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自主创新的主要障碍浅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自主创新的主要障碍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代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成败,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盛衰。平庸性目标取向障碍、应试性学习障碍、虚假性学风障碍是目前大学生自主创新所遭遇到的主要障碍。从根本上有针对性地克服目前大学生自主创新所遭遇到的主要障碍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继续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

关键词 大学生;自主创新;主要障碍

中图分类号 C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426(2009)05-0064-03

目前,我国大学已由精英化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大众化教育并不等于平庸化教育。而事实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有明显的平庸化倾向。这表现在一方面大学生人数不断飙升。另一方面我国社会对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旺盛需求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满足;一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大量需要创新型人才的职位却仍虚位以待。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高校目前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大部分称不上是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较弱。不能很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究其造成这一局面的个中原由,当然是多方面的。

一、平庸性目标取向障碍

目标是人们以自身活动为目的的预定设想和安排,它通常指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作出努力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是人们在各种活动中所预期和追求的客观标准在主观上的超前反映,目标作为主观映象是人们对外界(或环境)能满足主观需要的诱因或刺激的反映,它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诱因并引起人们的行动。目标有高尚与平庸之别,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高尚”意为“道德水平高”或“有意义的,不是低级趣味的”;“平庸”则指“寻常而不突出,没有作为;寻常而不高明”。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目标系统是一个由多种目标群集而成的复杂体系,我们把其中的错误目标、自发目标、模糊目标、短浅目标等统归为平庸性目标。国内外的学习实践证明,明确而又合适的目标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有高尚目标的学生,能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努力地学习,并不断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相反,目标平庸者,其学习则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准,甚至使他们的发展进程受到阻碍。

(一)错误目标取向

第一,价值性取向错误。某些大学生在目标追求上,不讲理想,特别是不讲崇高理想。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政治是虚的,理想是远的,权力是硬的,票子是实的。(要)去掉虚的,扔掉远的,抓住硬的,捞到实的”;主张这是一个“告别革命、告别理想、告别崇高”的时代,价值观蜕变十分严重。这部分大学生在思想上表现为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理想模糊,信念丧失。在行为上则体现出重利轻义,重个人轻集体,重索取轻奉献,重现实轻理想的倾向。少数大学生为了保全个人的利益,或眼看别人的利益受到侵犯而无动于衷;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置国家、社会、他人利益于度外,不惜一切手段,甚至出卖灵魂与肉体,损人利己,

第二,片面性取向错误。在学习的定位上,不少学生将知识作为大学学习的唯一目标,且学习内容失衡。“有的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道德品质的修养;有的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忽视人文知识的学习;有的重视英语学习,忽视专业的学习等等。”其实,知识既不足学习的唯一目标,更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是促进生命完满和谐、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知识,不断丰富人的情感,陶冶品性,提高能力,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第三,功利性取向错误。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内容、为人处世的选择上有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特点。有些学生主张奉献与索取并重,认为“等价交换合情合理”;以是否对个人“有用”为尺度,只做那些“有用”的事,只学那些“有用”的学习内容,他们把主要精力只放在将来在工作中能够马上用得着的课程上,而对其他课程特别是基础课程和提高人文素质课程的精力投入不足。有的大学生虽然学习认真刻苦,并承担一些公益事务,但其目的在为奖学金、评优、入党等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有些学生,其求知与为人做事,皆以个人价值的满足及其满足程度的大小作为衡量尺度。这些人重物质价值取向和外在条件发展,忽视精神价值取向和缺乏内在人文精神,严重的甚至招致心理疾患而身心皆损。

(二)自发目标取向

有学者对数千名大学生做过调查,其研究结果发现,虽然没有思考过自身学习目标的人不多(只占6.27%),但不少学生的目标定位较低。有的学生将“为脱离农村”、“为含辛茹苦的父母”、“为享受高档次的生活”、“为争取奖学金,受人称赞”等作为学习目标;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将目标定位在“为就业打基础”、“为考试过关获得文凭”、“考研究生”。他们的目标出于感性,出于自发,出于本能,出于低层次的生存需要,而作为一个固定的长远的崇高目标,他们没有,也不想有。因此,他们时常变更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目标,使目标本身失去了高度理性的牵引和特有的稳定性而流于形式。

(三)模糊目标取向

大学新生当中目标模糊现象较普遍。这些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很少思考“学习是为什么”,以后“要干什么”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系统性。有调查显示。有终身学习计划的仅占24.91%,连短期学习计划都没有的也占18.2%。71.07%的大学生使用电脑主要在娱乐方面(游戏、电影,聊天、音乐等),只有23.82%的学生用于学习(英语、写论文等)上。不少新生自认为已“船到码头车到站”,成为“休闲”一族;睡懒觉、逃课、上网、谈恋爱;课前不预习;课堂不认真听讲;课后不看啦,作业抄袭;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考试中伺机作弊;对考试成绩好坏也抱无所谓态度,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

(四)短浅目标取向

短浅目标取向有三种症候:

第一。没有目标。没有目标的人数占被调查的32.4%,他们认为什么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把学习当被动任务去完成”、“无上进心,只满足于考试及格”,“满足现状,不求高深”,以至于蹉跎宝贵的青春岁月而徒叹奈何。

第二,有目标,但未得到落实。调查发现,46.63%的大学生“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大学四年也有详细的计划,但未能很好地落实”,36.45%的大学生对“人生目标和大学四年的计划曾经想过,但不是很明确,未能很好地落实过”。其中,有的是因为目标大而空,与自身条件相脱离,缺乏相应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措施;有的是因缺乏合理的目标体系,不知如何制定远期、中期、近期目标以及目标之间的相互配合,而使目标流于形式。

第三,目标太多,不知何去何从。有

的新生不是因为没有目标,而是目标太多且易变而迷失方向。这些学生适应能力很强,他们踌躇满志,样样都去尝试:学英语、玩电脑、参加各种社团、应聘学生干部等忙得不亦乐乎。在学习中。有的人云亦云,缺乏主见;有的“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重点甚至本末倒置,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应试性学习障碍

应试即参加考试,亦即应考。众所周知,应试性教育指的是主张以追求考试高分为唯一目标,以把少数学生从多数学生中选为唯一任务,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学校的升学率作为衡量与评价学校工作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的教育质量观。应试性学习是指学生本人将考试视为学习的终极目标,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一切以考试为转移的学习方式。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于我国各高校特别是非重点的一般本专科院校大学生中的应试性学习现象,已呈不容忽视的普遍蔓延之势,它引发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上来自各方人士的大讨论。应试性学习已成为大学生自主创新的一大障碍。

第一,在学习目的上。应试性学习的大学生眼里,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并取得自己所期待的分数。当前各高校的许多大学生,包括很多重点院校的相当一部分学生都纷纷把应付各种考试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对于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他们依该课程考试与否决定对其的重视程度,依次分配时间和精力投入的多寡。因此,几乎所有的大学生,无论其学什么专业,他们在学习英语和计算机两门课程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远高出其他课程的学习。

第二,在学习观念上,应试性学习的大学生视学习为“钻研课本”、“接受知识”、“上课即‘听’课”。学习就是“钻研课本”,也就是消化教材,只盯着课本“钻研”。譬如只看课本做习题,只学习要考的知识,对与课本知识较远的知识和问题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学。学习就是“接受知识”,他们的学习以分数为核心,其学习方式是“听讲1练习――再现”,养成了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以及跟着教师走,跟着标准答案走的思维模式。“上课”即“听课”,部分同学习惯于传统的“老师台上讲、自己台下听”的教学模式,只被动地“听”,而不愿动脑、动手与动口去学习,去思考,去交流。

第三,不少大学生把“一张文凭、多种证书”奉为自己努力追求的重要目标,“一切为了考试”,考试名目已从校内的各种课程考试延伸到社会。据了解,目前有70%以上的大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都忙着考证:各种英语考试、计算机等级、会计资格、教师资格、律师资格等等……盲目考证,付出的不仅是金钱,还有非常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及对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损害。

第四,在对待考试的态度上,部分大学生唯考试是从、唯分散是上。其一,有的大学生已沦为为分散而奋斗的“考分奴”。由于考分已被特殊化为衡量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考分高可获取高额奖学金,可被直接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可得到出国深造的机会……。因此,考试成为这些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中轴,考试是否涉及便是他们选择学习内容的取舍标准。有些人甚至为了考高分。不惜作弊和造假,骗取表彰和荣誉等。其二,有些大学生则认为,只学书本知识、考试能及格即可。他们奉行“59分倒霉,60分万岁,61分浪费”,其学习是按照课表安排,跟随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和进度,亦步亦趋地“被动跟进”。

三、虚假性学风障碍

从目前看,大学生学风总体状况是好的,大部分学生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各高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虚假性学风现象,主要症候有:

(一)学习纪律松懈,自我约束力弱

第一,纪律散漫,不能有效利用时间。上课迟到、早退,不注意听讲。甚至“逃课”的大有人在。其中,逃课在高校是一种司空见惯且屡禁不止的现象,“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是部分大学生的“行为准则”,逃课情况随年级递增。学习纪律松懈,涉及面较宽,不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一些成绩好的学生也在其中。学习观念淡薄。

第二,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诚信意识淡薄。大学校园里,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违纪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学生或借助网络信息,复制加粘贴应付了事;或数人共一课题,由一人动手,其他人皆略加改动甚至照抄上交。此外,考试舞弊、“钱~学”交易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各高校三令五申。采取各种措施严肃考风考纪,加强考试管理,但考试作弊之风仍屡禁不止,不仅其作弊手段与技艺之高超令人惊叹,且考试作弊者人数之众令人瞠目。

(二)刻苦耐劳、拼搏进取的学习精神缺乏

第一,听课不认真。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感兴趣就听,不感兴趣就不听的态度,完全凭兴趣爱好和对教师上课是否有好感而定,课堂上不能持续地认真听课。以一种“上课不记笔记,考前复印笔记,考后就扔笔记”的学习方式对待课堂学习。

第二,读书不系统,不求甚解。学习本无任何捷径可走,只有通过系统的读书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提高。然而,部分大学生的学习以考试为转移,不再系统地读书。他们读书仅浮光掠影式的浏览,甚至只在互联网上“走马观花”。

第三,用心不专一。一部分学生由于兴趣广泛且容易转移,学习往往不能深入;不少学生受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朝三暮四,结果什么都没学会或样样都不精;还有的学生对“锻炼能力”做片面地理解,整天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忙于多个社会兼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

综上所述,平庸性目标取向障碍、应试性学习障碍、虚假性学风障碍是目前大学生自主创新所遭遇到的主要障碍。这些障碍有些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大学生自主创新关系不大,其实不然,它们正是通过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作风、思维方式、理想信念、意志品质、精神状态等主观途径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自主创新活动所必需的目标崇高性与明确性、意志坚定性与顽强性、作风务实性与科学性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上述主要障碍通过主体主观途径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严重窒息了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自主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了大学生社会贡献率的提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因此,从根本上有针对性地克服目前大学生自主创新所遭遇到的主要障碍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继续深化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