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追寻“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的价值?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追寻“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的价值?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话式教学”是基于师生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它是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主要教学形式。“对话式教学”强调师生间积极的、真诚的交往活动,是相互启发、相互碰撞思想的过程。“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的实施策略主要体现在优化教学行为、敞亮思维之思、催生交流表达、丰盈课堂生活等方面。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4-0065-04

《现代汉语词典》中指出,“对”的本义是:回答、应答;两者相对、面对;相当、匹配。“话”作为名词,是指话语、言语,作为动词,是指谈论,谈话。对话,就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批判。从语言学的角度上说,按照参与对话的主体和对象来定义,对话可以分为一个人单向语言交流的独白和二人与二人以上参与语言对话。“对话式教学”是基于师生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是师生遵循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数学学习的规律,从事的各种教育学习活动。这里,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场,生态属性的存在使得课堂始终处于“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动态变化发展之中,课堂也随时呈现出师生自由、理想、幸福地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形态。

我以为,“对话式教学”是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主要教学形式。“对话式教学”的本质是师生间积极的、真诚的交往活动,是相互启发,相互碰撞思想的过程,有其不凡的价值。

一、优化教学方式

德国著名学者克林伯格(L.Klingberg)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的标志。”[1]不难发现,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式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一种新颖的教学形态,悄然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生态课堂,使“对话式教学”成为可能。首先,生态课堂注意营造温馨的学习环境。较之传统的数学课堂,生态课堂里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在空间上的“生态位”(座位编排)。不同的座位编排方式,呈现为不同的学习结构,生态课堂的学习结构更加多样灵活,体现为课桌椅的整齐摆放与多元组合的共存。课堂上,数学教师往往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并以有利于师生对话、学生参与为原则,恰当选择课桌椅编排方式,如采用半圆型、U型、椭圆型、马蹄型、T型等等。同时,数学教师上课需要的教、学具,媒体音响等,都会依据教学内容和上课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而且,尽量发挥传统板书、黑板、小卡片的作用,追求低碳的课堂品质。

其次,生态课堂大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常规的数学课堂,教师过多强调预设,学生生成的知识较少。而生态课堂追求有效的小组学习,教师精心预设,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小组内合理进行分工。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保证每个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并采用兵教兵、兵带兵的形式,让学生之间进行对话交流。小组反馈时,教师尽量与更多的学生进行对话,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随时暴露自己数学学习上的想法与困难。教师给学有困难的学生具体指导,帮助不同层次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同时,在对话交流中,不断生成新知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再次,生态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权威的指挥者、领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好伙伴,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发表观点的倾听者。因此,运用“对话式教学”,可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教师依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数学活动经验等,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新知的教学,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二、敞亮思维之思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生态课堂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即各种生态因子)互动的过程。采用“对话式教学”,变课堂中的线流为网络模块式交流,使课堂中每一个生态因子都保持畅通的交流信息渠道,敞亮了师生的思维之思。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搭配中的规律》一课时,课前给学生布置了自学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小红有2件上衣(1件粉色、1件黑色)、3件下装(1条短裤、短裙、裤子)。如果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装穿在一起算一种穿法。那么,小红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有的学生说:先想上衣,粉色上衣可以分别配1条短裤、短裙、裤子,有三种不同的穿法。而黑色上衣同样有三种穿法,所以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有的学生认为:先想下装,短裤可以配粉色上衣或者黑色上衣,所以有两种。因此,3件下装分别配2件上衣,就有6种不同的方法。

此时,教师并没有满足于学生得到的答案,而是围绕结果有效追问:刚才两位同学用上衣配下装,或者用下装配上衣,都得到6种不同的穿法,两位同学在配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有的学生说,他们是有规律的,他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思考(教师随机板书:有序)

这样思考有什么好处呢?学生答:不重复,不遗漏。

教师选择了4位学生的作品展示:

生1: 生2:

生3:粉色上衣配短裤、粉色上衣配短裙、粉色上衣配裤子

黑色上衣配短裤、黑色上衣配短裙、黑色上衣配裤子

对于四种不同的想法,教师要求学生比较:与其它三种相比,第四种符号表示法怎么样?学生很快就发现:用符号表示更简洁。

教师提问:那么,不同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四种方法都是有序思考,有序搭配的。这样,不容易遗漏。教师又抛出问题:如果在刚才基础上,增加一种下装,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可见,学生在《搭配中的规律》学习活动过程中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新知的学习建立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是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和质变。通过预习自学,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监测、自我分析等必要的诊断和反思,从实物演示,到语言叙述、文字表达再到符号化思想渗透,通过课堂展示,自我对话、合作对话、小组对话等随着学习任务的展开而自觉生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着“找规律”而形成一定的共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三、催生交流表达

靳玉乐主编的《对话教学》认为:对话教学就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2]因此,生态课堂中的“对话式教学”能够有效地催生师生的交流表达。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出示例题7.98÷4.2,这个除式怎么算呢?教师建议学生:可以自己探索如何计算,也可以利用下面的三个学习材料(电脑依次出示)来仔细研究。

学习材料一:一块橡皮0.4元,1.2元能买几块?

学习材料二:2里面有几个0.4,你能圈圈看吗?

学习材料三:先口算再回答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继续写下去吗?

1200÷400 120÷40 12÷4

全班学生随即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分组进行练习。我看到学习材料一中,学生通过把元作单位的,转化为用角作单位的,顺利进行了操作演示,得到了1.2元能买3块橡皮。

学习材料二中,学生通过分一分把“1”平均分成了10格,每一格就是0.1,再通过圈一圈,发现了2里面有5个0.4。

学习材料三,学生能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解释,全班交流时,很多学生理解了7.98÷4.2,可以转化为79.8÷42。

我还发现,反馈交流环节,教师针对每一个学习材料,都会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解决这个问题时你是怎么想的,运用了什么策略?请小组观察、比较和交流。于是,对三种不同的学习材料,小组里的学生都在相互启发对话,认真交流着,每个学生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不断地与学生展开对话,帮助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为什么可以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不难发现,“对话式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的交流表达机会,围绕三个有效的学习材料(旧知),教师通过不断展开对话,启迪学生思考,把新知的学习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之下,逐渐逼近新知7.98÷4.2的计算,通过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探究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算理与算法。

四、丰盈课堂生活

当下,不少人呼吁:小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过于单调。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成了知识的奴役,在题海中沉浮。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掌握一些有难度的概念,要学会四则运算,还得掌握一些解决问题必要的策略等等,学生似乎体会不到课堂生活的快乐。其实,“对话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这样的状况。

传统的课堂,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什么单调?因为,学生在课堂里“被听课”、“被学习”现象严重。教师处于强势地位,负责发号施令,今天教什么内容,采取什么方式教,学生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全由教师一人操办,教师站在教的角度来备课、设计学习流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主要任务是静心听讲,练习,被动应答。加上教师很少研究学生,盲目设计重复练习,学生要操作、演算,要完成课内练习、课外大量作业,常常手忙脚乱,晕头转向。无论学习基础如何,学生学习任务一样,考试、检查、评价方式统一,没有选择的机会和权力。因此,课堂上教师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少了,学生缺少机会主动发表观点,缺少时间与同桌或者同伴进行沟通交流,纯粹是被动学习,体会不到数学学习的愉悦之感,更谈不上有成就感和幸福感。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往往敬而远之,缺少精神上的交流,学习就是等待教师告诉,渐渐成为一种负担,枯燥而乏味。

生态课堂改变了课堂活动的形态。采用“对话式教学”,变教师单向的信息输出为师生间真诚的交流互动,倡导学生主动获取新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值得指出的是,“对话式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使有效的问题情境将旧知与新知主动对接,让学生的学习经验自然联结,倡导师生在平等对话中,各自敞开心扉、发表观点,共同摄取创造的经验和智慧,使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相遇的地方。教师在学生自学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进行适时指导,诱发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教师采取各种方式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唤醒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发挥自己的优势。因此,“对话式教学”使学生角色与教师角色的本位得以回归,课堂呈现全新的样式,学生的思维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而不时处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变化之中,师生在对话过程中真正实现生命的和谐共长。

基于这样的思考,生态课堂,给了学生更多施展才华的时空,“对话式教学”给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相遇的地方,数学教学成为一种发现。教师为学而教,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上除了知识的获得,还有情感的沟通。诚如郑金洲所言:对话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与解决教学中发生的问题,以增加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生活质量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1(3).

[2]靳玉乐.对话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