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中学体育课前准备规范化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中学体育课前准备规范化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规范体育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切入点。但是,目前在农村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忽视课前准备或者教学准备缺乏策略性等现象,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目的性不明确。对此,文章从“备、查、想、候、思”五个环节入手,提出了规范体育课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策略,以期抛砖引玉,实现“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农村中学;课前准备;规范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5-0042-02

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和关键。缜密的课前准备,不仅使教师做到上课时得心应手、有的放矢,而且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从而使师生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互动,以最佳的心态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规范体育教学课前准备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充分的课前准备不仅指教师对课标的认识、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内容目标的确定,还包括教师对教学教法的精心设计,了解学生身心特征,对场地器材、教学环境、气候条件的考虑和选择,以及对课堂突发事件的预见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策略内容。

一、“备”

“如果你用一分力量备课,两分力量上课,你就用三分力量批改作业。反之,如果你用三分力量备课,两分力量上课,你就可以只用一分力量批改作业。”规范课前准备,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备课。但是在备课中,如果教师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难点不明确,那么教学时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备课的关键有两头,一头是学生,一头是教材。

1.备学生

首先,体育教师对所教班级学生情况心中应该有一本账,应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学生学情,包括学生的人数(男女生人数)、年龄、健康状况、体育基础、学习态度、思想情况、组织纪律等。

其次,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课的课程性质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能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练习都可以安排,所以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对教材的优点进行放大利用,对教材中难度大、技术性强的内容进行改进、简化,起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如篮球教学中,如果一味的按照教材,先学习运球,再学习传球,最后学习投篮,让所有学生练习相同的技术性很强的动作,结果往往让大部分学生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避免泛泛而教,蜻蜓点水。

再次,体育教师平时要有意识地做好体育骨干的培养,调动他们积极参与管理好小组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热情关怀后进生,使他们感受到体育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和温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2.备教材教法

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和体育教学原则,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要传授哪些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这些在备课时都要考虑清楚。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重点讲解、示范什么动作,哪些教材可以略讲等,备课时都要考虑周到,不能随心所欲。在具体的实施中,教师通常可以采用情境式、探究式、参与式、竞赛式、游戏式等,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娴熟地驾驭教材,了解学生,才能因人而宜、因课而宜,设计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使学生跳一跳,能够碰到桃子,甚至吃到桃子。

二、“查”

1.场地器材的检查

课前,按课时计划要求完成场地布置和器材准备,进行安全检查,要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防止相互干扰。提倡让学生搬运器材并建立轮流值日制度。

场地、器材准备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不少教师课前不准备场地和器材,而是到了课中才让学生拿器材,还有一些教师课堂中发放器材缺少组织策略,不考虑发放器材的合理性,这些既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前对体育课所需场地、器材进行细致的检查,是体育课安全、顺利完成的物质保证。场地要整洁规范,布局合理,标志醒目,既要有利于学生活动练习,又要有利于教学组织安全管理。如果安排2~3个教材,活动场地要尽量靠近固定场地,这样换项练习时能减少走动,加大课的密度。如果分组教学,要避免各组之间互相干扰,并要便于教师对各组的检查指导。另外还要考虑天气状况是否对教学带来影响:炎热的夏天,注意阳光的照射;寒冷的冬天,注意观察风向,使学生的站位背向阳光和风向等。彻底排除一切隐患,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2.教师状况自查

课前教师应对自身进行检查、整理,及时剔除工作、生活上带来的一些不良因素,做到服装整洁、仪态大方、精神饱满。根据教学安排,若课中教师示范较多或教师参与运动量较大,体育教师课前要做好身体肌肉的准备活动;对要求示范的技能动作进行课前练习,以确保在教学示范中教师自身安全和示范的准确和优美,避免因准备不充分、动作示范不到位,甚至示范出“洋相”的情况发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想”

想课是备课的补充、完善和深化,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有了好教案,不等于万事大吉,要想上好课,课前还需要用一定的时间去熟悉教案、梳理教学程序。

1.教师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这节课一定能上好”的自信心。虽然在常态课教学中,不可能像公开课那样几次三番修改教案,不厌其烦地试教,但是教师还是应该在课前几分钟内集中精力把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等在脑子里过一遍,做到上课铃声一响,就能迅速地进入“角色”,去导演一幕成功的“戏剧”。

2.对课堂突发事件的预见。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充满着各种变化和突发事件。意外情形的出现可能会使一些教师感到尴尬、束手无策。一旦处理不当,既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又影响了教学秩序。因此,新课程对体育教师的课前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教师的失误、学生的错误、意外伤害、纪律问题等,教师应该有一个完备的预案,一旦事件发生,教师能够沉着机智、随机应变、对症下药。

四、“候”

候课,是开始实施课堂教学的纽带。如果教师在上课预备铃响之前到达场地候课,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首先,暗示学生该上课了,使处于分散状态的学生迅速进入集合区域,逐渐稳定情绪,做好上课的准备。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询问学生的身体状况、情绪状态,了解学生的穿着情况。通过与学生交流也可掌握学生对将开始的教学内容的准备情况,根据学生情况对教学内容、目标作适当调整。

再次,有利于学生严于律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行为习惯。

五、“思”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作为一线体育教师,必须及时、有效地进行反思,改进工作,提高效益,否则会“积重难返”。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教学反思具有前瞻性,不但是成败的记录,也是下一课的提前准备。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使自己的有效经验得以升华,缺点和不足得到修正,为以后的课前准备带来宝贵的参考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才会不断地提升。

“把常规做成极致就是创新,把创新做成常态就是文化。”要把体育课前准备作为常规去认识、去实践,根据新课程理念进一步重视并且规范教学的课前准备,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且可以指导教师站在教育智慧的高度,把握、调控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从而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