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小学教师绩效管理现状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小学教师绩效管理现状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国家在中小学中设置了绩效工资,进行绩效管理。但目前中小学教师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如政府规范约束不足、绩效体系实施敷衍、绩效考核标准缺乏弹性、绩效管理制度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不平衡、绩效管理过程过于强调领导权威以及教师责任感降低等问题。文章就此提出明确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的目的和内容、注重教师教学技能的发展、绩效考核方式因人而异以及提高对绩效反馈的重视等对策,希望能够促进中小学绩效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进而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绩效考核 现 弊端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a)-0128-03

中小学教师绩效管理的过程是对教师的教育成果以及教育行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的差异最终体现在绩效工资上。公立中小学作为义务制教育范畴内的学校,属于国家事业单位,其职务工资及各项补贴由国家统一制定,但在整个工资体系中,绩效工资是由学校根据每位教师的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的。由于每所学校制定的绩效考核标准不同,使得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学校在绩效考核实施中的情况也存在差异。

1 中小学教师绩效管理现状

经国务院同意,自2009年1月1日起,首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时至今日,该政策实施已有近8年。根据“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情况分析评估研究”得出结论:全国各地在政府的监督下,逐渐加强贯彻落实了绩效工资政策,教师工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规范,但各地仍有差距。

绩效工资跟职称、职务工资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实行绩效工资后,废除原来的职务职称工资。从绩效工资与绩效考核的关联来看,教师工资体系主要由教师的在职时间的长短以及职称评定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辅以日常考勤、加课加班、继续教育成果等方面将教师的绩效考评结果区分出各个层次。

中小学的教师绩效管理在制定上与上述管理方式基本相同,但制定与实施不能混为一谈。绩效考核应该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用注重教师发展性的考评方式,然而随着种种“不公平”现象的发生,许多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以辽宁省某中学实行的绩效管理方式为例:该学校绩效管理以教学成绩为主,对教师的考察包括所在班级纪律如何,成绩如何,班级之间整体排名如何,班级的及格率,学生优秀成绩比率,授课教师所授课程课时是否完整,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教师所教学生之间成绩排名如何等方面,每月对考察的各个方面进行打分并排名,期末时汇总。此外,也存在一些其他加分项目,例如是否发表教学论文,的等级,教研活动中是否承担公开课,是否担任培训教师主讲人等。关于教师津贴的计算和发放部分,教师举办经学校批准的讲座,每次发给讲座津贴100元;教师按规定进行早、晚自习辅导,并到班级认真答疑和治理,每辅导1次早、晚自习发给津贴10元;教师参加由教务科正式排定的监考,每次发给监考津贴10元;职工兼课,每学时发给兼课津贴10元;学校将在教学质量、教书育人、教学治理、第二课堂、实验室建设、教学研究、论文撰写、实习、设计的预备和指导、文体活动的辅导和组织等方面设置一些单项奖,以奖励有突出表现和成绩的人员,其奖金额根据具体情况由校长决定。

2 中小学教师绩效管理方式呈现出的弊端

2.1 政府规范约束不足

教师工资由职务工资、各种补贴以及绩效工资构成,其中职务工资和补贴都是由国家按照规定统一发放,而绩效工资则是由学校自行制定和发放。在对中小学绩效管理方式进行调查时发现,由于绩效工资这一项并未受到严格的管制和约束,因此许多学校对绩效考核并不熟悉也缺乏重视,对于教师出勤或者授课成果等方面的考察往往是应付了事,而政府相关部门的约束力不足则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

2.2 绩效体系实施过程敷衍

某些中小学在绩效管理上往往受到“人情关系”的干扰,大家在做事时讲感情而忽略原则。例如:当某位教师因个人原因迟到早退时,按照规定应扣除一部分绩效工资,但是其余教师往往会选择视而不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都是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于是进行袒护,更何况在大家眼里“只要不影响授课迟到早退也不是什么大事”。最终评定每位教师的绩效时,只会针对教师做出的突出贡献进行奖赏或者是仅对大的错误进行处罚,而忽略掉日常工作中许多小的错误。然而这样最终产生的绩效结果就是不公平、不公正的。甚至于一些学校在绩效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完全忽略了其公开性,并没有完全对每一项奖励和惩罚做出说明,而教师们也没有仔细地查看核对,认为误差数额并不大,不需要计较,于是学校在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往往是敷衍了事。

2.3 绩效考核标准缺乏弹性

在目前所了解到的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绩效考核方式中,绩效考核考察的方面除出勤外,大多重视教师的教学结果,如教师所教学生的成绩、排名如何;担任过几次出题人;或者是教师公开课的成效如何等。这些考察方面均过于死板,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品质。而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的意义在于对被考评者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这类刻板的一味追求结果的考评方式由于弹性的缺乏,很难满足对教师进行全面的考核这一要求,不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有更加正确和确切的认识,阻碍学校教育水平的发展。

2.4 绩效管理制度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不平衡

绩效结果对于被考评者的影响也是决定绩效考核能否顺利实施的一部分原因。在众多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绩效考核制度正面激励和负面激励不平衡的现象。正面激励是指针对教师所做出的出色的教学成果进行奖励、称赞、鼓励等正面的行为;与之相对的负面激励则是指对教师所犯的错误进行惩罚、批评、制止等负面的行为,两者在考核实施中同时发挥作用,才能正确地引导和规范被考评的教师。然而许多中小学在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中都忽略了其中某一项,要么强化正面激励,一味地奖励,要么强化负面激励,批评远远多于赞赏,这样的做法往往会使被考核的教师心理失衡,走向两种极端,洋洋得意或自怨自艾,而无论哪一种都不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从而降低学校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