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技能社团的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技能社团的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技能社团的组织建设及开展的“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赛技能”等活动,并将我校护理专业技能社团的建设及取得的成绩作介绍。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 技能社团 护理技能

五年制高职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五年一贯制,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技能型人才是五年制高职校人才培养的突出特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仅依靠第一课堂是不够的,必须不断探寻提升技能的新渠道、新载体。我校护理专业围绕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在第二课堂开设了护理专业技能社团,社团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于校内校外开展“练技能、比技能、赛技能”等多形式社团实践活动,课堂所学的知识、技能在这里得到一定的应用与转化,提高了实践技能,社团成员在国家级、省市级技能大赛上争金夺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我校护理专业技能社团的建设及取得的成绩介绍如下。

一、护理专业技能社团组织管理

学校特别重视对护理系专业社团的领导,实行学校领导层宏观指导、护理系直接管理,学校团委协作管理的机制,在护理系党委的直接指导下成立了“护理系专业社团联合会”,制定了“护理系专业社团管理方法”,作为专业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载体;完善激励机制,制定了“优秀专业社团评比方法”,对表现优秀的专业社团、工作出色的社团负责人、社团成员等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在技能社团内部管理上,制定了“护理专业技能社团章程”,对技能社团及其成员的行为加以规范约束。

加强技能社团骨干队伍的建设。采取招聘、自荐、民主选举相结合的方法,把思想作风过硬、操作能力强,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选拔担任社团负责人,对社团负责人有计划地进行培训,交给社团负责人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开展技能社团活动的基本技能,并定期对负责人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表现好的给予奖励,不足的加以教育、批评甚至撤换。并重视对下一任核心成员的培养,重视技能社团新老成员的衔接和传统的承袭。

把技能社团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学分制是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导,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1]。我校创造性地将专业社团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避免学生途中流失,调动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主动性,对鞭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训练和技能竞赛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技能社团作为选修课开设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技能社团活动与指导教师的指导密切相关,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指导决定了技能社团活动的成效。学校选派有专长和责任心强的专业教师负责技能社团成员的招聘、培训、负责大赛和活动的策划,团委则配合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宣传,并外聘医院能工巧匠一起承担指导工作,指导教师与社团成员商讨制订技能社团活动计划,按计划开展社团活动。我校创造性地将专业社团纳入选修课,既采取了承认指导教师工作量的鼓励性政策,又采取了学期末评选优秀社团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调动了社团指导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给予经费和活动场所的支持。学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决定给予技能社团以专项资金支持,并和教学医院共同签订技能社团合作指导协议,此外,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挪出两间实训室专门作为技能社团校内训练场所。

二、护理专业技能社团设置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技能社团持续而有序在第四至第七学期开设。技能社团设置主要围绕着学期专业课程[2],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第四、五学期开设《护理学基础》课程,该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着重阐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重要的实践性技能训练环节,相应设置“基础护理技能社团”;第五、六学期开设《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专科课程,该类课程目标之一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专科操作技能,相应设置“专科护理技能社团”;学生在学完基护、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课程后,第七学期设置“综合护理技能社团”,以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典型病例为载体,要求社团成员以护理程序工作方法综合运用护理技能对模拟患者实施临床个性化整体护理。技能训练内容从生活护理技能到治疗护理技能再到抢救护理技能,从单项护理技能到综合护理技能,层层推进,使得有志于专业技能提升的学生通过技能社团这一实践平台,在仿真(真实)的职业环境下,在“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赛技能”的氛围下,借助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在学校医院老师共同指导下,强化技能训练,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护理专业技能社团活动开展

1.校内技能活动开展。在学生申请加入技能社团的基础上,经过操作考核确定技能社团成员。社长由上届省级(或国家级、市级)技能大赛获奖者担任,社长将社员分成5组,每组设定一名组长,社长统筹安排训练时间轮转表,中午、两节课后及周六、周日实训室向学生开放。每组组长记录下本组社员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疑惑,反馈给指导老师。校内校外指导老师就学生存在的疑惑共同备课达成共识,校内指导老师每周至少一次下实训室,医院指导老师每两周至少一次下实训室,在示教过程中或请社员完成操作点评过程中解答社员的疑惑。在社员训练过程中巡视,发现薄弱环节,及时手把手地给予纠正。

2.校内技能比赛。每月进行一次校内技能比赛,由校团委负责组织策划、出海报宣传,要求护理系及其他系的同学来观摩学习,由校内资深专业教师担任评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获得者,成绩是评比学期末优秀社员的重要依据,比赛结果后集中进行点评,成绩在校内黑板报宣传栏醒目张贴,在校园网上公告。

3.校外技能比赛。每学期接近期末进行校外技能比赛,比赛场地移到与学校签订技能社团合作指导协议的教学医院,比校内技能比赛要求有所提高,给出临床情景具体案例,进一步锻炼社员适应环境能力、应变能力、灵活运用能力等。由医院资深护师担任评委老师,按照评分标准当场打分,比赛结果后集中进行点评,再次评出一、二、三等奖,成绩予以公示。

4.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技能大赛。校内技能比赛、校外技能比赛的佼佼者再经过层层比赛,作为市级、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的选手,校内校外指导老师共同研究市级、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实施方案,针对选手经过技能社团的训练,操作流程已熟练掌握的现状,重点设计情景案例以提高应变能力和灵活性,强化选手语言形体仪态训练,以提高选手技能大赛的整体应对能力,选手技能在“模式考试―点评―训练”中再次螺旋上升。

5.参与行业活动。技能社团指导老师与市红十字会、120救护中心、市护理学会、教学医院等单位保持密切联系,有序组织学生参与这些单位组织的活动,如听取市红十字会组织的讲座,观摩120救护中心开展的急救培训,参与教学医院组织的“5.12”技能大赛等,这些活动拓展了社团活动场所,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护理专业技能社团取得成效

技能竞赛是贯彻职业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导向[3],也提供了展示院校最高技能水平的舞台。技能大赛的备赛过程常规做法是骨干教师停课单独辅导停课的学生,这种做法扰乱了正常教学秩序,乱调了部分班级课程,被抽调出的学生也耽误了很多常规课程的学生,导致技能竞赛的学生受益面过窄。我校创立的基于提升学生技能的技能社团,通过选修课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组织形式,解决了竞赛与教学相分离的现象,院校合作共同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较高水平的训练,扩大了学生的受益面,依托校内校外搭建的比赛平台,扭转了以往只有极少数学生参与竞赛的局面,且经过多次竞赛出现的优胜者成为省市技能大赛的最终选手,选手们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护理技能大赛上取得金银牌。

社团成员在社团活动过程中提升了技能,任课老师普遍反映参加技能社团的学生课堂上学习更认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操作回示,操作课上能带领全班同学练习操作,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未参加技能社团的学生,同时,报名参加技能社团的学生人数有较大增加,全校“学技能、比技能、赛技能”的热情高涨,学生由传统教学中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可见,技能社团丰富了校园文化,创建了良好学风。

参考文献:

[1]周庆林,王杭贵,胡珍霞.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69-71.

[2]张美娟,顾婷.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社团设置的探讨[J].职业通讯,2012(29):9-11.

[3]梁姗.关于职业技能竞赛促进基层教学策略的构想[J].课外阅读,2012(7):46-47.

本课题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2-2013年度科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五年制高职护理“一体化专业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编号:254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