了现代教育理念引导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途径,就如何建立具有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打造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具有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工程师

Abstract: This paper, inspired by modern education principal, probes into the under-graduates’ training scheme based on the training approach of mechanical students in our college. How to establish an unique dual-ability teacher group and how to build a cooperative form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 are discussed in order to cultivate applied engineers with all-round capability like engineering thought and engineering ability.

关键词: 应用型工程师;校企合作;实践能力

Key words: applied engineer;coopera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practice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255-02

0引言

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主,主要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向生产第一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急需探索和形成一种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培养应用型工程师的办学模式。基于工程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牢牢把握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特色,按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遵循应用型本科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规格。

目前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已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学校试点单位试点专业,校CDIO工程训练模式试点专业。我们以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为载体,在借鉴和继承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应用型工程师培养体系,明确培养的标准,探索现代教育理念引导下的人才培养途径进行了实践。重点研究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具有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有效途径。

为进一步推进“四项试点”工作,我们出台了具体的实施细则,成立了学院专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由院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副院长、副书记任副组长,统筹领导推进试点工作;按试点大类成立专项推进工作组,对试点工作进行集中攻关。

1“双师型”特色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科研实践,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弱,从而在其指导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时底气不足。而工程应用型人才恰恰需要在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进行更多的训练。在落实“人才强校”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建设一支什么样的人才队伍,既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多层次、多渠道的培养和引进人才,又要以务实的态度,应对人才市场,贴近工程实际,寻找人才队伍建设的突破口。因此我们一方面通过直接引入具有工程经历的技术人员,另一方面采用多渠道积极培训现有教师,,进而打造一支具有“双师型”特色的教师队伍,从提高教师实践水平来提高对学生的工程训练指导,为培养应用型机械工程师的寻找新途径。

1.1 鼓励教师到实验室参加实践锻炼我们规定每周理论课教师在实验室的学习时间不少于三天。通过实践,我们发现理论教师的动手能力大有提高,同时又丰富了教学课堂上的实践讲解,大大增强了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原有的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他们还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利用自己充实的理论知识来对实验设备进行维修与维护。

1.2 鼓励教师利用各种形式进修学习①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我们每学期都会选派部分教师参加各种学科相关资质证书培训,如PRO/E三维软件资格培训,数控技术维修培训。同时我们也聘请了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学校为教师培训,从产品加工过程的演示、讲解和交流,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②选派教师进行挂职锻炼。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我们每学期都选派教师在生产企业进行锻炼和学习,从而对丰富教师的实践技能大有提高。③选派教师参加新产品技术培训。通过学习首先让教师了解新产品的性能和特点,然后在以后的教学中将新的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迈入社会后可以更快的适应企业需求。

通过进修学习,深入企业,了解社会需求,增强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做了积极的工作。

1.3 鼓励教师参加科研工作我们要求教师要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撰写科研论文,做到科研和教学相辅相成,教师要注意把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前沿的生产动向,最新动态及成果有效地引进课堂,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可借此机会,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自己的科研创新成果,对学生可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也容易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2建立校企合作群

我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水平创新机制,积极与企业建立更加深入广泛的产学合作联盟,解决办学目标与企业需要的良性互动问题,努力增强主动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的能力,增进工学结合,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产-学-研教育活动模式,并在多个领域采取多种机制与模式推动产-学-研教学的多元化发展,不仅使学校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和先进的企业文化,而且开拓了国际视野,更新了人才培养观念,使得学校能为企业提供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和智力支撑,校企双赢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与模式已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我校继与美国卡特彼勒、澳大利亚威斯特合作“订单式”培养工程技术人员之后,又和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共同培养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采用本科生订单式联合培养,采取“3+1”教学模式,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并将在企业学习阶段分散到4年中的不同学期,做到企业学习“4年不断线”,教师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双向互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完成工程文化教育。

校企合作是将企业资源引进校园,融入到整个办学过程的重要载体,是将办学过程延伸到企业,将办学成果应用到生产一线,以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达到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这对于大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我们在实践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工程师的创新模式。

3结束语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从固有的思维模式限制中解脱出来,以更加明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明确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什么、摒弃什么,把明确的办学方向与合理的人才培养过程结合起来,用创新的思想,谋划出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向生产一线的培养应用型工程师的办学途径。

参考文献:

[1]章跃.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7):7-9.

[2]刘耘.务实致用:对地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6,(5):7-9.

[3]袁照平.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15):14-15.

[4]宋义林.机械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09,(6):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