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自杀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自杀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眼提 要?演 花样年华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报端,使大学生自杀事件已然成为当下中国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现象。探寻大学生自杀原因及预防其自杀对策,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眼关键词?演 大学生;自杀;原因;对策

?眼作者简介?演贺胜兰(1964―),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思政部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政教育。(江西南昌 330088)

一、近年来国内高校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的部分案例

2011年1月1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坠楼身亡。华东理工大学宣传部向媒体表示,死者的成绩不好,各门课程及格的比不及格的少很多,有些甚至是零分。

2011年1月20日凌晨,通州区东关大桥北侧百米处,北京物资学院研二女生小聂跳河溺亡。事发前,小聂曾发短信告知舍友:“明天看不见我,就来河边找我”,同学于清晨看见短信并报警。据知情人士透露,其遗书自曝患抑郁症,因生活压抑才选择跳河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据天涯论坛不完全统计,2010年-2011年发生过近90起大学生自杀事件。相关数据显示,大学生自杀事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学生自杀在当下中国已然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现象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花样年华的大学生选择这样一条不归之路呢?这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二、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原因分析

?穴一?雪外部环境因素

1.社会因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巨大的社会变革给大学生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熏价值观念的冲突?熏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造成了心理不平衡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熏极易产生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种种困惑、迷茫、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连续扩招使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快速增长,这一方面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另一方面由于扩招的速度过大,超越了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致使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对大学生形成的压力有增无减。严峻的社会现实使大学生承受沉重的心理负担,引发悲剧。

其次,网络虚拟世界给大学生健康成长带来巨大影响。一方面网络满足了大学生了解和探索外部世界、宣泄情绪、缓解压力、追求刺激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又为大学生寻求角色转换、实现自我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但是,虚拟世界的虚假、黄色、暴力等负面信息是青年大学生难以过滤的,这就加剧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

再次,媒体的误导和诱导。不管是平面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对自杀事件的大肆报道和渲染,对大学生自杀产生一定影响。如一些媒体详尽描述自杀过程、煽情的标题惹人眼球,网络上甚至出现“自杀方式研究”的帖子等等。媒体的失当行为对一些本就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学生极具诱导和暗示性,从而诱发自杀行为的产生。

2.学校因素。首先是学习压力。由于大学注重的是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学习和作息时间大部分由学生自己掌握,这显然不同于中学,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其次是情感压力。大学时代是大学生恋爱的美好季节,但由于成长环境、恋爱观、价值观等的差异,常常会给大学生带来情感上的困惑。最后人际交往的压力。大学开放式的生活环境使大学的人际环境复杂化。有些学生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力应对,从而陷入孤立的处境。一旦出现情绪郁闷,无人倾诉,无人相助,极易产生厌世情绪。

3.家庭因素。首先是爱与教的错位。研究表明,中国绝大多数家庭教育方式是不合格的。要么过度保护。要么过于严厉。过度保护导致依赖、被动、胆怯、任性等心理倾向,而过于严厉则导致冷漠、盲从、不灵活和缺乏自尊、自信等心理倾向。这就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在他们进入大学,远离家乡,遇事无人帮助和理解的情况下,很容易走上不归路。其次,家庭氛围的恶化。许多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完全听之任之,顺其自然,家庭成员间缺乏交流,家庭沟通不够,使孩子缺失情感交流与满足。再如父母关系不和睦?熏离异?熏再婚?熏或突发事故去世等。这些不和谐的家庭因素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些大学生往往用自杀来表示对不和谐家庭的抗议。再次,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熏孩子压力非常大。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的普遍愿望,尤其是那些处于社会中下层地位的家长,这种愿望更加强烈。他们曾经饱尝人世间的炎凉,渴望通过自己的下一代来改变命运。这种过高的期望会造成大学生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一旦遇到外界因素的触发,就会导致悲剧的发生。最后,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压力。对于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而言,大学各项费用无疑是个天文数字。经济困难的同学,在和一些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相比时,常常会产生自卑感,再加上对前途的无望,很容易会选择自杀来摆脱这一切。

?穴二?雪自身因素

1.心理承受力的脆弱。一方面,来自整个社会的紧张刺激增多带来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要求,很多学生成长历程过于顺利,极少遭遇逆境,一旦遇到挫折,或惊慌失措,茫然痛苦;或悲观失望、萎靡不振。

2.躯体疾病。各种躯体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常使人烦躁不安,敏感多疑,情绪稳定性降低,行为控制力减弱,兴趣缺乏,人际关系紧张,严重者可致心理障碍。

3.个性缺陷。有些大学生性格内向孤僻、沉郁、压抑;过于自卑或过分自尊;急躁冲动、固执多疑、易偏激;有太高的个人期望和太强的个人欲望;不善人际交往,唯我独尊,爱慕虚荣,娇生惯养,感情脆弱等个性特征都不利于心理健康。

4.人生观的动荡模糊。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逐步确立阶段,而他们面临的是多元价值体系的选择,加之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使他们人生观的确立变得困难而复杂、动荡而模糊,错误的人生观往往限制了他们的视野。

5.情绪发展中的不稳定性。大学生正处于情绪最丰富、最动荡的时期,他们的情绪易冲动,缺乏冷静思考,有时失去客观性。

总之,大学阶段是一生中苦闷、烦恼最多,体验最深刻的时期,其内心敏感而脆弱,易受伤害,当不良的社会环境因素与不良的生理、心理因素交互作用时,会导致心理平衡的失调,损害人的健康。在沉重的精神打击面前,不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心理极度失衡,最终选择以自杀方式寻求解脱。

三、预防大学生自杀事件发生的对策

自杀事件的频发,不能不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为了防止悲剧的重演,或将自杀事件降低到最低限度,就需要相应的对策,以挽救那些徘徊于生死边缘的大学生们。

(一)社会

媒体应承担起生命价值传播的社会责任。当今社会,媒体扮演着信息传播的重要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众的态度、信念及行为。媒体对公众的这种影响,可以对预防自杀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媒体报道应体现准确、真实,慎用感性语言和概括性语言等原则。

(二)学校

1.重视对学生的教育。首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出现心理问题而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因此,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认识和应对各种压力,以培养学生适应坏境和调控心理的能力,在挫折中学会成长。其次重视生命观教育。生命观教育是以提高生命认知和强化生命意识为主题的教育。开展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把握生命,珍爱生命。再次重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进人际交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大学生勇于参与社会实践,从而在实践中正确看待人生、看待社会。

3.建立校园预警机制。其一是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与治疗。其二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使教育工作者心里有数。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疏导、矫正,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其三是建立寝室、班级、系部、学院四级预警机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救助和监护。

(三)个人

1.加强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加强修养,健全人格,才能认识生命的意义,领会生活的真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只有在正确的人生观的指引下才能坦然、理性面对人生中成功与失败。

2.客观评价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对自我的评价越接近实际,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常会带来焦虑的不良体验而产生心理问题。只有客观评价自己,积极接受自己,才能做到乐观自信,增进心理健康。

3.学会情绪调节。情绪调节能力是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心境以消除情绪的困扰。

4.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关系,有利于维护身心健康。总之,针对大学生自杀问题需要全社会形成一股合力,帮助处于危机边缘的大学生,教育和引导他们珍惜生命,珍爱生活,为人类和社会进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