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口小乡” 缘何成为 “劳务大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3月初,在广安区2006年度总结表彰会上,崇望乡乡长艾普生从区领导手中接过“劳务开发先进集体”奖牌时,内心激动不已。论人口,崇望乡农业总人口不过1.3万人,只是一个人口小乡,而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该乡劳务输出4695人,实现劳务收入3140万元,人平务工收入达6688元。
一个“人口小乡”缘何成为“劳务大乡”?乡党委书记黄小平一语点破:“这是全乡近年来高度重视劳务经济,将其作为农民增收主要支柱产业来抓的结果。”
走出国门,村民海外挣“洋钱”
近年来,“走出国门务工,远涉重洋挣钱”渐成时尚。然而,祟望乡的许多农民因担心在国外人身安全和
工资得不到保障,语言及生活又不习惯而顾虑重重,起初对政府的宣传鼓动并不买账。
“让干部子女带头出国务工!”2004年3月,合力村村务助理陆绍全率先把儿子送到新加坡的酒店当服务员,当月就寄回务工收入8000元。“哇,不是天方夜谭,出国真的能挣大钱呢!”犹豫观望的村民吃了“定心丸”。第二批外派输出劳务开始时,当初持怀疑态度的自力村村民胡东国抢先报名,选择到毛里求斯当渔工,月收入达4000余元。
“乖乖,一年挣这么多现钱,国外务工就是比国内强!”活生生的现实让村民们的观念彻底转变。2005年2月,在崇望街道开小饭馆的曙光村村民胡义蓉同丈夫一商量,关掉年收入近2万元的餐馆,选择到日本务工,月收入达8000多元,几乎是过去的5倍。
“过去外派劳务指标是无人问津的‘丑闺女’,现在成了农民争夺的‘香饽饽’!”崇望乡劳务办主任程春彦喜形于色。以前乡上得到外派劳务指标时特别为难,怕分不下去白白浪费宝贵的务工指标;现在愁的是农民抢着出国,指标僧多粥少不够分,每次都得想方设法找上级多拿订单。
要想收入高,“体力型”变“智能型”
“感谢乡政府把我送到职业学校培训,让我学到了电焊理论知识!”老观村村民李朝东感激地说道。在成都当焊工的李朝东干活是把好手,但却不懂理论知识,经常为跟同事切磋技术说不明白而苦恼,以至工作多年也没什么长进。2006年9月,李朝东在乡干部的帮助下,进入职业学校扎实学习了3个月理论文化知识,回到厂里迅速成为业务骨干,工资由原来的2000元涨到3000多元。
为实现外出务工人员由“体力型”向“智能型”转变,崇望乡千方百计加大劳务培训力度。该乡规定,凡初中、高中毕业后没有升学的青年,由乡村组织到职业学校接受技能培训。针对村民不相信国家对农民工实行“免费培训、免费吃住、免费就业”的政策,该乡采取统一报销培训车费的办法鼓励村民走进培训课堂。红卫村六组谭小余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培训后,没花一分钱就被安排到深圳工作,一下子就让大伙信服了。
此外,该乡还邀请职业学校教师到乡村现场传授技术。去年底,全乡65名妇女现场接受“家政”知识培训后,今年一开春就有40多人到北京、深圳等地找到了工作。据统计,去年该乡共培训农民工800余人次,其中获得技能等级证书的有96人。许多农民感叹说:“要想收入高,就得从‘体力型’转变为‘智能型’,光靠吃苦下力行不通了!”
解除后顾之忧,农民放心务工
2005年6月,自力村胡东国到毛里求斯当渔工前,因拿不出5000元押金焦急万分。关键时刻,崇望乡领导以个人名义贷款5000元,解决了胡东国的燃眉之急。去年底,胡东国回国后将摇摇欲坠的土墙房改造成一楼一底的小洋楼,他逢人便说:“如果没有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我家哪里过得上这样幸福的生活哦!”
2006年2月,白庙村二组村民郭晓辉到津巴布韦务工后,家里留下两位老人种4口人的地。栽秧时节,村里8名党员干部来到他家,半天功夫就将2亩地插上了秧。郭晓辉得知后,打回越洋电话向村组干部连声道谢。
“你们放心务工,有什么困难我们解决!”这话成了乡干部为务工人员服务的口头禅。他们不仅为务工人员担保贷款和协调资金,还全力以赴解决缺劳户生产及子女就学等后顾之忧。据统计,该乡近3年来共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担保贷款8万余元,解决各种家庭困难100余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