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六“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现激情和个性,知道自己是课堂的主体、主人、主角,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机。学生有了探求内部真理与获取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它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有效的作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就能愉快地探索。本文结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一课的教学,谈谈笔者的点滴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9-0048
一、导入要生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导入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及导入活动,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如“三角形内角和”的引入部分,笔者是这样设计的:1. 各种展示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2. 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3. 各组任意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4. 各组交叉尝试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5. 各组介绍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在各种不同的观点中学生自然产生“探个究竟”的兴趣。
二、探究要激趣
产生兴趣的课堂导入是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那成功之路,算是行了一半。因此,在新课探究中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恰到好处地诱导,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魅力,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探究的动机。比如“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在导出课题后,接着各种动手做实验:1. 把各组手里的三个三角形(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再分别把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2. 哪组能发现其中的“奥秘”。3. 各组展示实验成功的报告并介绍。这时,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思考的涟漪,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发言争先恐后。
三、总结要引趣
教师提出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更能引起学生见疑生趣,产生有趣解疑的求知欲和求成心。比如“三角形内角和”在探究新知结束后,教师这样设疑和引导:
师:同时展示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很小的三角形。设疑: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师: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一个小三角形。设疑:它的(指均分后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有的答90°,有的180°。
师:理由?
师:把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
师:究竟谁对呢?
生1:180°,因为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了,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180°。
生2 :我发现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拼接在一起的两条边上的两个角没有了,就比原来两个三角形少180°,所以大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不是360°。
这样的层层设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波澜起伏,学生完全卷入到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的交流互动式的学习活动过程中。
四、巩固要有趣
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设计不好,往往被呆板的练习形式、乏味的练习内容所代替,把学生学习新知识中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无情湮没,学生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扼杀和抑制。因此,课堂练习要设计得精彩有趣、丰富多样。
1. 练习形式层次性。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每个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中在运用规律解题时,先已知两角求第三角;再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锐角求另一角,感知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之和是90°;最后已知三角形的一角,且另两角相等,求另两角的度数,或已知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均相等,求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这样的设计,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没有枯燥乏味之感,不断掀起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潮。
2. 练习形式要科学性和趣味性。布鲁纳说过:“学习的刺激,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比如,本课在完成基本题后,让学生尝试自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其中两个内角都是直角。这样学生就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五、课堂要留趣
一节课的后半节,是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时段,灵活地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游戏,不仅可以使大脑得到适当休息,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课业结束趣犹在”的效果。一次在本课结束时,笔者设计了一道抢答题:课件展示――把图片截去一部分,(每次只截一次)要使剩下图形的内角和是180°,有几种截法?”,每个学生多是能截出几种,到后来知道截法可以有无数种,感到是“一大发现”。最后引导他们:“一大发现”的是尽管截法有无数种,但剩下的图形的种类只有一种,因为内角和是180°的图形只能是三角形。这样练习设计,学生在探索中不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
六、教学评价要增趣
“评”是指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表现、展示、答问或作业的口头或书面评价。数学课本本身因其感彩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如果数学教师能在教学活动中语言、语速、语调和语气上风趣一些,幽默一些,对学生的答问、作业的评价上恰当地赋予一点情感味,那么,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增添妙趣,乐学而不疲。例如在本课教学中,在学生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特征时,笔者立即表扬,“你真棒,你是咱班目前第一个发现真理的数学家”;又如学生发现了另外一种证明三角形的方法时,笔者对他说,“你真聪明。”;在学生解题终于成功时,笔者又说:“祝贺你,成功了”等等,用欣赏和激励性的语言用以激发学生的求成心。另外,在对待学生作业中有困难的同学,笔者总是用一些深情地惋惜语。如“差一点就对了”、“想得不错,但是……”、“没关系再说一次”、“下次肯定会更好”……这些尊重、企盼、惋惜的用语对学困来说,作用不仅是情感上的补偿而且是心理上的调整,这样他们在学习数学的探索中,变无趣为有趣,变有趣为兴趣,变兴趣为乐趣。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实际,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教法、学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果。
(作者单位:广西崇左市扶绥县东罗镇中心小学 53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