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师生默契的形成与发展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师生默契的形成与发展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政治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的达成,需要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需要有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可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认为政治课就是“讲大道理”,不爱听,往往是教师讲得慷慨激昂,滔滔不绝,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教师举出正面事例引导,竭力想使学生相信,可学生根本不信,还举出反面事例“驳斥”,与老师“抬杠”,或是口服心不服;教师“十八般武艺”用尽,可学生却“按兵不动”……凡此种种,都是师生缺乏默契的表现,严重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师生默契形成发展进行探讨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师生默契的形成

1.用“心”沟通:师生默契形成的前提

(1)诚心:推销自己,了解企盼。每接手一个班级,我会把自己的教学风格、业绩成效、纪律要求、学业期待等与学生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还通过个别访谈、无记名的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政治课授课方式、作业评价、学科认同等方面的想法。

(2)关心:点点爱心,润物无声。①记住学生的名字。政治周课时少,政治教师任教班级多,有的教了几年还有许多学生不认识,以至提问时只能叫学号或指指点点“你来回答”“你来回答”。老师的这种“漫不经心”,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学生也往往利用这一点“欺负”老师——反正你不认识我,上课我行我素。故每接手一个班级,我会提前做“功课”——与班主任和其他科任老师沟通,据名单录大体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上课对照辨认,提问“呼唤”学生的名字,课后主动找学生聊聊天,路遇时主动与学生打招呼,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②捕捉学生的异常表现。政治课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实际,面对一个班几十个具有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老师无意识的话语、所举的案例可能伤害学生的自尊,甚至造成终身难愈的心灵创伤,如不及时化解,就会使学生积怨越深,处处与老师为“敌”。如一次讲《政治生活》时,我列举国家严惩腐败分子的实例,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望向一位同学,该同学低着头无语,以后我讲课她要么干其他事,要么埋头于书本,避免与我有任何目光接触,成绩也直线下降。后来了解到其父亲因腐败问题被判刑,我主动找她谈话,对无意中对其造成的伤害表示歉意,并鼓励她放下包袱,认真学习。此后,她对政治课的态度逐渐改变了。③关注“问题”学生。对学习努力而成绩不好的后进生提供及时的援助而不是讽刺挖苦;对自视甚高、不认真听课的理科班尖子生以内容打动而不是听之任之;对那些有学科偏见、认为政治是“假大空”、处处与老师“对着干”的学生私下沟通,了解其真实意图并耐心解答而不是“打压”……总之,教师要摸清情况,对症下药,不能“一刀切”。

老师的“用心”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从而亲其师而信其道,为师生默契的形成奠定前提和基础。

2.专业素养:师生默契形成的关键

(1)热爱专业,投入真情。由于多种原因,政治课的部分内容被认为“假”,空喊口号,一些政治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半信半疑,把政治学科的原理视为外在于自我的、只需传达给学生并使之考出好成绩的知识。由于缺少情感上的认同,以致讲课时底气不足,口是心非,语言干瘪。故政治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这样把握教材才能高屋建瓴,剖析现实才能入木三分,讲课才能“自我渗入”,用自己的真情实感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对所讲授的东西理解透彻,坚信不疑,才能用自身的感召力打动学生。

(2)精通内容,精选素材。高中科目多,学生压力大,靠“高压政策”“题海战术”让学生花很多时间到政治学科上易招致其反感和排斥。故政治教师应精通课标、教材、考纲,熟悉近年来会考、高考试题,把握考试出题轨迹,这样讲课才能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案例选择才能既有利于生成知识,培养能力,又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练习选择才能有的放矢,举一反三,负担不重而效果良好。学生课后基本上不用花时间在政治上,课堂上自然会紧跟老师的思路走,从而达成默契。

(3)注重教法,渗透学法。有时师生的不默契不是学生故意和老师作对,而是学生不知道怎样下手,或方法不对头,故教师要在教法中渗透学法。“一招鲜,吃遍天”,教师既要有一套自己驾轻就熟的方法,又能据不同学生、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如在政治课教学中我比较常用的是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发明的开发人的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力的工具,它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它运用到剖析案例、生成知识的过程中,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情境和问题,师生在经历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的逻辑加工后,得出概念、原理,从生活逻辑上升到理论逻辑,并通过板书一一展示这一过程;把它运用到知识梳理中,就是以核心概念为逻辑基点,从抽象思维到思维具体,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网络;运用到例题讲解中,就是使用线条、符号、关键词等把问题的界定、联想的展开、答案的生成等用示意图展示出来,呈现解决问题的思维轨迹。除此以外,我还据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如理科班因周课时少,会考全是选择题,我采取“主干讲授—按考点组题—及时反馈”的方式;还根据各模块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如学生觉得《政治生活》中“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内容与事实相距甚远,有异议甚至抵触,我采用热点问题讨论法,鼓励学生质疑书本、针砭时弊,尊重学生的“不同声音”,一起分析社会负面现象的成因,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列举正面事例,真真切切地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流。

学法是在教法中渗透的,并要“化隐为显”——告诉学生这样做的意图,取得学生的认同。如我在用思维导图法时就告诉学生,分析问题要动笔,“画”出思维过程,好处是帮助全面界定问题并围绕其展开联想、减轻短时记忆的负荷,以免审题时看了后面忘前面,并通过在各教学环节中给学生示范,学生在阅读教材、梳理知识、解决问题时先“依样画葫芦”,还不时让学生据自己的体验评价此方法的可行性,学生觉得好用、实惠,从而达成共识,使思维导图法在学生中深入人心,师生默契自然水到渠成。

可见,专业素养有利于老师树立威信,形成“品牌效应”,在学生中“代代相传”,师生默契容易形成。

3.自我约束:师生默契形成的保证

(1)约束自己的讲授。①控制讲授时间。政治理论与现实联系紧密,学生从报纸、电视、与父母的交谈中了解到许多政治现象,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师生、生生交流碰撞中实现政治课教学目标。可有的政治老师讲课天马行空,拓展无度,随意拖堂,学生无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我一开始接手一个班就和学生“约法三章”:绝不搞“一言堂”,每节课都给学生展示的机会;绝不拖堂,否则要“受罚”,并让学生监督。②把握讲授尺度。有的老师为了表现自己特立独行,见解高深,列举社会上大量负面事例,满腹牢骚,愤世嫉俗,这样不仅影响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还会产生负面影响。故政治教师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把握讲授尺度,即使列举负面事例,也要注意正确引导,有的纯属个人见解,更不能在讲台上随意说出。

(2)约束自己的情绪。学生处于青春敏感期,难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情绪波动,导致一时行为失控,与老师针锋相对,此时宜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一次讲“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时,一位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不听课,我说他两句,他勃然大怒:“政治都是骗人的!”全班哗然。我克制自己的情绪,顿了顿说:“你平时不是这样,今天这样一定有你的理由,等你心情好了再来找我。”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也使自己不至失态。一段时间后,该生找到我,说父母婚姻变故,为争财产闹上法庭,并为那天的失态表示歉意。同样,教师生活于红尘俗世,难免有喜怒哀乐,如不加控制地带到课堂上,就会神不守舍,情绪波动。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把坏情绪关在教室门外,保持良好的授课心境,免使学生受无名火、无端气之苦。要善用肢体语言,因其所传达的信息涵盖量有时超过了声音语言却又不会如声音语言那样“凌厉”伤人,能顾及学生自尊,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师生默契的发展

(1)建立定式,形成师生默契的长效机制。我与学生形成的教学定式主要有:①课前朗读定式(预备铃响后朗读上节课重点知识以便进入政治课情境);②时事开讲定式(全员准备,每次3人,名单由上次讲的同学用抓阄方式随机抽取,体现政治课的时代性特征);③阅读教材定式(学生先自主阅读框题内容并对重点知识标注);④笔记定式(用思维导图记录思维过程、自己的问题);⑤小组讨论定式(运用思维导图呈现“物化”结果);⑥练习和测试定式。从专项训练到综合测试,从主观题“堂练堂评”到课外自选时政热点评析。专项训练包括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客观题专项训练和主观题专项训练。通过这些训练,在学生掌握了较扎实的基础和一定的解题策略后,再设计至少两套综合测试题。主观题注重“堂练堂评”——课堂上练习,课堂上及时反馈讲评。文科班的学生坚持做“时政热点评析”作业:在对一周大事进行筛选的基础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按“事件回放—信息提取—问题设计—答案制作”的思路,运用思想政治课的有关理论进行分析,自由地展示自己的观点,每周上交。建立教学定式,有利于师生默契的长效机制形成,让学生“习惯成自然”,把外在要求变成学习政治课的自觉行为。

(2)注重反馈,促进师生默契的持续发展。师生默契的形成和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经过师生之间的反馈和再反馈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教师可从学生听课的神态、所做的练习中得到反馈,也可用无记名方式不定期地收集学生的意见,从而得到反馈,促进师生默契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