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注学习过程,减少教学盲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注学习过程,减少教学盲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他们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思考、推理等主动的活动,体验数学的再创造,从而掌握数学知识. 尽管在《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以来,老师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已经有意识关注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希望创设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但是仍旧存在形式主动探究,实质被动学习的问题,而关键的是很多老师习惯性忽略,大多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而不知道问题所在.

一、活动的创设是被动接受的

案例一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大多数教师以情境创设,引出一组数:0.009 m、0.09 m、0.9 m、9 m,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组数,从上往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为了方便我们找出规律,请同学们把这些数量转化为以“mm”为单位. 于是,学生听从指令,把这些数量进行单位换算. 这种教学方法,在四年级数学老师中普遍存在. 教师希望通过创设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规律,看似发挥学生主动性,但,为什么要进行单位换算呢?这并非学生自主发现的,仍旧是教师代替学生思考的.

二、知识的迁移不考究理据

案例二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大小比较. 常常见到教师这样教学:创设情境,找信息、问题. 讨论:你能给他们排出 名次吗?学生讨论后,很快有答案: 小明排第一,因为3.05 m > 2. m. 教师继续提问:你是怎么比较的?学生回答:先比较整数部分. 接着再比较:2.93 m2.88 m,2.88m2.84 m. 最后归纳方法: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百分位……看似非常顺利地完成了新知的学习,实际上,学生真的理解了吗?很多老师回答是,这个知识很简单,就是从整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迁移过来的,所以学生很快掌握.

三、规律、方法过早地抽象化

每一个规律或方法,教师都希望有聪明的孩子很快归纳概括出来,然后课堂教学就可以顺利地进入练习巩固的环节了. 因此,教师常常急于用抽象的语言描述知识.

案例三 三年级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 估算教学是教师们最头痛的内容,很多老师急于交给学生规律,于是就有了诸如:解决带钱够不够,需要估大;解决座位够不够,需要估小……这样子的规律. 但这样的规律并非一定正确,如三年级上册第70页的例7 ,问题是“带250元买门票够吗?”当然,由于例题把29估大为30, 估算出29 × 8 ≈ 240(元),29 × 8 < 240元,所以带250元够. 但是,当解决“想一想”中“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买门票够吗?”,则原来的所谓“规律”则出现错误了.

思考与建议:

1. 直面问题,调动旧知

适当的复习铺垫,可以促进学生利用旧知解决问题 . 如《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可复习小数的计数单位,然后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0.009 m到0.09 m,小数的大小发生什么变化?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明理由. 结果,全班学生用了两种方法进行解答,第一种很自然选用了单位的换算,第二种则是通过计数单位来解释:0.009表示9个0.001,0.09表示9个0.01,而0.01里面有10个0.001,所以0.009扩大到原数的10倍是0.09. 如何解决这两个小数的大小变化关系,不再是教师直接指定方法,而是学生自主选择,根据各自独立的思维进行分析所得.

2. 追本溯源,发展思维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观察、推理、抽象的过程,知识迁移固然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但为何能够进行迁移?其依据是什么?更应该引导学生知其所以然. 如《小数的大小比较》,学生利用整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进行迁移,能够得到3.05 m > 2. m,2.93 m > 2.88 m,2.88 m > 2.84 m. 但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中,从高位起,逐一比较的方法是不是在小数中同样适用呢?这需要关注知识的本质. 教师可以以2.88 m与2.84 m比较大小为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说明为什么2.88 m > 2.84 m?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小数的含义进行比较,2个1、8个0.1、8个0.01与 2个1、8个0.1、4个0.01;也可以进行单位换算,转化成整数进行比较;还可以画图比较……通过这些分析推理,既从知识的本质上理解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也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3. 累积经验,逐步抽象

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应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学生记忆的过程,而是积累思维活动经验、操作经验等等的过程. 因此,教师不应急于给出规律、方法,而应该由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案例,多种活动,累积经验的过程,再逐步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尤其是,有些知识更侧重于活动经验的累积. 如案例三中所说的《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 本不应该给学生错误的“规律”,学生在学习完例7,掌握了乘法估算的方法,并且学会判断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大小比较,从而解决问题之后,进行思考“想一想”. 这里应该让学生先独立解答“如果92人参观,带700元够吗?”. 由于92比较接近90,学生基本都能将92看作90来解决问题. 此时教师应注意将估算值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完善推理过程:92(90) × 8 ≈ 720(元),92 × 8 > 720, 720 > 700,92 × 8 > 700,带700元不够. 帮助学生理清推理过程,学会准确用数学语言表述思考过程. 接着,完成“带800元够吗?”学生会发现,如果仍旧把“92”看作“90”是无法解决的,从而将“92”看作“100”. 因此,不能依靠简单的问题来判断什么时候估大,什么时候估小. 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遭遇尝试――错误――调整――解决的过程,真正经历了知识形成过程,培养了思维. 比只关注规律,忽略这些活动经验的累积要更有价值.

教师在教学中,应减少一些惯性思维,多一点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避免习惯性地忽略一些知识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