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新疆锡伯族的舞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新疆锡伯族的舞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疆锡伯族舞蹈是锡伯族发展的结晶,也是中国民间舞蹈的奇葩,我们应该大力挖掘研究和保护它。面对民间舞蹈大量消失的现状,民间舞蹈的挖掘和记录的目的除了是要记录一种文化形态和一种情感之美以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记载和见证一种珍贵的历史精神,以保持民间舞蹈中那种对生活的虔诚与执着。

关键词:锡伯族;贝伦舞;特点;民间舞蹈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且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家。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的机电,造就了现今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五十六个兄弟民族。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不同的生活与生态环境,使得这五十六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的文字、语言、习俗、宗教等具有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同时还能从中领略到各个民族充满异域风情的方方面面。

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民俗和艺术,则面临汉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很多少数民族的民俗和艺术正在快速地消失成为历史。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和艺术的研究和挖掘就显得尤为迫切。尤其是对那些民族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和艺术更要加以保护和发展,因此本文对锡伯族的舞蹈进行论述显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从新疆锡伯族人的历史变迁入手,分析锡伯族舞蹈的演变、特点以及目前锡伯族舞蹈的种类。

一、新疆锡伯民族的风俗与历史

在我国西部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交界处,存在我国唯一一个锡伯族的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该县内共居住锡伯族人两万多人,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的保存其文化最集中、最全面,且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我国有超过18万的锡伯族人,其主要分布在上海、辽宁与新疆等地。锡伯族的原籍是在沈阳一带,清政府于乾隆29年从辽阳、沈阳以及抚顺等17个地区抽调了锡伯族1018名官兵来保卫我国的新疆地区,以加强该地区的边防力量,清政府允许其连带家属一起过去,因此也就形成了现今的察布查尔县。锡伯族是我国最具文化底蕴的一个民族,其民族语言、风俗习惯、民族文字、民族舞蹈、民族音乐以及民族建筑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保存。而察布查尔县是我国保存锡伯族文化最全面、最完整的一个地区,与此同时,该区内的锡伯族人还对其原有的语言、音乐、舞蹈以及戏曲等进行了新的发展和创造。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该语系通古斯语族,锡伯族人于1947年在满文的基础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特有的语言和文字。锡伯族人除了具有自己的语言之外,还基本通晓维吾尔族语以及汉语。

二、锡伯族民间舞蹈种类

中国民族舞大体从功能上可以分为;宗教舞蹈、礼仪舞蹈、娱乐舞蹈、民族历史传衍舞蹈等种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的飞速发展,一些传统的祭祀性的舞蹈逐渐转变为娱乐性的舞蹈,且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锡伯族的“贝伦”与“玛克辛”都具有“舞蹈”的意思。前者是指民间舞蹈的总称,而后者则是指宗教与外民族的舞蹈。因贝伦舞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且其舞蹈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了舞蹈的兴致,再加上贝伦舞曲就可以起跳,因此被广传于锡伯族的聚居地。贝伦舞的传统伴奏乐器是东布尔,而到现在基本采用小提琴等伴奏,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十几种。

1.锡伯贝伦:这是贝伦舞的基础性舞蹈,其中包含了各类贝伦舞的基本动作。察布察尔锡族人通常弹奏“卡吾尔登”的调子来进行舞蹈。当地的老人家也都喜欢贝伦舞。

2.多禾伦阿克苏儿:该种舞蹈的步法是先左脚,再接移左脚,同时动右脚,接着停顿一下,该种步法具有灵活性和变化性,舞者可以随意发挥,自由舞蹈。

3.单阿克苏儿:这是一种具有专业性的舞蹈,多为行家表演。该种舞蹈是一种单步踢踏舞,其风格庄重,移动范围偏小,且要求严格。

4.双阿克苏儿:这也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舞蹈,但相对于单阿克苏儿来讲,其灵活性较高,舞者通过走右脚相互踢踏,来给予观众热情奔放、俏皮幽默的感觉。

5.行礼舞:该种舞蹈一般用于女婚嫁以及贵宾临门,首先给重要宾客行礼,然后根据客人年龄的大小再依次行礼。这种舞蹈文雅庄重,且不失幽默之感。

6.招媳妇舞:该舞蹈一般用于婚礼和节假日。男孩子跟着节拍舞蹈,表演恋爱情景,舞者与观众互动,配合默契,体现了绵绵情意。

7.拍手舞:该种舞蹈用锡伯语称之为“扎克处尔登登”,其节奏鲜明,且富于幽默诙谐之感。基本是男青年进行表演。在舞蹈的时候男青年时而双手拍击胸部,时而双手在头前上方相拍,时而左右互拍,总之,该种舞蹈可以拍击身体的各个部位。在拍击的同时,穿插舞步,看起来就如同东北的秧歌。

8.仿形舞:锡伯族人将仿形舞称之为乌克兰,该种舞蹈是由人模仿各种动物,表演者动作滑稽夸张,富有强烈的喜剧风味,常常给人带来快乐。

9.走马舞:该种舞蹈是由男性模仿马小跑、慢走、奔跑以及驰骋等动作,特别表现马在水中、山坡、河流以及草坪上的行走姿态,行动十分逼真。锡伯语将其称作“着若莫林贝伦”。

10.耶尔克尔德克舞:该种舞蹈由男女共舞或者是两男共舞,其纯属于青年人的舞蹈。其最大的动作特征就是扭屁股,左扭、右扭、上扭、下扭等,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是唯一一种允许舞蹈者一边说话一边表演的舞蹈。

11.醉舞:这也是一种男性舞蹈,由男性模仿喝酒之后脚步趔趄、走路醉倒等姿态,该舞幽默滑稽,极具讽刺意义。锡伯语称其为“梭克托火贝伦”。

12.烧茶舞:这种舞蹈是一种女性舞蹈,主要是模仿妇女日常的工作,如煮饭、挑水、挤奶、冲茶等生活细节,其节奏温柔细腻、舒适安心,风格也独具特色。

三、锡伯族舞蹈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新疆锡伯族人的舞蹈也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在本节中,就这个问题进行浅述。

1.锡伯族民间舞蹈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锡伯族的舞蹈中,“贝伦”显然是最民间的东西,它已经成为锡伯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贝伦舞是锡伯族家人喻户晓的舞蹈,其在锡伯族的日常生活当中具有重要地位。“贝伦”几乎看不到衰落,更谈不上消亡,相反随着新疆锡伯族人和东北锡伯族人的交流加深,新疆“贝伦”也呈现出发扬光大之势。

2.锡伯族民间舞蹈不断接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新疆的锡伯族人口不多,只是我国锡伯族人的一个分支,但是这个分支却保留了锡伯族人比较纯正的文化、习俗和民间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疆锡伯族人抗同化的能力是相当强的,这可能是由于锡伯族远离家乡,对家乡强烈的向往和思念使他们有足够的意愿固守本民族的东西。新疆锡伯族和东北故乡的锡伯族人交流越来越频繁,东北锡伯族舞蹈中的成分不可避免的会流入到新疆的锡伯族中来,这样汉文化对东北锡伯族的影响也日益明显,如“二人转”这种表演形式,现在东北的汉族人跳,满族人跳,锡伯族人也在跳。新疆的舞台上也出现了锡伯族的“二人转”,在丰富了新疆锡伯族舞蹈的同时,也使得某些舞蹈的民族界线越发不明显。

新疆锡伯族舞蹈是锡伯族发展的结晶,也是中国民间舞蹈的奇葩。民间舞蹈的挖掘和记录的目的除了是要记录一种文化形态和一种情感之美以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记载和见证一种珍贵的历史精神。因为民间艺术一直是我们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一,我们要让新疆锡伯族舞蹈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永不停歇地舞动。

参考文献:

[1]佟加.庆夫,佟林清,歌舞.音乐[J].锡伯族风情录,2004,(5):40-45.

[2]吴元丰,赵志强.民族研究[J].锡伯族西迁概述,1981,(02).

[3]巫允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览[EB/OL].中国网,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