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新形式,丰富集体备课手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前,集体备课的低效现象仍普遍存在。究其原因,“零关注”、“零反思”、“零参与”等诸多根深蒂固的习惯严重束缚了集体备课的手脚。本文试图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构建集体备课量规,集体备课有望走出低效的沼泽,开辟有效的天地。
【关键词】集体备课 低效 有效策略 量规
陈桂生在《“集体备课”辨析》一文(载《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9期)中说:“集体备课不过是备课的一种方式。但由于我国学校中存在教研组这种组织,因而集体备课变成目的就成为可能:把集体备课作为教研组不可或缺的日常工作来做。”这确实是现行集体备课的不自觉状态。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备课组”是“集体备课的组织”,“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的组织”;从划分标准来考虑,备课组是根据年级和学科来形成,如“高一语文备课组”、“高二语文备课组”,而教研组是按学科来划分;从研究对象上把握,前者关注的是集体性地准备课堂教学,而后者研究的是包罗万象的“学科教学”。
一、创新环节,带着问题去备课
通过比较,发现“备课组”在具体行动实践和实际承担功能上的背离,用公式表示为:高一语文备课组+高二语文备课组+高三语文备课组≠高中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备课内容是模糊的,片面的,僵化的。没有扩展到对“具体年级学科的教学”,更谈不上多角度地展开对“课”的集体性反思活动。众所周知,教学实践后的反思是教学智慧的重要来源。而当下的集体备课往往只备课前,对课后的反思,要求是很低的。哪怕集体备课时偶尔提及的反思,往往也只是简单地记录一些教学现象。
当然,每位教师有个人独立的教学见解和教学风格,有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即使身处同一备课组,面对的学生群体和个体也不同,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在统一基础上进行灵活的个性教学。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对青年教师有引领作用,青年教师活跃的思维也能促进集体备课时思维的交流和碰撞,在此基础上营造轻松和谐团结互助的氛围,有利于集体中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集体备课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若部分教师因此惰性日涨,不去独立地思考,只是一味地“克隆”集体备课的结果,结果只能是自己被“集体克隆”了。“集体克隆”的教师再去把鲜活的学生集体克隆。周而复始,交替循环,即使不需要“克隆”时也只会“克隆”了。因此必须转化和改进,沿袭至今的传统集体备课才有望向教研型、思考型的集体备课调整。
二、创新形式,带着问题再备课
近十年来,教育形势在不断变化,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集体备课基本上作为教师备课、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就集体备课的成果如何转化为教师课题的上课方案,目前,大致有四种形式。
一是“主备”,一般来说针对常规课的集体备课,一周一次,一次一人主备,组内共享,主要解决下周教学内容和方式。成果呈现一般来说是“四大宝”:一份“学案”,一份“教案”,一个“PPT”,一套作业。
二是“磨课”,磨课,是指结合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并集中组员智慧,对课堂设计反复推敲以及试讲的过程。一般是针对青年教师开设公开课,在上课之前,由青年教师说课,然后教龄较长的有经验的教师(一般为备课组长和资深教师)进行指导,确定教学过程,不断试讲,不断修改。一个“磨”字道出了其中的反反复复的修改斟酌和教师耗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磨课”是集体备课的继承与延伸,一个老师经历过一次磨课,对教学的诸多要素会产生新的认识和反思。
三是“辩课”,“辩课”是浙江省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叶立新首先提出来的,是在说课、评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的是教师在备课、上课或者说课的基础上,就某一主题或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问题,展开辩论。以加深对教学重点、难点或者热点问题的理解,真正促进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
四是“洗课”,“洗课”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九俊先生首先提出,洗课就是对教案进行再思考――这一过程被杨九俊教授形象地称为“洗课”,就是说像洗菜去除泥沙,淘米去除杂质一样,教师在明确“教什么”的同时,还要明确“不教什么”,学生能做的,教师决不包办。即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经过“洗课”,教师将课后反思的过程置前,减少课堂的“冗余”,还学生以学习空间的自由。
在实践过程中,这四种形式构成了“一主三辅”的格局,即以“主备”为主要形式,以“磨课、辩课、洗课”为辅助形式,磨课、辩课一般来说是针对特定的教学需要而开展的,而“洗课”往往更多运用于集体备课形成的学案和教案之后的“二次备课”之中。
三、创新标准,建立量规思备课
集体备课还必须与个人备课互为补充,对于两种备课方式,一直没有具体可参照的量化的评价标准。历来“考得好就是教得好”,“教得好就是课备得好”。那怎么备好课?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个体备课,奉行拿来主义,不妥!因为优秀者未必肯“赤诚相见”,若优秀者实行毫无保留的“送去主义”,你倒也不敢随意“拿来”,教材、校情、生情都迥异的啊!
所以集体备课时,我的切身感受是迫切需要有一份评价集体备课的量规。这异于备课活动结束后随意性强的主观评价,而是具有标准性、可参照性的规则。宏观上,关注不同地域、不同教学环境下学校间集体备课的巨大差异,调研集体备课的全面状况,把集体备课当做发展教师和学生的双重现象来看,制定出符合语文课程理念的集体备课的评价量规。现实中,宏观领域对集体备课低效现象的薄弱关注、极度忽视,直接导致评价量规作为集体备课的有效“抓手”处于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量规的评价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关系到如何落实,要有操作性和可行性。量规要细化内容,分门别类,搭出框架,理出头绪。初中还是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苏教版还是人教版的教材分析?具体学年抑或学期的课程计划?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是研究课还是活动课?……先从实效出发,解决教师备课中的实际问题,再谈有效,才有可能高效,也才是走出低效泥淖的努力方向。微观上,各校教研组、各学段备课组先结合语文课程的知识,再定位于自己的教材、校情、生情,设计出独一无二的适合自己的集体备课量规。
一旦选定某种评价量规,确定了某种集体备课的组织方式和集体备课内容的呈现方式,集体备课内容便有了基于这种准则的规定性,解决了原先集体备课内容确定的无准则性。备课组长先“整体把握”,个体教师再“个人反思”,备课时“同伴互助”与前辈新秀的“专业引领”……多维度于一体化量规,完善集体备课的管理,明确集体备课的流程、养成良好的集体备课的习惯。这样一来,每位教师对本组的集体备课也会有更多的责任和选择,既避免了集体惰性,也能使集体备课走出低效的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