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隔绝现实:电影形式美学新格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隔绝现实:电影形式美学新格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后现代主义风潮下电影的创作,将“形式”拆分成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形式已经开始决定内容的走向和受欢迎程度,因此对形式美学的探索显然成为电影理论需要探讨的新话题。20世纪90年代后的丹麦电影提供了“隔绝现实”的形式美学新思路,它通过与戏剧、文学、游戏等其他媒介形式的穿越,用表面的假定性破除幻觉、实现间离。在激发观众参与的热情中,一次次将影像寓言引向现实。

[关键词] 形式美学;丹麦电影;陌生化;非现实; 虚拟性

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曾将文学划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这一划分改变了文艺创作中“内容决定形式”的传统思维,将“形式”拆分成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这种提法在当下电影创作中的意义非常明显,后现代主义制造了好莱坞大热门的机械复制神话,现代主义的精雕细琢被拼贴、戏仿、移植和恶搞代替,从这个层面来看,形式已经开始决定内容的走向和受欢迎程度。而日渐被当做文化消费品的理论也需要不断出新,电影工作者被迫变得更有创意,因此对形式美学的探索显然成为一条捷径。

20世纪90年代后的丹麦电影是形式美学新格式的实践先锋:一方面,技术成本的降低、草根英雄的加入促使电影回归到影像记录的本体;另一方面,丹麦电影在艺术创作中是以民族志书写作为内容产品核心的。这两点共同导入的是“真实”美学,它要求电影可以站在更加客观的立场表达思想,打破幻觉主义,回归更为理性的位置。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丹麦电影在形式上的新奇表现是为了凸显其电影的“理性”态度。它“通过各种手段来有意使观众知道舞台不是生活,因而破除了‘唯恐不真’的传统戏剧,走向‘唯恐不假’的状态”①。

一、陌生化的生活:与戏剧穿越

同为时空综合艺术的电影与戏剧是一对亲姊妹,它们以银幕和舞台为载体搬演生活化的文本,彼此提供内容素材,也交流艺术创造力上的经验。丹麦电影的创作显然受到布莱希特戏剧观的影响,以间离打破共鸣的独断地位。布莱希特所提倡的间离效果落点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演员的表演提出要求,演员需要扮演角色、自己和其他角色等多重人格;二是将写实主义下的舞台场景写意化,诸如歌唱、字幕、幻灯等一些与剧情并不相关的手法也被适当加入剧中,使观众与剧情间离开来。长期以来,布氏的理论在“真与假”上的关系被盲目地误读,戏剧形式上的假定性被认为是与现实主义完全对立的。原本是为了提醒观众所看到的是戏剧而非真实生活本身的间离美学,却成了极端割裂现实和艺术的借口。丹麦电影在创作形式上没有简单地落于窠臼,它正确理解了布莱希特的用心,用“不真实”的打断引领观众展开对“真实”的思考。

这种思考的冲动来源于陌生化与生活化的交错。洛特曼曾在文学领域提出两种不同的读者认知模式:“一是普通本文的读者模式……其次,在阅读该小说本文的同时,我们不仅沉浸于小说的世界中,同时也处于本文的世界之外,是现实活动的参与者与实践者。”②在电影欣赏中同样存在这两种模式,一方面我们在封闭严密的情节中架构现实的幻象,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将其等同于现实世界;另一方面,我们在产生移情反应后将其与所处的现实世界进行参照对比,从而提出对角色和剧情的评价。而丹麦电影提供的认知体验是夹杂于以上两者的中间层。在以《狗镇》《曼德勒》为代表的电影中,情节线提供了格蕾丝的生活幻象,观众沉浸在她悲悯的救助行为中和奴隶们愚昧的劳苦生活中,进而联想到真实生活的种种不公,达到鞭笞美国假民主的立意。大多数电影到此为止,以情节剧包裹创作主旨,而事实并未结束。影片中的戏剧装置提醒观众“假定性”的存在:粉笔画的狗突然吠叫,所有的家具都只是图纸,演员在黑漆漆的舞台上表演,一切环境都是不真实的,甚至还带有中国京剧的虚拟性动作。称为戏剧装置,是因为它是传统电影剧情模式的附加体,可以随意拆装,根据安装位置和数量多少的不同,带来的认知体验亦不相同。好比“陌生化与生活化”两种溶液的调和,装置越多、对流畅剧情的阻断越明显、破除幻想引发思考的余地越大、影片的陌生化程度也就越高。

一些国外学者曾指出:“布莱希特成熟的叙事剧理论,并不是要消除共鸣,而是要降低共鸣在戏剧欣赏过程中的作用。”③“降低共鸣”成为通向理性的桥梁,丹麦电影不仅向观众传达情节发展方向,而且鼓励观众自己挖掘该情节发展的其他方向,激发观众参与到用其他方法构建本文的讨论中。与其说在《情悲丽人》《真假老板》《反基督者》等作品中看到的是导演安排的故事,倒不如说是一堆生活流的真实素材。因此,我们无法沉溺于电影所提供的幻景中,而是在本文的复杂化结构中通过批判性的思考实现共鸣。

二、非现实的现实:与小说套嵌

20世纪90年代后的丹麦电影呈现出幽暗、离奇、斑驳的外在情调,自1991年的《欧罗巴》开始,鬼魅的影子便开始闪烁于丹麦电影中。之所以认为其并非恐怖元素的机械加入,是因为它不属于泛恐怖文化的范式,它在本质上应当被划入同样不是开放系统的哥特式小说美学范畴。霍勒┧•沃波尔的《奥特兰托城堡》标志着哥特式小说创作模式的诞生,“哥特式”随即成为18世纪英国小说的重要形式。作为文学形式存在的“哥特式古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既代表18世纪英国社会的哥特式建筑的复兴潮流,又体现了当时作为‘理性主义’对立面的政治观念、思想潮流和文化价值。”④丹麦电影中的哥特式古堡不仅是建筑上的奇诡幽闭,也同样代表“非理性”的多重价值观。《欧罗巴》中的列车、《伯德街小岛》中仅靠软梯支撑的阁楼、《曼德勒》中的独立庄园等虽然形式上更加贴近日常生活的情境,但其仍背负着“古堡”的多重封闭象征意┮濉―它们只反映相应历史阶段的特殊含义。在《曼德勒》庄园里上演的奴隶制、种族歧视、阶级对立、、等行为是罪恶在相对封闭的时空内的集体呈现,并且最终指涉美国奴隶制罪孽的深远影响。

有学者认为哥特式小说是恐怖电影的文学渊源:“恐怖片给人带来的恐惧、绝望、震惊、惊悚的感受……无不来自哥特式小说。”⑤但20世纪90年代后的丹麦电影向哥特式小说的本质更近一步,它不再迷恋于对恐怖元素的叠加,而是从异化的现实主义中获得对真实世界的理性批判。它用幻想式的本文结构疏远剧情中的世界和观众的世界,高度透视地观察人物和情节。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发现:丹麦电影实际上是将“现实”和“非现实”在同一部作品中直接疏离开来,成为极端对立的两部分:剧中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欧罗巴》)、愚昧幼稚的奴隶们(《曼德勒》)、欢庆节日的人群(《》)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人,观众对他们有着较高的认同感;而停尸间里冷冰冰的解剖仪器(《王国》)、沾满鲜血和脑浆的铁锤(《每人一部电影》)、在腿上凿洞牵引磨盘(《反基督者》)这些惊悚的场面与观众的日常经验很远,甚至只出现在梦魇中,“现实”与“非现实”被隔绝开。

事实上,“非现实”是对“现实”的反衬,两者的差异性为观众提供了愉悦的战栗。伯格勒指出:所有现实的描摹都是作者根据其主观矛盾的需要而重组后的“二手货”,是主体内心世界的防卫。⑥这一时期丹麦电影也在积极创造这一双重美感,形式上怪诞之风蔓延,内容上却更为真实可信。因为它不断提醒观众电影不仅是感官娱乐的纯粹接受,也是一种充满乐趣的参与。

三、虚拟性的参与:与游戏内化

谈及艺术形式间的相互借鉴,我们总是刻板地从古老艺术中追根溯源,很少发现新兴媒介的潜在力量。我们更愿意去生搬硬套一些已经被证明得天衣无缝的理论,而不愿去尝试陈述一些初现端倪的新变化。作为与大热门对峙的丹麦电影,有足够的勇气去创造一些新的规则:游戏选单模式以及角色玩家的自我参与认同。和小众传播理论中的准则类似,这些规则是通过持续性的互动得出的,并且已经接受和适应了情势的需求。⑦

丹麦电影中的MMORPG游戏模式在外观上体现为“字幕关卡”的设置。《狗镇》的开篇写到:“共分为九个章节和一篇序”,随即是一张俯览狗镇的地图,地图标明了影片的9个入口,事实上这9个入口无论选择从哪个进入,只会带来9个章节顺序的不同,最终所要实现的结论是相同的。《曼德勒》也设计了“这部电影分开八个章节来讲述”,四辆小汽车在美国版图上移动,穿过路易斯安那州,前往阿拉巴马州寻找新的据点。这跟MMORPG游戏的玩法不谋而合,玩家自由选择游戏的入口,其间经历的游戏场景会根据入口不同而改变,但实际上所有的场景都是相通且必经的。只不过电影导演为观众随机选择了“汤姆森的家”和“阿拉巴马州”作为入口,其本质和游戏初玩者选择关卡的概率是一样的。

基于电影艺术自身强大的移情效应,套用虚拟游戏的实际作用是为了引导玩家/观众的抽离。导演为观众选择了参与通道,在完成逐个任务的过程中会不断用字幕/旁白提醒下一关将至,以至于不可沉溺于本轮的表演中。风靡全球的“魔兽世界”是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游戏提供多个角色供玩家选择,按照既定程序进行角色包装和指令。游戏借助电影化的情节强调内隐身份的认同,而电影借助游戏手段的介入来鼓励观众剥离情节。丹麦电影中经常出现提示性的设计,《肥皂》中连续针对“维罗妮卡的世界”进行了提示:一是维罗妮卡为了报答夏洛特的救命之恩,将会满足她的一个要求;二是维罗妮卡孤独和对自我的仇恨上升到了表面,他的世界被夏洛特击碎;三是维罗妮卡和夏洛特燃起了对彼此的渴望,因为维罗妮卡模糊的性别意识才使得这种渴望充满别样的意味;四是那封被扔进故纸堆的信延迟了维罗妮卡新世界的到来。每一次提示语的出现都带有选择性,每个参与剧情的观众的选择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影片保持了思考的空间,导演的选择不过是逐步建立的“社会化修辞”,观众开始“聆听来自其他言者的呼唤或召唤,这些召唤意图将我们置于一个特定的社会化参照或修辞框架内”⑧。随着网络化传播的普及,其他言者有可能被普通观众所取代,一些人正通过电影社区和网络平台对相应的电影本进一步的修正,这正是以丹麦电影为代表的小众电影的优势所在。

注释:

① 耕耘:《舞台假定性和舞台幻觉》,《戏剧论丛》,1983年第2期。

② 张杰、康澄:《叙事文本的“间离”:陌生化与生活化之间――析洛特曼对〈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

③ 周宪:《布莱希特的诱惑与我们的“误读”》,《戏剧艺术》,1998年第4期。

④ 黄禄善:《哥特式小说:概念与泛化》,《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⑤ 许正林、殷维:《哥特式小说:恐怖电影的文学渊源》,《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

⑥ Edmund Bergler:The Writer and Psychology.Con-necticu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Inc,1985年版,第211-230页。

⑦⑧ [美]马林•C、贝茨:《连续世界的连续修辞:论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中的自我的易变性》,经雷译,《世界电影》,2010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周潇潇(1986― ),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视美学;周吉士(1956― ),男,江苏南京人,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江苏电视台高级编辑,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