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王小帅电影的叙事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王小帅电影的叙事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意在以王小帅的成长三部曲,《十七岁的单车》《青红》《我十一》为文本分析对象,通过对其电影主题阐释、意象隐喻、多层次的叙事结构等方面的浅析,来探讨王小帅电影叙事策略,并试图提炼一个保留典型的第六代特点之外又具有自我个性化表达和独特的导演形象。

【关键词】成长三部曲;叙事策略;意象隐喻;结构关系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13-02

一、成L迷茫的主题阐释――残酷青春

一部优秀的电影总是离不开一个好的主题,一个好的故事叙述者,这样才能够引起观者情感上的共鸣。王小帅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他把更多的目光对准了社会边缘人物的生活百态,执着于对生活无奈无法挣脱的命运描绘。在“成长三部曲”中,王小帅融合于自己时代的青春之歌,将其灵动叛逆的感情赋予三个边缘人物身上,完成了自己对于青春残酷的主题阐述。正如他自己所说,“每个人的青春期都是最宝贵的,每代人其实都有最生动叛逆的一面,都是感情触角最丰富,对理想的憧憬,对爱情、苦闷等感受最饱满。所有的人都知道,青春都是甜美的,但有很多残酷的东西。”①在这几部电影当中,充满了对人性的探讨,对人与社会,与制度的冲突和对抗,这种情绪的累积与表达的阴郁或许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有的沉默的爆发。

《十七岁的单车》上映于2000年,主要讲述了从农村来城市打工的小贵与城市底层人物小坚因为一辆单车而展开的故事。影片把单车当作索引全章的线索讲述了激情而又让人困惑的十七岁。《青红》上映于2005年,主要讲述了从上海来到贵州打工的青红一家为了能够重新回到上海而扼杀了青红的恋情从而引发的一系列悲剧。在各种爱与所谓的爱当中不断挣扎的青红成了那个时代的缩影。《我十一》上映于2011年,作为“成长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王小帅依然延续了前两部的残酷青春,讲述一个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小伙子在偶然经历了“杀人案件”之后不负心灵的煎熬而四处诉说而发生的故事。整个故事是主角的一次成长,也是对外部环境压抑的无声呐喊。

随着《我十一》的上映,“成长三部曲”画上了一个残酷又无法改变的句号。三部电影共同完成了王小帅对于残酷青春的叙事主题,他通过电影的视听艺术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融合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从懵懂到青涩的成长时期所处时代的鲜明感触,构建了其特色的“青春素描”。

二、对生命与生活本质的还原――边缘化的人物形象塑造

电影当中的人物是导演传达深层次的文化理念与精神内涵的载体,作为电影内容的支柱,故事人物所承担的责任不光是视角及故事情节的传达,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指向。在王小帅的“成长三部曲”中,主角都是边缘化的人物,《我十一》当中的王憨,《十七岁的单车》中的小贵和小坚以及《青红》当中的青红。他们处于一个典型的时代环境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夹缝中,备受环境压迫。作为承载人物行为的人物形象,是导演在影片表达中内涵与外延的叠加。他们有相似趋近的人物行为:对于某一状态或某一件事情的极度执着,都是当下时代的缩影,有与父辈的反抗,有与时代的抵触等,这样的人物行为恰恰是特定时代中的特殊化产物。

在《十七岁的单车》中,一个来自农村的男孩子渴望能够在这个城市当中立足,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发展当中,城市的变化让来自农村的小贵难以适应,但他却积极想要在这座城市扎足,贯穿全文的单车成为了他谋求生活的工具。而来自城市的小坚,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家庭的清贫却让他难以拥有一辆可以炫耀的单车,这时候的单车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城里人的标志,小贵挣扎于城市的洪流中,两个处于不同状态中的边缘人物成为当时所需要被关注和关怀的对象。在《青红》中,青红的家庭是当时整个时代背景的缩影。努力反抗大家长的压迫,想要冲破命运掌控的青红如同他的父母一辈,被三线支援“流放”到贵州却努力地做足了回上海工作的准备,这是一种无声的反抗,是对体制下社会无声的反抗,也是人的自我意识无法战胜时代潮流的无奈。在《我十一》中,隐含着对于特殊年代各种“小心翼翼”的描绘,体制内生存的人们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而对于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践踏,个人的成长与时代诘问的交集。

王小帅在其电影中描绘边缘人生存环境的窘迫,压抑以及极度扭曲的精神空间,忠于表现对生命状态的还原,没有宏大的叙事反而直击人心。

三、中国传统的叙事智慧――线性情节关系与隐喻符号

情节关系是电影的骨架,简单的线性情节关系往往赋予了导演更多的可发挥空间,故事和人物的形象往往会更加丰满。在“成长三部曲”当中,每一部都有着一个“人物―载体符号―人物”的简单情节线索。见下图:

“成长三部曲”情节关系图

在《十七岁的单车》中,单车一直作为一条主要的线索出现,在小贵的眼里,单车是他生存的工具,是他能够在这个城市里扎根的唯一希望;而在小坚的眼里,单车看似是被用来炫富的手段,但实则是为了在一群真正的城市人当中刷存在感。一辆单车把他们两个性质相同但来源不同的社会底层人物连接在一起,此时的单车在这里意化为了贫富差距的象征,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而《青红》当中,红色高跟鞋表面上象征的是青红和小根的爱情,但从青红收到高跟鞋之后,大家庭当中父辈的权威便开始发挥了打压的作用,而青红也开始了反抗的道路。红色本身是鲜明的,在中国,红色也象征着反抗与希望。在整个偏灰色的阴郁的影调当中,红色成为了一抹靓丽的影子。高跟鞋作为年轻人所喜欢的鞋子,成为了他们向长辈价值观念的一种挑战。所以,在《青红》当中,红色的高跟鞋也成为了当时情境下,两辈人激烈反抗的呈现,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我十一》当中,电影一开场出现的白衬衫成为了时代体制下的产物。在影片中,广播体操这项活动的特殊要求便是要统一着装,统一动作,这是一种压抑个性的标志。而能够在广播体操中领操是一种绝对的光荣,是典型的榜样,影片中的白衬衫便应运而生,它象征着一种思想上的洁白无瑕,也是对人个性化成长的一种扭曲的象征。而当王憨的白衬衫被“污染”之后,王憨的价值观开始被彻底颠覆,因为被迫沾染了命案,他从全校的骄傲成为了全家的罪人,从同学的羡慕对象成为了众矢之的,他的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11岁是一个开始形成自我价值思想,各方面开始成熟的年纪,王憨在这样的时间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也让他在整个大的环境背景之下显得如此格格不入,但是却更具有了人情味。故事的最后,当他收到谢觉强寄来的白衬衣时,这个时候的白衬衣更多的成为了一种成熟的象征。在《我十一》当中,白衬衫象征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个性化成长的扭曲的过程。

在每一部王小帅的电影当中,我们总能找到被赋予了特殊含义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载体,这种符号化的叙事策略或许是他最独特的地方。

四、从表象到本质――由浅及深的多层次叙事手法

在“成长三部曲”当中,王小帅将自己一路成L的感受积极地融入到其中,潜入的主观意识让整个故事有了层层深入的结构框架:表象的故事,深层的意义和本质内涵,层层叙事,步步递进。

《十七岁的单车》中,表象是通过两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少年小贵和小坚,都想通过单车这一重要道具,努力地融入城市生活,可是现实的残酷让他们的生活抹上了一层苦涩与无奈。深层是把小贵和小坚浓缩成时代的缩影,他们是千千万万苦苦在城市生活的底线中挣扎的人们。周迅扮演的保姆和高圆圆扮演的“真正的城里人”分别是小贵和小坚所不停仰望着的人物,然而现实是一个偷穿主人的衣服,一个谁有车子跟谁在一起,两个人希望的破灭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对人文关怀的呼唤。本质内涵则是在说改革开放的年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冰冷的经济时代忘却了真正的人文情怀。

《青红》中的表象讲述的是一段被父母坚决反对的爱情,在青红和小根的反抗当中给家庭带来的无限伤痛。深层的意义则可以把青红和小根看作是对与父辈权威的反抗,是新旧价值观的冲突与矛盾。但实则本质内涵则与时代相关,青红一家是整个时代的缩影,青红与小根的爱情是反抗的萌芽,父辈的权威则是父权社会的代表,就像影片中门的寓意一样,走出门框外的小珍获得了自由和幸福,而留在门框内的青红则像是被囚禁的犯人。这是对那个时代对人思想禁锢隐隐的批判,也包涵着导演的自我观点,突破是最好的方法。

《我十一》中表象讲述了王憨被迫卷入了一场杀人案的洪流当中,这让他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在当时的环境中显得是如此有人情味。深层的意义依然是王小帅对于残酷青春的电影理念的延续,在那个人人装傻自保的年代,在那个背离人性的时代,少年们的成长充满了艰辛。第三层本质内涵则充满了特殊年代的特殊烙印,在人被随意践踏的年代中,人性的扭曲和道德底线的沉沦让我们对其充满了反思的情怀。

在王小帅的电影当中,三层叙事充满了他对与自己成长的年代的反思,这种多层次的叙事手法也让整个电影充满了时代的意义和生命的厚重感。

五、综述

王小帅用边缘化的人物,线性情节关系与隐喻符号和多层次的叙事手法完成了他独特的叙事策略,从《十七岁的单车》到《我十一》王小帅坚持了个人化的影像风格。影片通过每一个镜头和巧妙的叙事策略,记录了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值得反思,值得回味。抛却宏大的叙事和向商业市场倒戈的倾向,王小帅的电影在传递一种朴实平淡却又充满波澜的情感,值得回味,值得反思。

注释:

①《南都娱乐》王小帅专访,2010年第10期。

参考文献:

[1]王小帅.薄薄的故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2]聂伟主编.第六代导演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3]张菁.未完成的叙事:中国当代电影叙事风格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张健琳,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硕士在读。导演音乐电视《简简单单》获大连市高校音乐电视大赛“最佳摄像奖”;策划作品《我的梦》获东三省“鸿宝杯”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