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入殓师》谈临终关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入殓师》,一部发人深省的日本现代优秀电影作品,从一个音乐人重新转行成一名殡葬师(中国的称法)的视角去体验各种各样的死亡,重新认识围绕在逝者周围各式各样爱恨交织的人生百态。从人性角度阐述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是东方人对死亡这个刻意回避的问题的一个众生相的体现。当然,影片在委婉的音乐中让逝者最终如愿地实现自己的愿望,从而达到“临终关怀”的状态。这实际是一个已故的状态,对死者来说,这些唯美的场景可能已经体验不到了,只是观众能接受的视觉盛宴罢了。由于其从特殊的视角和态度去阐述一个特殊的人群,获得了当年许多电影大奖,也是社会对人性这个永恒主题的青睐和赞许。
虽然,死亡这个话题是每个人都绕不过去的问题,哪怕就如影片的入殓师说:“死亡不过是一扇门,它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是穿过它,生命得以进入另外一个阶段。”然而这个命题在现实生活中讨论,尤其是在我们国家现有情况下讨论,仍然是沉重的、避讳的。让那些将故状态(濒临死亡)的人在临终时活得有尊严,安详地走完人生,开始另一个新的阶段,恐怕任重道远,艰苦卓绝。要真正体现出临终关怀这门我们国家几乎空白、不成熟的学科是要有勇气去面对现实的。
临终状态的范畴
我国已经步入老年化社会,过去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耄耋之人比比皆是,最终要面对死亡,面对许多生死问题,何况许多致命性疾病,如晚期肿瘤、艾滋病等也同样会遇到这些困境。所以国际上有人认为,生命在三周之内,亦或三个月之内结束,都属于临终状态(也有的学者认为是一年),而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180天预计寿命便属于这种情况。时间的长短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实质性地去实施临终关怀才是关键。
如何进行临终关怀
如何进行临终关怀,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全世界没有统一标准,特别是我国,由于陈旧的“好死不如赖活着”,以及“人死不能复生”的思想根深蒂固,就会出现一些盲目的过度治疗,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顾当事人的想法和情况,无论如何都要拖时间。我们曾经遇到一位很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全身转移,痛苦异常,呼吸困难,平时子女不在身边。当我们发出病危通知后,他的孩子们从国外赶回来就要求气管插管、多路静脉通道打开、放置引流管……总之浑身插了6根管子,告诉我们医护人员要竭尽全力抢救,哪怕多拖一分钟也好。多一分钟,他们做子女的心里就会多安慰一分钟。而与他们谈到是否要运用止痛药减少痛苦时(因为有可能用了吗啡会引起副作用影响生命质量),他们断然拒绝。他们认为只要他活着,觉得他存在,就可以了。至于老人是什么状态,他们不在乎。最后的48小时,老人实际上走的并不轻松,连我们也觉得惋惜。要知道,生命是一个自然过程,我们没有必要去刻意地延长它,也不需要有意地去缩短它,而是让那些面对死亡的人可以安然地面对,安详地逝去,这就是优死的最好体现。
真正的临终关怀是从生理、心理、心灵、社等各方面对那些将故之人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关怀。特别是对那些罹患顽疾至晚期的患者,着重生命质量(当然也包括对家属),以“生理关怀”和“心理关怀”相结合,尊重患者的权利、意愿和人格,让全社会共同参与,也包含了国家的政策,全面的死亡教育,医疗体系的完整和各种制度结构的完善。所以说临终关怀不仅是个医学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
具体实施起来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以下几个方面:
1.以优质护理为中心 当生命已经不可逆转,以治疗为主的治愈计划,就要过渡到以关怀为主的照料性护理,全面优质照顾濒临死亡的人,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各个方面,不再着力于生命的延长,而是以减轻痛苦,提高临终阶段生命质量,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角度去考量。只有提高了优质的护理,那些将故之人才会感到温暖。
2.以舒缓治疗为支持 也就是说对将故之人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控制症状,如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保持较好的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维护心肺肝肾功能正常,维持大小便的通畅等。卧床的人,尽可能不出现褥疮、感染等,这些舒缓治疗(即身心舒服,症状缓解)是姑息治疗的一大重要部分,姑息治疗绝非是放弃治疗,应该成为我们重要的一门学科。
3.以提高生命质量为前提 对于临终阶段的人,必须以这个原则为前提,能舒适、有意义、有尊严、安详、坦然地度过最后的生命阶段,接受死亡的到来,实际上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更是对其的热爱。通过医生、护士、护工、社会工作者等多学科团队服务来完成这个使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4.注重心理护理 消除顾虑和恐惧以及抑郁,可以使人乐观平静,我们(包括亲人、看护者)对这些将故之人要多关心、同情、理解和尊重,照顾他们,解除他们心理上的后顾之忧。尊重他们对生死的选择,这些人才会真正在生命的意义上获得“重生”。
躯体的消失是短暂的,关爱事业的正能量是无限的;人生的长度或许有限,人生的宽度、厚度、深度可以是无限的,这就是我作为医务工作者对临终关怀的真正理解。
(作者每周五上午有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