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邱慈云:市场在哪,机会就在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邱慈云:市场在哪,机会就在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4年农历新年刚过,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宣布与国内最大的封装服务供应商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具有12英寸凸块加工(Bumping)及配套测试能力的合资公司。此举不仅对于中芯国际本身,对于中国整个IC制造产业链布局都夯上了坚实的一环。

3月初,中芯国际公布了其2013年财报,全年实现净利润1.7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7倍,创下历史最好业绩,这是中芯国际连续两年实现盈利,在其成立12年的历史中也属首次。

带领这个芯片巨头走出泥沼的是时隔6年后重新回归的邱慈云。作为中芯建厂元老之一,邱慈云在2001年2005年一直担任中芯的高级运营副总裁。2011年8月,他的强势回归既被视为意外,又被认为是情理之中。

本期《张江新经济》联席主编韩露对话中芯国际CEO邱慈云。现年58岁的邱慈云有近30年的半导体产业经验,外号“711”的他每天工作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将英特尔公司传奇CEO安迪・葛洛夫的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奉为圭臬。

韩露:中芯国际从成立伊始,走过了一段非常曲折的路程,也经历过非常困难的时期,作为创业元老之一,您对这段历史有什么注解?

邱慈云:中芯国际是国内较早成立的半导体企业,当时国内这一产业的基础非常薄弱,我们的创始团队都是抱持着实业报国的一腔热血回国。从无到有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我也很荣幸见证了这段历史。

我们走过一些弯路,但取得的成绩更加令人振奋。时至今日,我们觉得中芯国际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机会――随着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壮大,生态的成熟,包括中芯国际在内的同仁们都站在了一个最佳的“风口”。

韩露:2011年重新回来,很快就帮助中芯扭亏为盈,您对这一成绩的总结是“效率提高”,如果更直白一点是否可以理解为“更加务实”?比如不再一味追求先进工艺,而是更加注重成熟工艺的利用;比如更加重视国内客户的需求;比如不再盲目扩大产能,而是首先最大化利用好现有产能?

邱慈云:在中芯国际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我们在2011年用了三个季度扭亏为盈。在营运上,中芯国际的方针是“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实现效率提升”,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良率,全面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同时,我们也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产能扩充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工艺上,中芯国际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加速追赶国际先进主流工艺的前进步伐;另一方面,大力挖掘成熟工艺领域的特殊制程,发挥差异化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增值服务。

市场战略上,我们对客户采取了多元化策略,在服务好国际大厂的前提下,挖掘大陆客户的增长潜能并保证给予相当比例的产能分配,这样可在市场需求景气波动时实现稳健发展。同时,扶持同业中的关键企业,鼓励国内代工厂、封装厂、设计公司、IP(知识产权)和EDA(电子设计自动化)供应商相互支持,以形成一个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韩露:您对集成电路行业的“军备竞赛”怎么看?

邱慈云:“军备竞赛”是一种投资竞争,比拼的是产能和技术。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发展,工艺特征尺寸不断微缩,研发投资越来越大,建厂投入越来越高,但是作为“第一梯队”的国际巨头们要保持领先优势,就必须持续发展最领先的技术与工艺。这意味着各家需要不断投巨资于技术开发和先进产能。而作为“第二梯队”的企业应该在力所能及的领域寻找机会。比如某些细分市场则为“第二梯队”厂商提供了市场空间,在这些领域的深耕,将会给“第二梯队”厂商带来更多机会,更大的利润空间。

每一家企业都应该按照自身的特点,寻找适合自己的领域深耕,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实现持续成长。中芯国际并不以投资额为衡量指标,而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首要目标。如果中芯要进行投资和扩张,首先要确保这个投资是正确的,其次仍旧是确保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韩露:上月与长电科技的合作,关于其战略意义、对产业的影响等,业界有各种解读,作为事件的主导方,您怎么看此次的双方合作?

邱慈云:中芯国际已实现了连续两年的盈利成长,连创销售收入历史新高。在和客户携手共同迈向新的事业巅峰之时,越来越感觉到在先进工艺技术节点上,12英寸凸块加工(Bumping)已成为代工厂必备的手段,只有一个健全、完整、有效的本地高端产业链,才能全面凸显中芯先进工艺芯片代工的价值,也才能真正有利于客户更好地开拓中国快速增长的芯片市场。为此,中芯国际下定决心,主导发展中段凸块加工生产线,并与国内半导体封测龙头企业江苏长电科技联手,通过两者优势互补,拟在中国建设完整的中后段集成电路产业链,形成中国大陆健全、有效的本地高端芯片加工产业链。我们还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向3D先进封装发展,以配合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此举将进一步提升中芯国际的核心竞争力。

韩露:不久前,中芯晶圆股权投资基金也投入运营,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基金?

邱慈云:中芯晶圆股权投资(上海)有限公司是中芯国际设立的独资投资基金公司,初始到位资金5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母基金,将联合社会资金发起设立众多子基金。通过设立子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共同投资集成电路及相关产业,促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使投资人能够分享集成电路相关产业高速发展成果,同时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

韩露:搜索关键词为“中芯国际”的新闻,除了上述两个,另外一个重大新闻就是关于28纳米制程的进展,这对于未来中芯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邱慈云:我们在去年底宣布28纳米工艺冻结,标志中芯国际已正式进入28纳米工艺时代。目前,我们的28纳米高介电常数金属闸极(HKMG)和28纳米多晶硅(PolySiON)工艺定案已成功完成,并且已进入多项目晶圆(MPW)阶段。

预计28nm制程在2014年底会有少量的销售贡献,在2015年会正式进入量产。该里程碑证明了我们能够为全球IC设计商提供顶尖的技术支持,夯实了我们在移动计算相关IC制造领域中的有利地位。

韩露:集成电路起源于美国,但逐渐有一个“西退东渡”的过程,带动了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近期的韩国更是典范之一,您对这个趋势怎么看?中国能够成为受惠者之一吗?

邱慈云:中国大陆有一个很特别的环境,中国半导体业的机会也在这里。上世纪60~80年代是美国半导体业发展最好的环境,有系统公司、消费电子公司,还有国防工业,这都带动了IDM模式(集成器件制造)的发展。美国现在仍有系统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如苹果公司)。再看其他地方,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也有这样的产业环境,半导体产业发展非常蓬勃,欧洲也是如此。但现在,欧洲和日本半导体产业都式微了,无法持续下去。对于韩国和台湾,其整合的面比较窄,台湾只有电脑公司,没有系统公司,韩国也没有系统公司,只有很好的消费电子公司。

而对于中国大陆来说,现在有很强的系统公司,如华为;也有很强的电脑公司,如联想;还有优秀的消费电子公司,如TCL、海尔等,而且这些公司都处在上升阶段,这会给半导体设计业、制造业带来很多机会,这是当下我们中国大陆的特殊机遇,这在其他地方已经不存在了。

韩露:想把握这个机遇,中国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

邱慈云: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国家应从战略高度上支持集成电路的发展,并借鉴国外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支持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为重点,兼顾相关关键环节,在资金、人才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使一部分重点企业尽快步入世界最先进行列,以此带动全行业的发展进步;

另一方面,我们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家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将相关政策系列化,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注重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韩露:您刚刚获得了本年度的SEMI outstanding EHS achievement Award,请问获得这个奖项的原因,您认为EHS工作对中芯国际的发展带来何种影响?

邱慈云:SEMI outstanding EHS achievement Award是为纪念已故的日本东京电子总裁Akira Inoue 对EHS事业作出的贡献同时增进全球业界对EHS的关注而设立。该奖项表彰了中芯国际在环境保护、工作健康与厂房安全(EHS)方面所做的努力与贡献。

在工业安全方面,中芯国际在过去的三年里百人可记录工伤率持续降低。在2013年,百人可记录工伤率降低到0.01,还在追求更高的标准,已将事故和工伤的目标设定为零。在节能环保方面,中芯国际通过节能项目的实施,节约能源相当于每年3551吨煤,通过安装65套电热水洗式温室效应气体本地处理系统,中芯国际每年减少44473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中芯国际还在上海工厂增加了四套装备系统以减少废磷酸的产生,通过系统每年减少废磷酸排放量达8.6万吨,极大减少了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

韩露:张江是一块创新创业的沃土,有无数的年轻创业者们正在这里奋斗。中芯国际见证了张江的发展,也陪伴着无数创业企业共同成长,您对这些创业者们有什么建议?

邱慈云:张江是一个高科技的创业园区,很多企业都是互联网经济领域的创业实践,这与中芯国际有很大区别。我们是制造企业,注重的是传承;而新经济领域的创业,关注的则是颠覆。但大道至简,有两点是共通的,就是脚踏实地和注重细节,成功没有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