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带上信保这道护身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带上信保这道护身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出口信用保险在多年发展中没有发展起来。却在金融危机下被任务化。随着各地政府力量的介入。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这道护身符如何在金融危机之外的时刻也能发挥作用是各方面都要考虑的问题。

危难中受宠

“虽然我还没有机会得到过赔付,但是我觉得这十几万是值得的,买一个安心。现在没出事总比出了事好,但是一旦出事钱收不回来起码我还可以拿到80%的赔付,能保个本,不像以前一点办法都没有”,浙江绍兴柯桥的李总对记者说,前不久他刚刚参加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绍兴办事处举办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知识讲座。在第二天他就办理了信保。李总的公司曾经在数年前遭遇过一笔数额不小的外商逃款,但是当时由于根本没有实力和精力去国外追讨货款,李总只能自认倒霉,所采取的措施就是避开此商业区域,并且在签单前要求对方多付定金等,但是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不便。“实际上那些都没什么用,都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每次出大货我做的最虔诚的还是拜菩萨”,李总自嘲说。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客户更难伺候。为了接单,不得不冒险。“我以前认为这种事情(收不回来货款)都是全凭个人运气,现在既然知道有这么一个保险,投保买安心也值得”,李总说。

据记者了解,出口信用保险在金融危机后受宠是十分明显的事实。从企业层面说,“遇难”过或者担心遭此一劫的心理促使下会选择某种庇护,而信保提供了这种可能。此外,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出于“保外需”目的而对这一冷落多年的保险给予的极其重视也大大缩短了企业和信保之间的距离。

5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六项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其中一项就是“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该会议同时确定09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为840亿美元,并要求其平均费率要在08年整体平均费率基础上下调30%。

7月2日下午,中国信保总经理透露,1至6月,中国信保实现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承保金额242.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5%。介绍,若840亿美元的承保规模全部实现,将直接拉动500亿美元的出口,带动和保障1Q00多万个与出口相关的重就业岗位,支持出口企业实现利润约达150多亿人民币,拉动GDP0.3个百分点。

显然,从国家层面已经深刻认识到在危机时刻发挥信保作用的重要性。6月3日,中国信保与商务部联合召开《全国出口信用保险工作会议》,同时成立“840”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全公司动员誓师大会。

一个月之后,喜人的数据出台。介绍,6月份中国信保短期险业务实现承保金额8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2.2%,环比增长131.2%;新签保单环比增加了58.4%,是去年同期的2.9倍。1-6月,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承保金额达到242.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5%,并呈现环比逐月加速上升的趋势。

记者从中国信保嘉兴办事处了解到,该办事处2008年累计收到报损案件数量达63件,同比增长90.9%;报损金额高达1347万美元,同比增长2.77倍。到了2009年,截至3月9日,报损案件已达16件,报损金额总计130万美元,而在去年同期,报损案件仅有5件,报损金额仅为77.1万美元。中国信保嘉兴办现今每隔2-3分钟就会响起的客户咨询、沟通电话。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扩散的2008年里,投保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2%,投保企业中有近1/4是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投保的。

危险的外贸

和以前的“香饽饽”地位相比,外贸已经成了一个危险的词汇。这种危险很大程度上来自货款安全的难以确保。当一个个拖欠甚至难以支付货款或者取消订单等故事已经不再只是别人的遭遇,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危险的外贸成为很多从事外贸者的“鸡肋”:为了生存和利润,不得不去继续出口,但是出口意味的风险,哪怕只有一次也许就是灭顶之灾。

新近为媒体爆出的“大案”就是德国零售巨头ARCANDOR破产大连纺织企业受创。6月10日,德国零售巨头ARCANDOR集团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重组。正是由于该集团悠久历史和在服装行业的主导地位,中国的纺织出口企业都以能够拿到ARCANDOR集团下属的广利(QUELLE)和加斯达(KARSTADT)的订单为荣,并且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该集团提出的出运后120天付款的苛刻条件。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提供的信息,该集团在中国目前共有2000多万美元的订单,保守估计,大连企业在该集团项下的出口金额累计将超过400万美元,大连属于“重灾区”之一。大连有超过10家纺织服装出口企业被卷入了这场破产风暴之中,他们的出口未收汇金额最多的超过100万美元,最少的也有10万美元。

据了解,受ARCANDOR集团破产波及的大连纺织出口企业中,有4家出口企业的约170万美元左右的出口业务已经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方面已进入了理赔和追偿程序,企业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获得80%以上的赔偿,剩余部分若追偿成功。有望全额追回。

和这种大公司倒闭破产引发的公众所知的悲惨故事相比,更多从来没有投保意识的中小企业的遭遇都在“沉默中灭亡”。许多企业在遭遇出口果坏账之后并不吱声,“家丑不可外扬”,面对出口坏账,出口企业一般都不敢声张,默默承受。据业内人士介绍,企业之所以采取这一态度,不但是因为害怕影响声誉,更是害怕影响上下游企业以及银行对它的信心。这种情形只会进一步加剧外贸的危险程度。“虽然我不是为了什么贷款,出这种事总归是丢脸,当然不能让别人知道,否则到外面谈生意自己都会觉得别人会看轻自己”,笔者一位多年从事针织外贸的亲戚如此告诉笔者。

据中国信保浙江分公司“2008海外市场信用风险分析会”报告指出,过去5年里,浙江信保承保的出口中,金额报损率平均为1.3%(即每100万美元出口中平均有1.3万美元报损)。然而2008年以来,这一数据不断被刷新,2008年上半年的报损率已达1.6%。尤其是进入去年四季度以后,金额报损率急剧攀升,全年报损率达到2.1%,去年四季度更达到前所未有的3.4%,是2008年平均水平的162%,是过去5年平均水平的2.6倍。而有专业人士指出,这一数据并不是“到此为止”,也许还将往更严重的程度发展。

“即使投了信保,我们也不是什么单都接,有的单,尤其是看起来很有诱惑力的,如果分析风险太大,还是会放弃”,李总表示“有单不敢接”已经是很多企业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李总还表示,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越是欧美的大单越是不敢接,尤其是美国的。几个月前他就拒绝了一单价值500万美元的女装出口业务。目前他投保的反而是南美以及非洲等国家区域的业务,他一来觉得这些国家地区的生意潜力大,多接触客户可以培养基础,另外即使发生意外,

由于本身货值不是很大,损失相对来说就会小许多,在他看来,靠信保开发新区域是“以小博大”的好办法。

此外,出于防控贸易风险的考虑,李总称,宁可不做生意,也坚持三成预付款制度。

为何一直低信保

我国于1988年开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但规模一直很小,20年来对外贸的支持力度,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远没有充分地发挥。在出口如此发达的上海市,信保的投保率居然只有1%。浙江省出口企业的保额总量也仅占总出口额的比例仅占约5%。

按照840亿规模要求,业内人士根据2009年的潜在出口额匡算,今年出口信保的覆盖率可能达到10%。据悉,去年出口信用保险在一般贸易中的覆盖率仅占到3%,而且连续的几年的情况皆如此。如今要突破这个“瓶颈”达到10%的渗透率确实困难。

在国外,信保的投保率远远高于我国这个泱泱出口大国。在欧美,出口信保的投保率一般在20%左右,而法国是40%,就是说所有出口都有信保。

为什么信保“那么好”,以前企业却一直不热衷呢?“我们这中小企业承担不起这种保费的,有时候赚都赚不了那么多”,浙江嘉兴红丽制衣有限公司的业务主管钱丽丽女士告诉记者。多年来,这家只有二十来个工人的小厂一直在进行外贸出口,但是方式非常间接,从接单到出货乃至收款都有“中间人”介入,有时候是挂靠大企业出口。涉及直接出口的,如果是“靠得住”的熟人介绍的单子会毫不犹豫接单,如果是外商自寻上门会要求二成以上的预付款,而对凭直觉觉得不太靠谱的单子绝不冒险。截至目前,该企业还遭遇过拖欠货款,但是还没有收不回货款。对于记者问及有没有考虑过投信保,钱女士表示,知道信保,但一是费率太高,二是还没有周边企业投保,不知道具体效果如何,所以不考虑投保。

信保之困

费率过高确实是横亘在企业和信保之间的大拦路石。过高的出口信用险投保费率,企业难以承受。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平均费率基本上在0.8%-1%之间,对东欧、南美、非洲等风险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平均费率高达3%。如此高的信用险费率使得大部分外贸企业望而却步。尤其是不少外贸公司认为,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国家政策性保险业务,是国家出钱办保险,本来就应该坚持盈亏基本持平的经营原则。我国现行一年期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费率平均为1.5%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平均费率在1%以下。

再考虑到出口信用保险规定的一旦出现保险责任事故,保险公司只负责赔偿承保额的80%~90%左右,外贸公司得自己承担10%-20%左右这一实际。在当前整个世界市场都处于买方市场、外贸出口只有微利的情况下,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费用实在太高。另外,保险机构还规定了许多免责条款,例如,在货物交付承运人时已经或通常能够由货物运输险或其他保险承担的风险引起的损失;由于买方在货物交付承运人前未取得进口许可所引起的损失等等,保险公司都不予以赔偿。如果把这些免责规定给外贸公司将来的索赔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考虑进去,在外贸公司看来,他们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所付出的代价就更高了。

此外,保险业务品种少,承保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这也导致了信保长期以来难以在我国大行其道。目前我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承保原则是采用“统保”方式。所谓“统保”就是要求出口企业就其一定时期或一定区域市场上的所有出口业务都一次性办理出口信用保险。这样做的好处当然很明显,它使出口商的优良业务与较劣业务均纳入保险范围之内,保险机构因此可以将风险分散,对一些风险较大的业务予以承保并可适当降低整个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费率。但外贸公司认为,出口信用保险本来就是政策性保险业务,是为出口企业开拓市场,为从事风险较大的出口业务壮胆撑腰的,自然应该是外贸公司认为有风险或其自身难以辨清风险的业务才需要办理出口信用保险,寻求保险机构的支持。而且,对于外贸公司而言,一些长期客户以及采用信用证付款方式(约占我国出口总额的60%-70%)的出口业务即便不办理出口信用保险,其出口收汇也是相当安全的,为什么还要花费一笔保险费去投保呢?

政府出动

时下,也许企业对信保还并不是那么熟悉,但是相信在出口对经济影响重大的地区,地方政府对信保已经一点都不陌生。由政府联手当地信保公司的各种培训班、知识讲座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各个地方关于信保的承诺也层出不穷。而这一切,固然和严峻的外贸形势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中央已经命令将信保作为“保外需”的重要措施在六项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中,出口信用保险居于首位;并且下达了具体的数额指标:2009年安排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840亿美元,并且费率降低30%。原本具有政策性的信保更加具备了政府性,甚至在地方政府官员的解读中,这种以前也许还没听说过的保险已经成为一种行政命令。

而一些出口重点地区,在国家“命令”之前已经行动起来,例如福建。福建省对2008年11月和12月新签订的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扶持比例,由原有的20%区分不同情况分别提高至40%~60%,其中各设区市承担10%,其余由福建省级财政承担。福建省财政厅还新出台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财政贴息政策,对2008年11月和12月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进行融资的企业予以年贴息率3%的支持,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全额承担。这种扶持力度在国家提升信保重要地位之后仍然在加强。

为“贯彻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精神”,江苏省确定今年全省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盘子”要达到120亿美元浙江省今险年内将出口信用保险规模从去年的42亿美元扩容到143亿美元,支持主要包括三方面,即保费扶持,比例在10%~50%之间;提供信用保单融资,以及对其进行利息补贴;在对买家资信调查方面,给予出口企业一定的费用支持。云南省对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缴纳的保费给予30%的扶持。

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信保的落实在政府方面是绝对有保障的。保险公司也没问题,唯一需要疑虑的是企业买不买帐,看企业家们被邀请到讲座现场接受“洗脑”之后能否在政府的临时紧急措施中实现长远选择。

用好这道护身符

“做好信保是桐昆能够实现外贸快速增长的重要法宝,桐昆的每一笔出口都有信保”,浙江桐昆集团总裁汪建根对记者说。据了解,即使在金融危机影响深刻的2008年,桐昆集团的出口还是增长了214%,由2007年的5000万美元出口值增值1.24亿美元。坚持投入信保,拿汪建根的话来说“可以减少后顾之忧”,业务员在做好风险防范措施之后,万一遇到不可测原因导致无法收回货款,还有80%的“保底”。这种“保底”给企业进军海外市场壮了胆。

投信保也符合桐昆一直强调的“警惕风险”原则,因为在投保的同时,会得到关于国家地区风险程度的提示。“这显然比我们自己判断要专业得多,这一层风险提示其实已经帮我们过滤了一层风险”,汪建根说。

“如果没有投保,万一国外客户恶意不付款了,或者由于破产等原因付不了款,我们最起码可以保证80%的赔付”,汪建根认为,要公司自己出人出钱去国外追债或者聘请律师打官司拿回货款是极其不现实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利润微薄的纺织企业来说。而投保后,出了事可以让保险公司去应付。信保公司在提供国际商账追收服务的同时,还对它的客户企业提出一系列应对建议,包括加强与海外客户的联系,充分利用资信调查、行业内部信息交流、参加展会、拜访客户等方式,跟踪海外客户资信动态等。这些都对桐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当然,桐昆是中国500强企业之一,也是当地最大的企业,所以类似信保费用这种支出属于正常费用,和巨大的产值相比也不是一笔大钱,因此信保得以正常进行。

很多中小企业就没有那么从容。规模小、资金紧张导致不愿投保,不投保导致风险剧增,风险导致悲剧……如此恶性循环,凭“运气”做生意。事实上,信保还有一个重大的利好功能:融资。“鼓励金融机构以保单贷款、出口订单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支持出口企业融资”,和840亿、30%这些敏感数据相比,中央强调的融资功能明显没有受到相应重视。但是不容忽视,这为中小企业的融资也提供一种可能。中小企业要做好的是能够对此业务的熟悉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