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国家,资源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差异,甚至居住在同一城市的人都有很大差异。而我国又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城市和乡村的资源分配更是差异明显。本文主要分析了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状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 差异
一、背景分析
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国家,自1958年以来,户籍制度把我国国民严格划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大经济团体,这种结构使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出现差异。城市居民明显比农村居民拥有更多文化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这些优势无形当中又给高教入学机会造成差异。城镇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好的高校的机会要比农村的学生进入高校的机会大得多。城乡二元结构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动态分析
在中国高等教育机会历来是非常稀缺的资源,获得这种机会的年轻人能凭借此进入社会的主流阶层或者集团。正因如此,这种资源将成为衡量中国高等教育平等性乃至全社会公平问题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张,城乡居民的受教育水平逐年提高,但入学机会的不平等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改善。《我国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变化研究》主要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子女间总体的入学机会差距在逐渐缩小;在机会的质量方面,城乡子女在部属重点高校和普通本科院校中的入学机会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但是专科院校的机会差距自1982年以来一直在缩小。此外,这一期间基本上是院校层次越高,城乡子女间的入学机会差距越大。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不仅要关注数量方面的还要关注质量方面的差距,入学机会的差异不仅在数量方面还在质量方面都存在差异。整体上,与1989年相比,城乡子女在部署重点高校和普通本科院校中的入学机会差距到2000年初有所扩大,之后迅速缩小;在专科院校中,城乡子女间的入学机会差距并未出现先扩大后缩小的现象,相比城市大中专院校,该规模还是一直在缩小的。
三、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静态分析
(一)高等教育是一种稀缺资源。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历来是一种稀缺资源,仅有的“重点”大学是每个年轻人的梦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在二元结构的中国,入学机会差异被许多学者关注,甚至这种稀缺资源成了衡量中国高等教育的平等性乃至社会公平问题的重要标准。杨东平认为,在高等教育扩招后,重点高校的农村学生比例明显下降,优势阶层的子女更多地集中于热门专业,低阶层家庭子女的高考录取分数普遍高于优势阶层的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差距呈现扩大趋势。这种状况为高中阶段教育分层状况的延续和积累。
(二)高等教育反过来为经济建设服务。必须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至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市场经济下,高等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
四、导致差异的原因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产生有许多原因,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化资本理论、资源稀缺理论及教育决策的理性行动理论等。
(一)文化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理论是布迪厄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布迪厄将资本划分为三大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是一种行动者文化上有利或者不利因素的资本形态,特定情况下,三种资本可以转换。文化资本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
(二)资源稀释理论。资源稀释是关于兄弟姐妹数量与教育获得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一个家庭如果兄弟姐妹数量越多,则每个人获得的教育资源就越少,获得的教育质量越差。
(三)教育决策的理性行动理论。该理论源于对MMI理论的反思和批评。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主要集中在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丰富的上层阶级子女当中,越是掌握丰富的资本,其子女进入好的大学的机会越多。理性行动模型解释了当下许多孩子放弃上大学的原因。另外在中国,父亲职业对子女考入高校有相当大的影响,干部和职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子女,较工人、农民子女有更多机会。父亲职业不仅影响子女获得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大小,而且与其进入的学科密切相关,子女受教育的专业受限。
五、解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平等的对策
在当今教育体制下,如何缩小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第一,应继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以便提供更多教育机会满足青年人的学习需求;第二,提高中学教育质量,促进中学教育均衡发展,不要分层教学,许多高校办的实验班等应当取缔。大力解决因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带来的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应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比如,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到偏远地区教学,或者政策倾向让偏远地区的学生可以去城镇好的高中上学;第三,职业教育在当今中国占据着半壁江山,应大力发展职业高等教育,当今社会需要更多的技术性人才,职业院校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3.
[2]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37.
[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