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中美文化差异及对英语教学的启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中美文化差异及对英语教学的启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全球化发展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增多,人们发现即使语言相通,交流中还是会不可避免的产生误解和摩擦,而这主要是文化的不同引起的。因此,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的教学,更应该是文化的教学。本文通过分析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来探索其对英语教学启发。

【关键词】中美文化差异 交流方式 价值观 英语教学

通常人们认为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际主要的障碍是语言,只要语言相通,交流就不是问题。但是随着全球化发展,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增多,我们渐渐发现即使语言相通,交流中也常常会产生很多误解甚至是摩擦。语言其实不是单独存在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的交流和思维模式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影响,所以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文化的碰撞。而尽管中国英语教育较为普及,但英语教学更多的还是注重语言本身而忽略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本文以中美两国为例,通过浅析中美两国文化不同,谈谈其对英语教学的启发。

一、中美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括一个国家的知识、信仰、价值和风俗等等。下面就从几个主要方面来阐释中美文化的差异。

1.交流方式。交流是人们传递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首先是语言交流。中国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英语,似乎语言不再是中美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然而,中国的英语教学多注重单词语法的教育,而忽略了具体文化背景下语言的运用。即便是一些看起来意思对等的单词或短语,在两种文化下产生的意象却是截然不同的。例如,上海曾有一家电池品牌叫“白象”,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后来,公司想要打开国际市场,将品牌英文名字就译为“white elephant”,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妥,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后来他们才认识到,尽管“白象”在中文里可以代表纯洁珍贵等美好的意象,但是在英语里却常指“大而无用的东西”,难怪外国消费者不买账。所以翻译不仅是语言上的对等,对文化的无知造成了沟通的障碍。

同时,中国文化强调谦虚含蓄。比如对对方意见持有不同观点时,中国人很少会当面指出,多会曲折迂回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而美国人则会直接提出自己的疑问。美国人类学家霍尔(Edward T.Hall)的高低语境理论能很好的阐释这种不同。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人们喜欢用非直接而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如果要表达不同意或拒绝的时候,很少会直接的说“不”,需要对方意会。相反,美国则属于低语境文化,喜好用坦率直白方式进行沟通。高低语境的不同会给交流带来一定的困难。高语境文化下的人可能会认为低语境一方太过直白,不留情面,让人尴尬,而低语境一方可能会认为高语境文化下的人不够真诚。

其次是非语言交流。在交际过程中,非语言的交际手段同样很重要,它是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手段,而对同样的非语言交流方式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比如沉默。沉默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交流方式,在中国我们常说“沉默是金”。沉默可以理解为思考、顺从、尊敬和接受等等,有时保持沉默也是一种礼貌,是避免冲突的重要手段。而在美国文化中,人们更注重语言的力量。如果在商业谈判中,中方沉默可能是在思考或犹豫中,而美方则会对这样的沉默感到不舒服,认为对方缺少合作的诚意和热情,甚至认为他们是在讨价还价或者是拒绝。

2.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导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而中美价值观的不同也是常常引起摩擦和冲突的根源。价值观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是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区分。个人主义是一种较为松散的社会结构,其中每个人更注重的是自身的价值和需要,更多的强调“我”而不是“我们”。而集体主义则是一种紧密结合的社会组织,强调共同利益,统一性和合作。的利益大于个人利益,重视个体之间的紧密关系。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核心通常被认为是个人主义,而集体主义则是东方文化价值的核心。

其次是权利差距。这是由吉尔特・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提出的用来衡量社会承认机构和组织内权力分配不平等的一种文化尺度,是指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不平等的状况,是各种社会文化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属于权利差距较大的国家,因此有着明确的等级结构,人们尊重服从权威和长辈,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往往是掌握在级别较高的人手中。相反,美国是文化差距较小的国家,人们比较崇尚平等,上下级观念没有那么严格,每个人享有同等的权利。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即便是普通的员工也可以对上级的决定提出自己的质疑。

最后是思维模式。美国人善于分析,比较有逻辑性,他们认为事物只有两种可能性,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美国人思考问题通常先从部分开始,每一部分细节考虑周全构成全局。然而中国人重视和谐和整体,所以思考问题倾向于从整体到局部,先确定大的方针准则比较重要,细节则可以变动协商。中国人不认为事物是由完全对立的两面构成,各个部分都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在思考问题上也常常靠直觉。

上述文化不同就对中美双方交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交流中较为正式的一种情况,即商务谈判为例,这也是中美出现摩擦较大的地方。文化的不同使中美谈判风格截然不同。美国人崇尚直接,注重效率,喜欢公开辩论。受思维模式影响,美国谈判者通常先从细节入手,会将谈判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希望可以一一详细讨论进行解决,谈判者拥有一定决定权。而中方则更注重良好关系的建立,可能会花大量时间进行寒暄应酬,这在美方看来是一种拖延,没有合作的诚意。中国人认为和谐是最主要的,谈判者很少正面与对方产生冲突。他们倾向于先定下合作的大体原则而非强调细节。谈判者的决定权取决于他的级别,很多问题可能不能当场决定而必须请示上级。这些在美方看来都过于拖沓消极。所以如果不能理解这种文化差异,从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仅仅语言相通也不能顺利交流,甚至还会造成误解和最终谈判的失败。

二、对教学的启发

因此,实现中美交流的顺畅,不仅仅是单纯学习语言那么简单。正是由于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才会造成人们在交流中的障碍和误解。所以,英语课堂的教学也不应该是关注于简单的发音单词语法,更应该延伸开来,将文化的学习渗透其中。

首先,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树立文化意识,培养文化敏感性。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语言的教授者,更承载着传递文化,建起沟通桥梁的责任。所以,教师自己应该先转变教学理念,同时将文化意识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其次,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对文化的理解学习不是仅仅靠书本知识,最好的学习是身临其境。对英语课堂来说,也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根据课堂需要放映一些电影或影视作品,看这些作品中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交流能更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不同,也是学习实用英语的好方法。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表演创设情境或展示等多种手段,引起他们对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究文化的不同。

最后,英语教学不仅局限于课堂,也可以延伸到课下。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或鼓励学生自己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文化专题讲座、书友会、英语角等活动,给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环境,甚至可以邀请学校的外国留学生加入,让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去感受文化的不同魅力和文化撞击带来的新鲜体验。

总之,只有认识到了中美文化差异的不同,并将这种不同融入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帮助学生理解以后在交流中遇到的问题,避免可能产生的摩擦,更好的架构起中美交流的桥梁。

参考文献:

[1]Chaney,L.H.& Martin,J.S.Inter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2nd ed).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Pearson Education.2000.

[2]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傅福英.钟平.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信息输入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116-118.

[4]黄济群.浅谈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的冲突[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98-99.

[5]徐锦芬.吴卫平.“静默语”的交际功能及其文化依附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95-98.

作者简介:孙晓兰,女,(1988年-),山东日照人,曲阜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