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张克纯 用照片说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张克纯 用照片说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BQ:作为一个四川人却跑去拍黄河,你说过这跟你读了张承志的《北方的河》有关,还有别的原因吗?

ZH:我一直对黄河有着很深的感触,想去看一下,2008年我第一次去,到了那个地方之后就很想沿着黄河走一遍。看了张承志的《北方的河》之后我花了大半年去找资料,找这方面的书,他这本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就是一心想去考地质专业,想要上大学。而我在辞职之后也特别想专心做一件事情,这是让我能够出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BQ:你曾拿过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奖,这个奖是相对纯纪实的方向,跟《北流活活》系列完全不同,你是如何转变的?

ZH:2008年地震的时候拍了一张照片《地震中的狗》,当时我在给媒体供稿,刚好美国国家地理在评一个奖,我就拿到了。最早我是两方面都在进行,一方面我会接一些杂志媒体的工作,为了挣钱(笑),另一方面拍这些个人项目,只不过后来偏向个人项目的比重会大一些。

BQ:《北流活活》的拍摄为什么会选择大全景和俯瞰的视角?

ZH:了解黄河的人都知道,黄河离城市比较远,因为会发洪水,只有兰州是全城流过的,其他城市都跟河有一定距离。所以拍摄之初我想避开一些现代化的东西,我2009年先去山东东营的入海口,呆了一个月,拍了很多照片,但是最后我一张都没有选中。因为我发现现实很多东西我没有办法避开掉,所以就做了一些调整,更多关注中国当下现实的一些东西,用我的方式去表达它们。

BQ:拍摄是一气呵成的还是有些需要反复拍好几回?

ZH:某一张照片我会专门去拍,比如一群人游黄河举着像的那一张,那是我第三次去才拍下来的。这个地方是三门峡水库,当时一定要修这个水库,很多人反对,但是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来纪念这个事情,举像。第一年我从网上看到了这个活动的新闻照片,到了发现每一年只有这一天有活动。第二年我过去,但是因为大画幅相机很慢,而岸上几万人围观,我在那里挤着根本就没拍上。所以第三年我专门跑过去,提前一天呆在那拍了一张。为了这一张就跑了好几次。

BQ:除此之外还有专门跑去拍的这种例子么?

ZH:佛像的那个故事很好玩,是一个佛头在一个采煤场里面,背后的山是贺兰山,山里面有个庙。当地人说,有一天一个煤老板做了一个梦,梦见山里金光灿灿的,就决定出家了,他在那修了一个庙做住持。山旁边另外一个山谷里面是很大的一个挖煤场,其他的煤老板捐给他一个90多米高的金身佛像。而这个佛头是因为做坏了,所以还是泥塑的,就摆在马路旁边的煤场里面,不要了。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BQ:你是以怎样的标准筛选照片的?

ZH:用数码相机每天可以拍几百张,但用大画幅相机拍摄肯定不会拍太多,每天拍十几张其实花费已经很大了,差不多100块钱按一下,这样一天就得1000多块钱,还是挺吓人的。我看准一个场景之后先在那转一下,研究好后才下决心拍,所以选择成片的难度要小很多。

BQ:很多评论家认为你的作品具有批判性,表现的是现代化进程给黄河周边的人们带来了苦难,自己怎么看?

ZH:现实的东西没有办法避开,肯定有一些是很明显的存在的,但我主要还是拍人,主要看上去还是大的景观下的一些小人物。我想表达的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大的环境下,我们作为普通人的一个状态。

BQ:这次在阿尔勒得了发现奖,拿到了2.5万欧元的奖金,你想好怎么花了吗?下一个作品是什么?

ZH:这个奖还是挺意外的,因为当初觉得能够去参加展览就可以了。奖金的话,我知道下个项目我可以继续拍了。新的这个作品《山水之间》继续关注中国当下,处在大环境中的人的状态。区别的话,可能黄河是有一个线性,而这个是散点式的。拍摄方法我也是做了一个置换,把我自己换到环境当中,而让环境中的人来做摄影师,来处理最后这一下。关键是想表达得更直接一点,我拍的还是现实的东西,只是会有更直观的表达。

BQ:摄影对于你来说是怎样一件事?

ZH:其实我是个比较内向的人,当我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不太爱说话。摄影是我跟外界说话的一个渠道。很多时候我有一点语言障碍,照片可以帮我讲一些话,虽然现在还讲得不是太清楚,但是这至少是我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