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积极应对新闻同质化时代的媒体竞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积极应对新闻同质化时代的媒体竞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今,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境遇下,无论是综合性报纸,还是各类都市报,都在努力加大报纸的信息量。为了做到当日新闻资讯的完整,各家报社纷纷作出规定,对漏报新闻进行处罚,于是,报纸上的新闻量增加了,而新闻同质化问题却日趋严重了。

媒体的内容同质化问题与新闻来源密切相关。新闻来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指提供新闻报道的渠道,另一种是指新闻出处,即新闻事实的提供者。如今,报业竞争极其激烈。各报纸竞相出厚报,记者通过采访得来的第一手新闻,相对每天大量有待填充的版面,显得非常不足。报纸刊登的新闻大都或成篇转载,或稍加改动、挨个标题后转载,第一手信息和原创性稿件较少。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闻价值判断标准的趋同化。随着媒体日渐走向成熟,各报对新闻价值标准的判断产生共识。由于各媒体对新闻价值判断的标准大同小异,于是往往出现同一篇稿子你有我有,大家都有,甚至在同一个版面上,稿件和处理方式大同小异的情况时有发生。报纸的趋同化除搞乱了编辑记者的思路外,还使得读者选择的空间越来越小,严重影响了报纸的有效阅读和发行。

新闻内容同质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品牌定位趋同。目前我国一份新报纸在正式出版发行之前,会进行较为详细的策划和市场调查,从而划分自己特定的受众群。这相对于西方发达的媒体产业而言,在品牌定位方面还有很大距离。中国报业受众市场普遍定位于大众市场。很多报纸追求的仍然是所谓“一报在手,通晓天下”的办报模式。一味追大求全。

媒体在定位、价值判断和新闻信息源上太过相似,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报纸千人一面,读者得不到想要的新闻。媒体资源被大量浪费。

新闻同质化导致各报新闻雷同、无新鲜感。分析原因不难发现,同一信息源是造成“新闻同质化”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各类新闻会、记者招待会更是成了同质新闻产生的源头。

参加新闻会,是记者获得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为了使各报见报稿件统一口径、体现新闻方的主观意愿,许多新闻会的主办方会为记者提供新闻通稿。采用通稿新闻,已成为一些记者参加新闻会后发稿的首选――它省去了记者写稿的时间,免去了审稿的烦琐,同时减少了发稿中出现的疏漏,无疑是一种便捷的发稿形式。但是,这样的新闻稿如果被采用,必然会在各种报纸上出现雷同新闻。

有时,记者参加新闻会,虽然没有通稿,但是在新闻会现场,主办方一般会提供一份内容较为详细的介绍材料。材料大而全,在信息的介绍上,往往是不厌其烦。如果记者在写稿时,在材料中东挑一句,西选一段,一个新闻稿件也会轻松“出茏”。但这样的新闻必然会显现同质新闻的真实面貌。

同题竞争容易引起同质化现象,但同题竞争并不代表必然会出现新闻同质化。新闻同质化是由于在同题竞争中没有拉开距离造成的。这个距离体现在对新闻认知程度的深浅、写作手法的异同、版面语言的运用等方面。而现今存在的问题是,同一重大新闻,出现在不同的报纸土。没有独特的角度,也没有自己的写法。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记者对新闻信息的采编是新闻媒介获取新闻的主要源头,更是新闻传播全过程的开端和整个传播活动的基础。解决新闻同质化的问题,“治本”之道必须从记者采写这一关入手。也就是说。一线的记者要凭新闻敏感、采访手段、写稿技巧、报道角度等方面的能力去创新报道,这样,才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同质化。

在资源共享的网络时代媒体从业者唯有与时俱进,冲破原有的观念束缚,赋予新闻新的、独特的内涵,以独特视角、独特观察、独特处理、独特观点,来实施新闻差异性战略,方可显现与众不同。独特视角是大家都追求的。就看在深入观察新闻事件的时候,能否从广阔的背景和相关环境中找出支撑点,在采访或编辑活动中,能否从一大堆被淹没的材料中将“珍珠”挑出来,使新闻折射出与众不同的亮点。

作为新闻从业人员,记者的新闻敏感及其对新闻价值的准确判断,在同质化新闻的报道中,其作用和意义是十分明显的。记者不仅要通过自己的“新闻鼻”及时地捕捉到事件信息,而且还要对事件的核心价值作出精准的判断。以“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为例,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盯空前发达,“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在短时间内成为路人皆知的重要新闻。在这一重要新闻事件中,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简光洲虽然不是国内报道问题奶粉事件的第一人,但他却是第一个勇于“点名道姓”并直接将问题奶粉送上“断头台”的新闻人。问题奶粉事件说小了,它涉及的只是一个行业商业道德缺失的问题,说大了它关乎千万个家庭的幸福乃至一个民族的未来。而为什么这样一个大事件却只有简光洲和《东方早报》有勇气第一个站出来予以深度曝光?毋庸置疑,正是简光洲个人及其团队对事件价值的准确判断。让他们在此次新闻竞争中率先赢得了优质资源。

要避免“同质化”,做出自己的特色,不仅要把好记者的采写报道关,而且还要把好编辑关。现在,许多报纸的新闻来源几乎是一样的,但选择哪些稿件上报、哪些稿件需要做大、哪些稿件要做小、哪些稿件上头版、具体稿件的切入角度等,各家报社会有不同的做法,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

新闻采编工作可以说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认识与反映。在这种活动中,应该充分看到主观的能动性作用和新闻信息再生性的特点,加强对新闻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言人所未言、察人所未察,激活新闻素材,放大新闻价值,增加“原创”成分。

信息社会,媒体渠道霸权时代已经终结,信息的同源化,以及新闻的同质化,是众多报纸必然面对的现实问题,成为各媒体成长和发展中必须努力处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两个新的传媒竞争的制高点开始显现,一个是上游产业的内容、原创能力;一个是对下一轮资源的产业的控制、服务和延伸能力。就内容而言,事实报道的准确、客观、迅速、全面、平衡将不再是竞争的要点,竞争主要集中在对信息的加宽和加值、独家的选择、制作、组合和视角及独家的价值判断、文化选择的多样性和深刻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