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心理词汇与词汇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心理词汇知识对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通过对心理词汇中分层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的特征分析,结合影响心理词汇提取因素的讨论,分别提出了词汇的概念、语义、语音对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分层网络模型对词汇分类教学启示,以及激活扩散模型对词汇引申教学和语素教学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心理词汇词汇教学指导作用
一、心理词汇简介
心理词汇是心理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心理词汇的研究分两部分:一是研究词汇怎样保存在记忆里;二是研究人们在语言应用中怎样提取和重组词语。
1.心理词汇的组织。
心理词汇是按语义联系组织的,其主要模式有两种。一是分层网络模式,有时也称阶梯网络模式(hierarchical network),二是激活扩散网络(spreading activation network)。
分层网络这个语义表征认知模型是Collins & Quillian(1969,1970)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一些概念,如动物和鱼,都表示“节点”(node)。每一个概念都有其自身的属性,存储在同一个层面上。这些节点由一个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连接网络联系起来(桂诗春,2000:330)。在此模型中,概念的节点有高低之分,愈高的概念节点,其概括性和覆盖性愈强。如最高节点为“动物”,其下层包含有“鸟”和“鱼”等;而“鸟”又包含有具体的鸟,如“金丝鸟”、“鸵鸟”等。此模型主要说明心理词汇是分不同的范畴组织起来的,它体现了词与词之间的从属关系。
激活扩散网络最先是由Collins & Loftus(1975)提出的。它以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将概念组织起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概念。概念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的联系,连线的长短表示联系的紧密程度,连线愈短,表明联系愈紧密,连接的概念有愈多的共同特征(王苏、汪安圣,1992:181)。在此模型中,一个概念被激活,其效应就会扩散到与之相连的其它概念,激活的能量随着扩散范围的增大而减弱。此后,Bock & Levelt(1994)认为,在激活过程中既应该考虑词汇的概念,即语义联系,还应该包括词的语音知识和句法知识。因此,他们的新模型中,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除了通过概念层面或语义关系连接起来外,还通过句法层面,如词性、搭配要求等,以及语音层面,如通过语音相似性进行连接。
2.影响词汇提取的因素。
通过研究,影响人们心理词汇提取的因素有许多,较常见的就是词频效应、语义效应和语境效应。心理学家根据词汇的使用频率即词频把心理词汇分为高频词和低频词。高频词具有意义概括、容易理解的特点,在此提取时较容易,因此,高频词也成为语言习得者基本或常用的词汇。此外,语义效应(semanticity effect)也是影响语言学习者提取心理词汇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语义效应,人们在辨认有语义联系的词汇时要比无意义联系的词反应快。从意义上划分,词语可以分为具体词汇和抽象词汇。具体词汇是与现实世界中的实物有所指关系的,如,“苹果(apple)”、“电脑(computer)”等词就比较容易想象和提取。相反,抽象词汇,如idea(主意),Marxism(马克思主义)等就较难想象和提取。因此,在词汇学习中,学习者要善于把抽象词汇和一些简单的词汇通过语义联系起来。词汇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英语词义灵活多变,一词多义现象颇多,在词汇提取时,多种意义也许一起被激活,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依靠语境进行辨别、确认。
二、心理词汇的组织及提取对词汇学习的启示
1.从词汇的概念知识、语音知识和语法知识三方面学习词汇。
Bock & Levelt于1994年改进的激活扩散模型提出,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除了通过概念层面或语义关系连接起来外,还有通过句法层面,如词性、搭配要求等,以及语音层面,如通过语音相似性进行连接。这样,在进行词汇提取时就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从而降低提取难度。即如果我们在学习新词的时候,注意把它的概念层面、句法层面和语音层面的知识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我们就可以分别从意义、读音、语境等方面的刺激予以激活。反之,如果我们还用传统方法背诵单词拼写及其意义,心理词汇的组织存储就相对来说简单许多,无形中加大了激活该词的难度。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要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词汇的学习也不例外。
语音知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语言输出方面。许多学习者在词汇学习方面习惯看后用笔抄写数遍默记。学习者往往记住了单词本身、拼写、读音及几个孤立的意义。一旦在写作或听力中就很难提取出来。默读不能替代有声的朗读,因为有声的朗读有助于大脑接受语音的感官刺激,一旦要用于听力时,外语学习者就较容易提取出来,而避免通过意义的转换间接提取词汇。另外,单词读音的正确与否同词汇的掌握往往成正比。读音不准确很大程度会影响词汇的提取。因此,记忆词汇时,学习者要加强语音感知能力,建立词语之间的语音联系。研究表明,新单词通过另一个发音相似的已知的单词,可以被连接到心理词汇网络中,即可以进入人们的长时记忆。因此,在词汇学习中,学习者要注意对发音相似的单词进行归类,并注意它们的拼写、意义上的异同之处。
此外,学习者在记忆词汇时还要结合句法知识进行,例如有些词组是固定搭配,一些在句子中要进行必要的变化等。如果学习者把词汇从句子中游离出来,脱离语境,孤立地对单词的发音和意义进行操练,那么他们就很难正确地把已知词汇应用于交流中。许多学习者对单词的地道搭配使用不了解,通过词块的学习有利于学习者产出流利、准确的语言。至于对词块的接触,学习者可以通过课文的句子,或课后的一些固定搭配的使用进行学习、分析以外,还可以多接触一些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如一些英文网站的内容,还有收音、电视新闻、英语频道等诸如此类的语料,从这些真实的语境中习得自然、地道的词块。
许多学习者有孤立背诵单词语义的习惯,并且大多是英语―汉语一一对应地进行。如前所述,语义性效应是一个关于语义启动的问题。辨认有语义联系的词语比无语义联系的词语要快。Meyer & Schvaneveldlt(1971)都发现有意义联系的词语如(butter――bread)能够促进目标词的提取,而无联系的词则起到妨碍的作用。桂诗春&李崴(1992)对学英语的中国学生做了词汇判断的实验,有三种方试:汉语―汉语;汉语―英语或英语―汉语;英语―英语。结果表明不管哪种方式,对有意义的联系的词的反映都比无意义联系的要快(桂诗春,2000:279)。然而这并不是说明学习者的汉语和英语的一一对应的背诵是最有利于英语单词的学习的。过分地使用汉语解释每一个单词进行记忆会加大英语学习者对母语的依赖,并且还有可能造成母语干扰的负作用。因此,为了减少母语的负面影响,学习者应该在单词学习中引进已学过的单词进行解释,即我们常说的paraphrase,即生词释义。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者语言产出的质量,还有利于把新单词建立在已有的心理词汇网络中,便于以后提取。同时在学习或复习单词时要注意对新单词的横向、纵向联系词(如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还有词形相似的词等),加强自身发散思维的培养。
2.注意单词记忆的“经济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中,对于心理词汇中词的储存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是单词观。这种观点认为,词是整个保存在心理词汇中的,所以每个词本身就是词的基本元素,当听到、看到或应用一个词的时候,我们直接从心理词汇中提取该词。第二种观点是语素观。他们认为,词是由更小的单位,即语素组成的,我们在听话和说话时,把词分解成语素,以理解和表达口头语。所以我们把词的所有前缀、后缀和其他附加的元素都“剥去”,然后再在心理词汇中提取词根。从逻辑的立场出发,以语素为单位的观点强调认知的经济性。因此,我们建议,学习者在记忆单词时应注意单词成分即语素的分析。这样有利于学习者在提取单词时能通过一些主要语素来激活。此外,语素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快地学习新单词。
三、词汇教学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要改变过去单独讲解词汇,在进行课文翻译的教学方法,尽量将词汇置于语篇这个大语境中,不仅注重词的语法形式,而且要注重词汇形式,培养学生多层次的词汇能力。例如,在教授词汇时,可把其放在一定的范畴中进行归类,形成一个分级网络图形,将新词置于学生已有的心理词汇网络中。如当学习新词“peer”(凝视;眯着眼看)时,教师就应该就此单词展开,让学生列出与“look(看)”有关的单词:peek,gaze,glare,gape,scan,glimpse,教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还可以就这些同义词在例句进行比较。又或者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或就某一话题对某一新词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形成一个激活扩散网络图。比如,在学习有关工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就“job”一词让学生联系一些课文中所学到的词语,如work,profession;pay,payment,wage;position,employer,employee;duty,responsibility,accomplishiment,failure,enjoyment等,然后再列出几个关键词作为文章主线,最后根据这些词语复述课文或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如此多层次的词汇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语感,提高他们的语言编码和解码能力,而且能增强学生语言产出的地道性,减少语法正确、表达不合母语习惯的句子和增强学生的语篇能力。
其次,教师在改进词汇教学法的同时要注意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结合。在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以及对学生讲解词汇属性时,应该以学生现有的知识范围和接受程度为基础。天马行空、无限度地进行引申词汇不但会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严重时还会引起学生的抵抗情绪,效果就会事倍功半,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王苏,汪安圣.认知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