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好孩子开始恶作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你便开始用心良苦地想要让他成为一个“好孩子”,你的想法并没有错,只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陷入一个极端:为了达到“好”,要不遗余力地排除一切“恶”。不允许孩子有任何不好的行为,以为只要建立好规矩,将“恶习”、“恶行”根绝,孩子就会像一颗被隔绝了害虫的果树一样茁壮成长。
这种想法很好,但确实过于单纯。我们每个人都曾感受到“恶”的魅力,回想我们自己童年,把路上的空罐头瓶踢得响当当,把纸箱子踩得稀烂,做这些破坏性举动的时候,心里会不自觉生出喜悦。可当这样成长的大人却要杜绝孩子的坏行为。要知道,“人类的心灵”本身就具有破坏性,具有恶的倾向,承认这一点非常重要,焦急地排除恶以制造好孩子,结果只会招来更严重的恶。
谎言的价值
小时候因为撒谎被父母骂的经历,相信很多人都有。或者一时因害怕或虚荣撒了个谎,然后为了圆谎,不得不制造出一个个谎言,自己被撒谎的负罪感及害怕谎言被揭穿的压力弄得心慌慌。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也会与你有类似的童年经历,毕竟说谎在成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究竟该如何面对孩子的谎言呢?
谎言有两种:让人生更加有趣的谎话和防卫自己利益的假话。对于后者,一定要坚决处罚,对于前者,大可一笑而过,宽容待之。妈妈给了孩子零用钱,让他去买两只冰激凌,孩子回来后手里只拿着一只冰激凌,他对妈妈说:“刚刚上坡的地方,遇到一只小狗,它叼住一个冰激凌跑了。”幸运的是,孩子的妈妈是一位非常有同情心的人,听到孩子的解释后不自觉笑了,并且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小孩的骗,让他的“智慧冒险”取得成功。妈妈心里很清楚:买两只冰激凌,小孩和自己一人一只,孩子没有偷吃的必要,肯定是出了什么让小孩觉得窘迫的状况,他才只拿了一只冰激凌回来并撒了谎。至于真是的原因是什么,那就当作是小孩的秘密吧。
如果小孩是为了掩盖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处罚是必须的,但处罚的同时也需要带着对小孩的理解:人,谁不是软弱的呢,更何况是孩子。处罚过后也要给予孩子温情。
发怒的孩子
大人们似乎都喜欢“阳光、活泼”的孩子,特别忌讳孩子发脾气、哭泣,“不要再哭了”、“不可以乱发脾气”,这些话常常挂在大人嘴边。只是大人忘了,他们自己也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一个人的心情每天都是大晴天,从来不会刮风下雨,这个人只可能是一个假人吧。孩子要成长,哭泣和发火也很重要,好好地体会人应该有的所有情感,才会长成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孩子的愤怒通常有很深的含义。儿童文学名著《回忆中的玛尼》中,有一段关于主人公安娜发怒的记录,生活在孤儿院的安娜很小就知道要“压抑自己的感情”,因为把不好的情感表露出来,无疑会招来周围人的厌恶。后来安娜被好心的佩格夫妇收养,他们非常爱她,并给予了她最大的尊重和自由,可安娜却因为自己的一件小事冲佩恪夫妇大动肝火。大多数人都不理解安娜的愤怒,觉得她怎么可以对爱她的佩格夫妇乱发睥气。事实上,安娜一直对命运有着深深的怨恨,却只能一直忍着,做出一副“正常”的面孔度日,她对爱她的佩格夫妇开炮,说明压抑的愤怒是多么难以忍耐,也终于有了“安全”的宣泄出口。佩格夫妇没有冷冷地给安娜打上“恶”的标签,觉得她不可以乱发脾气,而是在她爆发这样一次愤怒之后,以此为契机,开始更深地了解她,帮她逐渐驱散心里的怒气。
每一个暴跳如雷的孩子背后,都有一种被父母忽视的,压抑很久的负面情绪,当孩子发脾气时,先让他将怒火发出,而不是一味地教训他,“你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感情”,待他发完火后,以此为契机与他交流,了解愤怒背后的含义。
忍不住要偷拿东西的小孩
让大人痛苦的是,从小他们就非常严厉地教育孩子不可以偷拿别人的东西,可孩子还是会破坏规矩,这点简直让大人匪夷所思!孩子也知道偷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可有时还是抵不住想将一件不属于自己的心仪物品占为己有的欲望。这种偷拿行为的背后往往是孩子某种需求的极度被忽略。
有个小学三年级的男孩,性格很乖,学习很好,一直都是小区里公认的好孩子。有一天男孩的妈妈在他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把玩具手枪,温和的妈妈觉得很惊讶,她从来不给男孩买刀枪之类的玩具,想来这件玩具肯定不是自家小孩的。在妈妈的追问下,男孩承认玩具手枪是没有打招呼从朋友家偷拿回来的。孩子的妈妈意识到,她想教育出一个温文儒雅的儿子,却没想到走过了头,忽略了男孩想要拥有的“野性”,男孩渴望像周围其他的男孩那样玩打打杀杀的游戏。要想成为一个平和的人,小时候反而要玩一些打打杀杀的游戏,捏死一只小虫子也不用指责,他们只有通过这些才能感受到和平是什么、暴力是什么。孩子偷枪的行为是想告诉大人“我的内心渴望一些不温和的、野性的元素”。对于孩子的偷拿行为,如果大人能够敞开心扉,他们是愿意将心里话传达给大人的。
根源性的恶
大多数人都接触过根源性的恶,有一位恶魔说了“悄悄话”,险些让你做出过了分寸、无法挽回的行为,好在关键时刻,你守住了底线。这种根源性的恶有时也会对孩子说悄悄话。世界名著《小妇人》里曾经描述过这种让人脊背发冷的恶。年长的姐姐乔与男友罗礼去看戏,小妹艾美也想去,可乔嫌她碍事,把哭着的艾美扔下就走了,艾美生气了,将乔当成宝贝一样的小说手稿烧了。有一天乔和罗礼去滑冰,冰太薄,罗礼让大家靠岸边滑,乔注意到跟在后面的艾美没听到罗礼的话,任由她向湖中心走去,结果冰裂了,若不是罗礼及时相救,艾美就丢了性命。这种恶便是根源性的恶,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性,大人如何应对这种恶,对孩子今后的人生至关重要。
《小妇人》中妈妈的反应非常值得参考。当乔在妈妈面前晦恨痛哭时,妈妈首先严厉地斥责了她的行为,然后劝她不要伤心了,告诉她这种事情妈妈也做过。此时妈妈不是一个法官,而是作为有着同样体验的长辈在发言,并且坦诚地告诉乔,自己为了改正易怒的性格,花了整整40年,跟恶斗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母亲的鼓励下,乔和妹妹紧紧地抱在一起,恢复了关系。大人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根源恶的恐怖,严厉地斥责,但斥责的同时维护与孩子的关系,不能因此说孩子是坏孩子,简单的排斥会让孩子更容易被根源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