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运行机理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运行机理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受2014重庆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环境约束下要素集聚、区域创新能力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400048);2014重庆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渝城市群“产城人融合”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14SKH09);2015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课题《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生态创新协同机制研究》)(1501598);2013重庆工商大学科学研究青年博士基金项目《西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生产要素流动机理与整合机制研究》(1351012);2015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区域差异视觉下的“以房养老”推广困境与对策研究》(编号15SKG096)资助

摘 要:本文构建了供给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由以创新动力机制为核心、内生连续机制和外生适应机制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内部连续性指对其路径依赖的影响要素、变迁动力和道路选择。外生适应性指区域在选择新产业过程新产业对本土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的适应度。通过生态创新,实现产业与环境、社会等“五位一体”共生和产业内部耦合如工农复合、生产业,实现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共生性。

关键词:产业生态创新;内生连续机制;外生适应机制;创新动力机制

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1879)最早提出了“共生”(symbiosis)这一概念:共生即不同群体共存于一体,寄生本质上是某种共生方式,但共生关系一定要有一段时间要求,过短时间内的关联并不构成共生关系。本文所涉及到的不同产业间共生分析的是不同产业或产业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的协同联系,通过此类协同关系,一起提升产业或产业内部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利润获取能力,以达到资源节约与环境优化的目标。

一、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基本构架

本文认为,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目标就是产业转型升级与环境规制的共生性。因此构建了由以创新动力机制为核心、内生连续机制和外生适应机制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内部连续性主要是指这个地区产业变迁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其路径依赖的影响要素、变迁动力和道路选择。外生适应性指区域在选择新产业过程新产业对本土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的适应度,主要包括战略适应性、结构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创新动力机制则突出创新在区域产业生态创新过程中的核心作用,通过生态创新,实现产业与环境、社会等“五位一体”共生和产业内部耦合如工农复合、生产业,实现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共生性。

内在动力机制和外部环境共同影响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内产业共生网络的形成。一个地区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产生及深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产业聚集和网络组织等现象,因此,从产业聚集和网络组织的角度来研究产业共生是非常有必要的。除此之外,产业共生网络的产生不但要影响于外部环境,网络本身的内容或结构也会对它产生巨大作用。

二、内生机理: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

1.区域产业生态化的内在演化过程

早在1989年,Frosch等人提出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工业系统的运行模式可模仿生态系统,通过进行循环再循环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创建立共生关系。本文认为产业系统在正这种循环反馈机制中遵循特定路径演化。(1)既定条件。产业生态化的起源及发展通常是以某个好的制度或者区位条件作为起点。(2)启动机制。遵循收益递增原理致使系统的经济活动不停自我加强,进而增强竞争优势并最终形成产业生态系统。(3)形成状态。遵循收益递增及循环积累从而形成分工服务系统。(4)锁定状态。系统逐渐步入衰亡的阶段。

2.传统产业线性发展模式

传统的单向“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使得经济呈现粗放的发展模式,即: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差协调、循环难以及效率低等。我国若按要素的生产率来进行统计,投入数占国家GDP增加额中75%,而效益仅占25%。相比而言,大部分西方国家的GDP增加额50%以上都来自于效益的提高。这种线性经济遵循一种原始的发展模式,即大量开发资源、大规模投入生产、大规模消耗,最终产生大量废弃物,使得资源消耗严重而且使用率严重不高的状况。

3.生态型产业发展模式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道路和相关理论都表明,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发展道路对减少资源使用和废物排放有很大好处。当前,产业生态化的发展面临着两条道路。(1)道路I:由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转变成走生态工业园之路,指的是在物理空间上相邻的许多企业共同享受基础设以及物资、能量的循环利用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共同进步。(2)道路II:从传统的“线性”生产模式到区域副产品循环网络是指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整个区域范围内不同类型的企业,不管是分散的还是聚集的都将在能源、水和材料等方面共同使用,由此建立各种副产品从而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共赢。

三、外生机理:环境适应与结构适应

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外生适应性指因政策或其他原因引进外部产业体系过程中出现的适应性问题,在产业转移和产业链扩展过程中表现特别明显。本文把适应性机制分为环境适应性和结构适应性。

其中,结构适应性反映了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在发展环境变化的背景下,系统结构的重构能力。对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结构适应性机制的揭示,弄清影响产业生态系统结构适应性演化的过程与机理,为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结构优化、升级提供科学依据;环境适应性反映了产业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只有根植于当地生态环境系统的产业系统,才具有较大的生态亲合性,也真正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开展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环境适应性机制研究目的就是诠释产业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寻求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优化路径。实际上,上述2个方面均揭示了城市产业生态创新系统某一方面的适应性演化过程与机理,而产业生态创新系统外生适应性重组最终取决于三者耦合作用而形成的“集体”效应。

四、创新动力机制:物质与能量循环

区域产业生态创新系统是物质流与能量流的循环体系,两者可以多层次循环利用,从而不断降低生态系统的熵值,在耗散结构原理的作用下,达到系统良性循环的目的,该过程主要是通过产业生态系统内部的产业链实现。系统内部的各产业链把各企业生产产品产生的废物应用到其他生产阶段中,使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以实现产业生态创新系统的产业代谢功能。以构建区域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结构为例,循环型农业产业链主要通过生态链实现物质转化和循环利用,完成生态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互动和耦合,生态产业链为其形成基础,生态价值链为其稳定进行的核心,两者间互动和耦合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农业经济总体循环可以以沼气系统为核心,向外连接种植业子循环系统、养殖业子循环系统、种植业―养殖业循环子系统、种植业―加工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循环子系统、养殖业―加工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循环子系统、种养殖业―第三产业(餐饮、休闲、娱乐、观光)循环子系统,实现“接二连三”、“一三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艳冰,赵涛.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区工业共生系统构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5):45-47.

[2]Wong S K S.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Knowledge sharing and green innovati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China[J].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13, 22(5): 321-338.

[3]靳现凯,刘宇.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共生网络生成机理分析[J].生态经济,2011,1(1):21-23.

[4]R.A.Frosch,N.Gallopoulos.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J].Scientific American,1989,261(3):144-152.

[5]张欲非.区域产业生态化系统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12(01).

[6]郭莉,苏敬勤.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生态工业园和区域副产品交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08(17):67-68.

[7]Rehfeld M M, Rennings K, Ziegler A. Integrated product policy and environment product innovations: An empirical analysis[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5, 61: 91-100.

[8]高丽峰,赵丹丹,宋永辉.副产品交换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2005,10(01):34-37.

[9]喜展,隋映辉.基于生命周期的资源型产业创新过程分析于[J].科技管理研究,2010,03(23):12-13.

作者简介:许小苍(1982- ),男,湖南衡阳人,经济学博士,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等;陈琳红(1984- ),女,湖南衡阳人,管理学硕士,重庆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与社会发展;刘俊丽(1992- ),女,湖北荆门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