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个体化调养方案对中医体质改变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个体化调养方案对中医体质改变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研究个体化调养方案中医体质变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0~2013年为期3年的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在职医务人员100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制定个体化调养方案。 结果 经过干预后2010年和2013年对比:高知群体体质分类、年龄组体质分类、性别组体质分类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变,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个性化;中医体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 R2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6-011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aftercare program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onstitution changes. Methods 100 in-service medical staff with vice senior titles of our hospital from 2010 to 2013 were collected, and develop individualized aftercare programs afte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CM constitution.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varying changes of the higher-education groups, age groups, gender groups in 2013 comparing with that in 2010. And by t test,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Individuation; TCM constitution; Impact

近十多年来,随着体质学说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体质学说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已经在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中逐渐凸显优势。体质的定义以王琦教授的学说最有代表性,王琦[1,2]认为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性,这种特性决定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本研究对浙江省中医院副高级职称及以上的在职高知医务人员100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制定个体化调养方案,在 2010~2013年为期3年的干预下,对其中医体质变化的情况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在职高知医务人员100人作为研究人群,其中男51人,女49人,男女性别比为1.04,年龄39~65岁,平均51.78岁。

1.2 方法

研究人群填写中医体质辨识表,依据王琦教授的体质九分法[3,4],利用KY3H中医体质辨识产品进行体质评估,建立研究人群的体质档案,在对研究人群进行规范化的体质辨识和健康评估后,根据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可预测不同个体的发病倾向,对不同体质类型提供辨体施治(针灸、按摩、推拿、中药)、辨体施养(情志调摄、起居调摄、膳食调理、运动养生、经络养生)和辨体施护指导方案,实施个体化调养,在此基础上,在2010~2013年对研究人群进行为期3年的健康跟踪和干预,再将干预前后的体质进行对比分析。

1.3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5,6]

中医体质辨识判定标准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9日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本研究自行设计中医体质改变的疗效标准,见表1。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频数分布分析、构成比分析,疾病统计按例数进行,患病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高知群体的体质分布情况

2010年和2013年高知群体体质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气虚质、阳虚质等偏颇体质的人数显著减少(P

2.2 各年龄组高知人群体质类型变化情况

2010年和2013年各年龄组高知人群体质类型变化可以看出:2013年平和质人数的增加是在50以上年龄段,由其他体质类型的体质转变而来;2013年气虚质人数减少的年龄段是在39~49岁和60岁以上两个年龄段,对应这两个年龄段的气虚倾向的人数增加;2013年阳虚质人数减少的年龄段在39~49岁、50~59岁以及60岁以上三个年龄段,对应阳虚倾向增加的年龄段是50~59岁和60岁以上两个年龄段,其他体质类型我们也可以看出相应的变化和转化以及不同体质类型之间的体质转变。见表3。

2.3各性别组高知人群体质变化情况

2010年和2013年分性别组比较高知人群体质变化可以看出:男性组和女性组平和质体质人数都有增加,男性组增加5人,女性组增加3人;男性组气虚质人数减少的幅度大于女性组,男性组减少10人,女性组减少4人,对应男性气虚倾向体质人数幅度的增加大于女性组,男性增加10人,女性增加3人,男性组阳虚质人数减少的幅度和女性组相当,男性组减少10人,女性组减少9人,相对应的阳虚倾向体质人数各增加6人;男性组阴虚质人数增加2人,女性组减少4人,相对应的阴虚倾向体质人数男性组没有增加却减少1人,女性组阴虚倾向体质人数增加3人。其他体质类型如气郁质、湿热质、血瘀质、痰湿质等也有相对应的变化。表明大多数体质类型会在同类型之间转化,只有少数不同类型体质间会相互转化,这也说明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同时具有动态可变性、可调性。见表4。

3 讨论

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为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中医体质研究的专家指出[7,8]:体质是可以调整的。体质既禀成于先天,亦关系于后天。体质的稳定性由相似的遗传背景形成,年龄、性别等因素也可使体质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然而体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个体在生长壮老的生命过程中,由于受环境、精神、营养、锻炼、疾病等内外环境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使体质发生变化。体质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动态可变性。这种特征是体质可调的基础。

药物及有关治疗和调理方法可纠正机体阴阳、气血、津液失衡,是体质可调的实践基础。根据不同体质类型或状态,或益气,或补阴,或温阳,或利湿,或开郁,或疏血,以调整机体的阴阳动静、失衡倾向,体现“以人为本”、“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各种体质偏颇状态者如不注意体质的调理,根据“体病相关”论将发展为疾病状态,及早发现、干预体质的偏颇状态,进行病因预防、临床前期预防、临床预防,实现调质拒邪、调质防病及调质防变,以实践中医“治未病”。所谓“治未病”[9],不仅包括未病先防,也包括欲病早治,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欲病早治疗,即非显性疾病的治疗,注重于“病”的临床前期、先兆症状,重在改善和纠正体质偏颇,消除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张建平[10]在《不治而愈》中说“医生的基本职责首先应该是教会人们如何不得病……”。

本研究对研究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11-13],通过建立体质辨识档案,针对9种体质及相关兼夹体质,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治则,辨体施治,指导其饮食、起居、运动,进行日常养生保健,同时配合中药、药粥、药茶、经络调理达到纠正偏颇体质,使机体阴阳平和,气血舒畅,在对各种体质类型从不同层面(群体、性别组、年龄组)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后,结果显示,医院高级医务人员偏颇体质有了改善,总体体质改善有效率65%,说明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可调性,起到“治未病”作用。本研究从研究人群中医偏颇体质改善和总体健康水平改善两方面验证了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与现代健康管理相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能为中老年人群乃至更大范围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新的依据和思路,同时为我国国情和国民健康状况探索一种新的、更为科学的、全面的健康管理模式[14-16]。

[参考文献]

[1] 王琦. 中医体质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

[2] 王琦. 中医治未病解读[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79-81.

[3] 匡调元. 中医体质病理学[M].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88.

[4] 周盛杰.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健康管理[J]. 中医中药杂志,2011,12(4):35-3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8.

[6] 王琦. 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1.

[7] 吴弥漫. 治未病-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中医防治疾病思想[J]. 新中医,2007,39(5):1.

[8] 杨启富. “治未病”思想在临证中的运用[J]. 四川中医,1997,15(3):16.

[9] 孙达武. “上工治未病”浅识[J]. 中医药导报,2008,14(9):18-21.

[10] 张建平. “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J]. 中国民间疗法,2008,11:57.

[11] 汤军,吕宾. 医务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J]. 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8:102-107.

[12] 汤军,吕宾. 高知医务人员健康体检状况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0):784-785.

[13] 朱文锋. 构建“证素辨证”新体系的意义[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35-142.

[14] 吴静娜,卢建华,王福影,等. 论健康管理的历史和现实[J]. 医学与社会,2008,21(7):31-32.

[15] 张兵,严非,王伟,等. 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几点思考[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8(28):491-492.

[16] 唐妙,姜建国,陆智东.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用的探索[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11(1):136-137.

(收稿日期:201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