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回望石港老戏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回望石港老戏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千年古镇石港,戏曲文化历史悠久,素有“京剧之乡”的美誉。她曾经是南通里河数十个班社一年一度的聚会赛戏之地,有两百多年来从未间断过的票房史,出了一名又一名的戏剧人才。

在石港历史上,有三座专门从事戏曲演出的场所,分别是东岳庙万年台、城隍庙万年台和南关帝庙万年台,戏曲活动年年有之,月月唱之,兴旺而发达。

万年台又名庙台,是庙中永久性的建筑。一般傍庙之山门筑就,坐南朝北,面对庙中正殿诸神。万年台与正殿间有一个吐纳数百乃至千余人的大天井。台下是供人进出的通道。

东岳庙万年台建于唐代,是石港镇最为古老、最大的万年台。唐时,石港已是个人口密集的繁华海港。众多渔民、盐丁迷信生存赖于上苍,时常筹集巨资,演戏筹神,东岳庙万年台应运而生。

光绪末年,张(张謇之兄)主修唐代古刹广慧寺,兼修东岳庙台。修成的万年台后壁为云青色木板壁,台前两根朱柱立于石鼓之上。飞檐重斗,前为垂沿,垂沿两侧有两只尺余长的铜铃,屋顶为双檐六角台,煞是壮观。东岳庙万年台台面大,台下天井能容千余人。该万年台毁于1955年。

城隍庙万年台建于宋乾道中。城隍庙香火旺,是个富庙。万年台上唱神戏还唱卖戏,历代修葺,保存得很好。万年台中正上方有一块横匾,写“古今一局”四个苍遒蓝色大字。整个舞台后壁板上画有一巨型白象,白象背负一桶生机盎然的万年青。左右门楣上分别嵌一块扇面形木板,内中各书“阳春”、“白雪”字样。1940年,驻军张华炳续修了左右耳台,成了和演员化妆、道具间相毗邻的边厢。庙台毁于1958年。

南关帝庙万年台,康熙初建(一说建于明代)。每年五月十三,关王圣诞,又是乡班艺人老郎会开始之日,十番吹打暖寿,敬演关王戏,十分热闹、隆重。万年台后壁为砖质,两侧有拱形小门,保持清初建筑风格。庙台鬼门道,上场门处有一砖砌神龛,内中供奉一木雕老郎神,高一尺左右,小镇上的人们称为“老脸菩萨”。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拆除庙宇在营桥南堍搞地道工事,破坏甚重。至解放初,庙宇连同万年台毁坏殆尽。

旧时,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日起至五月十八日,石港的万人台上更是热闹非凡。

那是一年一度的石港都天庙会,又是南通里河京徽班及下河京徽班艺人的老郎会。自清道光中直至1952年,持续百年之久,是一幅绚丽多姿的戏曲历史长卷。

届时,活动在石港四周百里方圆之内的数十个京徽乡班,全部歇班停演。少则数百名,多则上千名的艺人及其家属,风雨无阻,赶奔石港,敬神祭祖。

老郎会期间,艺人们重新搭班邀人,在南门关帝庙,北门城隍庙,东门东岳庙三座万年台上唱戏:唱对台戏、唱神戏、唱愿戏、唱卖戏。文武昆乱,精彩纷呈,昼夜竞演六日不歇。“五月炎天人若狂,四乡八镇来烧香;行灯赛会连台戏,十八高潮起十三。”正是当年老郎会戏曲活动盛况的生动写照。

1910年,农历五月十八日,北京名角万盏灯与八千红、陈芳甫等来石港东岳庙万年台演卖戏。每张票价一角五分,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大价。大轴是万盏灯主演的梆子戏《阴阳河》,这是一出人鬼同台的神话戏。演出中,万盏红将一个道是无情实有情的女鬼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加上梆子腔哀怨高亢,一咏三叹,令看客回味无穷。

1940年左右的一个五月半,城隍庙里唱一出《保安州》。正当剧中的花得雨要加害彭朋之际,只听得上千观众身后一声吆喝,“洒家来也!”大侠手拿烟杆,拨开众人,一个箭步跃上两米多高的万年台。这种别出心裁的出台和脚下功夫,令观众赞叹不已。这个艺人叫李元生,据说这一招苦练了五年。

直到今天,石港的一些老人还记得1944年的那场戏曲盛会。那时,反清乡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活动在附近的乡班聚会石港,演戏庆贺。农历五月十八午饭过后,金广明的新双福班,杨洪春的联胜班,会同石港昆、徽、京票房――前良友、醒友、良友剧社在城隍庙万年台上唱戏。

这场演出汇集当时里河乡班之精英,演出的剧目有昆曲《卸甲封王》、徽剧《审李七》、京剧《战浦关》等7出大戏。大轴子是良友剧社葛次江、杨谷中师生合演的京剧《北汉王》。演出那天,石港万人空巷,整个场子聚集了两千多观众,喝彩声一阵接着一阵,演出五个小时,观众无一中途离场。

解放后,随着戏改政策的逐步实施,乡班艺人逐一归编剧团,演出、生活诸方面趋于稳定,不便单独来石港烧香演戏。1952年农历五月十八日是石港老郎会的末届年会。那年,来石港参加庙会的只有一个乡班――双福班。

上个世纪50年代末,石港的三座万年台相继损毁殆尽。而后,利群剧场、曙光剧场、人民剧场等新的戏曲演出场所,又在时代的浪潮中开始它们的变迁。

尽管从事戏曲活动的场所不断演变,石港的戏曲文化却薪火相传、经久不息。

1984年建立的石港业余京剧队,如今已发展到30多人,老中青少幼济济一堂,生但净丑角色齐全,文武配套演出。其中有10多人在省市业余京剧大奖赛中获奖。

从1987年至今,石港连续举办了七届戏剧节,被誉为“乡镇戏剧节,石港第一家”。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叔、尚长荣等多次慕名到石港登台献艺。2000年石港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京剧)。

长期以来,石港票友们坚持每周活动大家唱,联谊活动代表唱,展赛活动精英唱,从未间断过。一批批业余京剧传人和名票走进中央电视台,走出国门,多次在各级业余京剧大赛中获奖。

2010年,梅派艺术家李玉芙亲传弟子石港人何晓飞,在第十届“和平杯”京剧票友大赛中荣获金奖,并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十大名票”,江苏仅此一人。

京剧还走入石港小学的课堂,那里的京剧兴趣小组培养了一大批小票友。此外,石港的小飞天少儿艺术培训中心还设有京剧班,为传承京剧艺术而坚持不懈。

如今,在石港,男女老少爱京剧,家家户户唱皮黄是最具特色的文化活动。石港,这座千年古镇,京剧不衰,风华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