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代代相传孝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代代相传孝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自古以来就享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赞誉。其中,“孝道”在我国源远流长,孝的理念和品德最被国人看重,也是中华民族世代不息的重要文化血脉。尊老之风醇厚而深远,它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重要的精神力量。

所谓“孝”,就是指孝顺父母。因为,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存的权利,给了我们人生旅途上的第一次启蒙,是他们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成人,是他们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如果说我是一叶扁舟,那么,父母就是一片大海,没有他们的载托,我怎能远航?如果说我是一泓清泉,那么,父母就是一座高山,没有他们的孕育,我又怎么能涓涓流淌?

有人说:“父母便是无私的奉献,全部的给予。”是的,父母对我们倾注了无微不至的关爱,这爱就像紫燕为我们衔来春光,就如涓涓细流滋润我们的心田,就似绿荫为我们遮挡炎日……面对这样无私而伟大的爱,我们也只能用孝心去回报。

在我看来,要想让一个孩子学会孝敬父母,那么,父母首先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学会孝顺,《二十四孝》中提到的“乳姑不怠”的典故就是这样一个世代相传的孝顺父母的故事。也只有这样,孝文化才会被代代相传。当然,行孝也要讲究方法。早在很久以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对此提出了他的看法。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经常听孔子讲孝,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孝子。有一天,他随父亲到地里耕种,一不小心把一棵瓜秧铲断了,父亲见后拿起棍棒就打他。曾参想到老师的教导,就停下脚步,任由父亲的棍棒落到他身上。孔子听说后,非常生气,得知消息的曾参连忙向孔子解释,说自己正是听了老师的教导,才这样做的。于是,孔子语重心长地给他讲了舜帝的故事:舜的父亲是一个瞎子,脾气也不好,但舜非常孝顺他的父亲。当他父亲要使唤他时,他总是能出现在父亲的面前;当父亲想杀他时,他却总能想办法跑得远远的。舜这样做的结果是既没有使他的父亲犯下不行父道的罪责,又没有丧失孝道。曾参猛然醒悟。所以,行孝亦有道。如果不讲究方法,就像是将一张白纸弄满污垢,甚至会贻笑大方。

“孝”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孝”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是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体家庭的形成,父系家长制的确立,“孝”的观念逐渐形成和发展,孝文化就这样代代相传至今。

最后,我想说,孝心无价。富家子弟可以给父母金银珠宝,山珍海味;贫家儿女可以给父母粗茶淡饭,粗布短衣;远游的人常回家看看,聊表孝心;在父母身边的人多些分担,多些关心……让我们都成为充满孝心的人,把中华的“孝”文化传承下去,并将其发扬光大。

(指导教师:任利婷 评委: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