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泛在学习环境下任务型自主写作教学模式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泛在学习环境下任务型自主写作教学模式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泛在学习环境有效解决传统写作教学中习作存档、发表与批改滞后等系列问题,但信息泛滥也易使学生出现“网络迷航”,教师可以通过班刊的制作将网络与传统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在任务的建构与完成中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关键词:泛在学习;任务型教学;自主写作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移动智能终端的普适,人们的学习方式正经历数字化学习到泛化学习的转变,学习者将不受时空的局限,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意通过身边的任何计算设备获得任何他想获得的学习资源,开展学习活动,享受无所不在的学习服务。泛在学习环境以其永在性、可获得性、即时f生和交互性,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开放的堪称完美的学习环境。但学习是一种需要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目标性往往决定着学习的方向与成效。对于大多数初学者而言,资源的随意获得性也可能演变成信息的泛滥与过剩,从而消耗学习者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学习者身处泛在环境正如孤舟泛于无灯塔之大海,茫茫然不知所之。因此,泛在学习环境下教师应注重学习主体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建构一个可以交互的有意义的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方向、有目标,学习过程可控可期。本文结合本人从2008-2016年间在写作教学中推行的一系列教改实践,从最初四年的纯网络(博客圈)平台教改,到2012年开始引入课程杂志的编辑,我发现泛在学习环境下,通过任务型教学法能显著改观单纯网络教学的单一性和不可控性,也能更有效地配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

泛在学习背景下传统写作教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许多诸如习作的存档、发表、批改滞后等在传统写作教学模式下难以克服的难题在泛在学习环境中都迎刃而解。学生习作的发表与出版,作为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最有效方式,一直是传统写作教学的瓶颈,而泛在学习环境下,包括博客、微信、QQ等各种自媒体平台上却可以轻松实现习作的存档、出版、多向互评等多种功能,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教学专用班级圈,用以布置作业、即时点评、推选佳作、拓展资料等日常教学的管理。但泛在学习环境也给传统写作教学提出了挑战,学生立身于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里瞎子摸象,必须对学习者辅以自我领导路径的训练,让其在任务的建构与完成中沿着既定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路径前行,而不至于在泛在学习背景下“网络迷航”。

任务型教学法诞生于1983年,是指语言教学中师生不再以“传授知识一反复练习”的模式获取语言技能,而是组建一些与现实世界有某种联系的有意义的任务与活动,师生利用语言工具在完成这些任务与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该语言的各项技能。任务型教学法现已成为世界流行的语言教学途径之一,该教学法从英语语境中引进过来,很快在国内的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写作教学)中风靡。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法,值得汉语写作教学从中借鉴并以之实践。

一、任务前阶段的目标展望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实施中大体有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任务环和任务后的语言聚焦。任务的设置直接关系着整个教学环节的展开与成效,研究表明任务的设置要考虑四个原则:(1)意义的表达占首要地位;(2)与现实世界有某种联系;(3)任务的完成优于语言表达;(4)任务执行的质量评估以任务完成结果为依据。传统写作教学内容易出现“假大空”的现象,脱离学生现实生活。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完成本身就是学习过程,写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运作班级公众号和制作一本班级刊物来完成课程所需的写作实践练习就是典型的情境式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线上与线下之间可以构成一个矩形关系图(如下),教师在整个任务中只起监管与指导作用,学生是整个活动的行动主体。

任务前阶段首先要求每个学生一周内在微信平台(QQ空间、新浪微博等)完成个人公众订阅号的开通。并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管理,5-10人一M,每组设组长,班内设执行总编辑一名,负责统筹管理。组长是编辑组的核心成员,负责杂志的统稿、排版以及公众号的日常打理。执行总编负责班级公众号的新建,编辑组轮岗进行平台内容更新,以完成每日1-2篇原创作品和2-3篇转载文章的选编。教师主要管理执行总编辑和各组组长,定期检查公众号里的文章,定期推送拓展资料。第一次教改实验应先找准一个班刊的设计样本,如《读者》一样的A4大小,还是《初中生》一样的A5大小,以便学生的摹仿。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预设整个学期的写作任务量,如要求学生在网络空间上要完成至少10篇以上文章,期末将从中遴选出1-2篇精品,汇编成纸质版的课程杂志印刷出版。

二、任务环的实施关键

任务环的实施过程要坚持任务完成为至上原则,尤其对于学生的网络原创不要过于追求语言表达上的细节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言之有物”的创作。

泛在环境下学生的线上写作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引导:第一,鼓励学生至少做到每周更新内容,班级圈内要求每日更新内容;第二,教师要按课程内容编排主题征文,引导学生与课程内容大致同步的创作方向,做到学以致用;第三,定期推送有价值的拓展阅读资料,延伸课程内容。好的推送文可以在班级圈群里展开二次讨论,形成二次写作。教师可周期性推送与写作有关的主题文章和订阅号,拓展学生视野。如讲授散文一节,我推送有声版伍尔芙的《读书心得》;小说一节,我向学生介绍凤凰网旗下的有奖征文平台“有故事的人”和上海大学的“翼书网”,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推送到更广阔的平台。

学生原创作品是整个教改活动的基石与成果,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对此要尤为鼓励。不同于传统写作教学对学生习作精而少的批改,任务型教学中一定要坚持任务完成为至上原则,即学生完成指定的写作量即可获得嘉奖,不可过于追求语言表达上的细节问题,以免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要相信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达到一定量后会自然而然的提升,线上写作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养成言说日常生活与自我思考的表达习惯。对原创作品可以采取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的互评互转,这是对原创作者极大的鼓励,激励他们继续写下去。

然而,我坏耐络平台效果有限,如果配合纸质版的课程杂志将网络与传统课堂的内容结合起来,就会事半功倍。泛在环境下学生的网络创作教师很难全程跟踪,学生有时会偷懒,有时会被网络上其他信息所吸引。从2008-2012年中我们采用教学博客圈的实验结果发现,纯网络平台实验对写好者最有效,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从教学博客开通之日起,一学期能写50篇以上文章,课程结束后能坚持写作,到大四发现其原创日志篇目达300篇以上。而对一般学生而言,日志篇数只会稍微超过教师要求的10篇,而且课程结束后日志就会停止更新。自2012年采用课程杂志收录学生网络写作中的精品后,收效更为明显。

从线上到线下,只多了排版打印这道形式上的工序,但纸质版的精致化过程却让学生在编辑自己的习作时不自觉地会重新完善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还会提出一些建议,这个从线上到线下、由快到慢的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定期(1-2周)让学生将原创作品中比较满意的篇目打印出来,鼓励各自排版,美观而且方便后期编辑时的选文分拆,直接按组收集并用文件夹加一页彩色封面装订,就是一本精美杂志的雏形。(2)分组轮阅。学生互评时可按喜欢程度将作品标志为A-5A,细节上可圈优秀句段,标注语法错误,也可写评语。并将有代表性的佳作和有争议的作品推送给教师评点。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教师习作评阅的效率。(3)教师抽阅,课程同步点评有代表f生的作品。(4)遴选佳作。每个学生汇总自己得A数较多的1-3篇作品,参与班刊杂志的选稿工作,最终选出1-2篇排版印刷。(5)排版。纸质版杂志的排版可利用WORD软件2010以上版本实现,完成后再转换成PDF保存。此处可分组进行,但要注意排版风格的统一性。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分割排版,一般5-10页排成一个文档,以便后期的修改校订。(6)最后交由打印社输出。

这一纸质化过程对于快餐式的网络写作有一个回炉作用,学生在完成一本精美杂志制作的任务过程中,通过自查与他评的打磨,文章在语言表达上精益求精。班里一些在其他科目上交作业敷衍了事的学生也能文责自负,极少拖拉。而编辑组的学生往往通过此活动具备了独立制作内刊的能力。

三、任务后阶段的总结与反思

任务后阶段主要是语言的聚焦,针对语文学科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无论网络平台的写作还是杂志的制作,主要是课余时间学生自主完成,课内主要是情境式的片断写作,教师在课内主要是分析和布置任务。

由于我们的实验是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网络平台上侧重于量的突破,让学生多写。线下纸质版是网络写作的修正与完善,侧重作品质的打磨。纸质杂志印刷完成后,应要求编辑组学生编写《编辑指南》,主体部分可采用对话体形式编写,这既是本届学生的查漏补缺,又可作为下一届学生编排杂志的经验指南。

在汉语写作教学里,任务型教学法尚处于实验阶段。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主张在“用中学”,并通过用语言完成真实环境中的一些任务来达到学习该语言的效果。泛在环境下,利用网络平台与内刊杂志辅助写作教学是提升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