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诊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契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诊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契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内涵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在迈入优质校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任务。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简称“诊改”)正好迎合了优质校建设的需要,通过诊改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根据前期的调查,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的诊改的途径:加强高职院校整个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包括发展理念、组织机构、运行体制等);优化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重点是教师选拔和考核、教师培训和激励、“双师型”教师建设);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概括起来就是以上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诊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契机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发展,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2016年10月28日,以“质量、开放、融合”为主体的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在昌召开,在此次会上,众多专家和校长,再次把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做关注焦点。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内涵

近几年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理论界,“内涵建设”都是一个热词,这说明内涵建设正在更广泛地被社会认可和接受,但是到目前,对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的含义是各说各有理,有的甚至在内涵建设的圈外打转,借题发挥,并不能抓住其核心,因此,有必要厘清“内涵建设”这个概念的内涵,使之避免成为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一个空口号。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使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决不能简单归于某一项所谓的“核心”或者“关键”。

1.结构布局、质量特色、办学效益是内涵建设的内在要素

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教育特色。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持久性和发展性特点。高等职业院校只有形成了自己发展的特色,才能在同行竞争中凸现自身的价值,保持永不衰竭的生机和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公益性逐渐演变为公益性中包含特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且这些价值已经作为社会对高职院校衡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高职院校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办学的同事,不得不考虑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内在要素。

2.专业建设、师资实训、运行体制是内涵建设的载体要素

高校建O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学校的运行体制。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提出“加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凝练专业方向、改善实训条件、深化教学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这为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明确了方向和任务,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这无疑彰显了专业建设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通过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运行体制等作为依托和载体,才能有效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3.人才培养质量、产学研结合、社会服务和对外交流合作是内涵建设的功能要素

高校内涵建设的最终体现是人才的质量、社产学研的结合以及社会的评价和对外的交流。每年教育部都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该报告将会整体战线本年度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整个质量状况,为下年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参考依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深高等职业院校需要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新型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迫使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已经成为其内涵建设的必然。

二、诊断与改进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契机

在经过示范建设、骨干建设后,许多高职院校已经走上内涵式发展之路,后期的再发展已成为各高职院校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诊改的过程涵盖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全部要素,因此,高职院校诊改的过程就是其内涵建设提升和完善契机,以此成为优质院校。

1.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机制诊改是内涵建设的首要点

内涵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学校的整个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诊改通知”明确提出,理顺工作机制。坚持“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形成基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断与改进、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保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打造专业群建设,专业建设高校教学的核心,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和课程,从而才能真正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

2.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诊改是内涵建设的着力点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围绕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健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的中间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主导地位。前面所讲专业课程的建设最终要依托教师的教育教学。可以通过“高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平台”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诊改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还制定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指南(试行)”等指导性的文件,目的就是要促使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的社会所需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时,坚持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品德修养相统一,加强文化艺术类课程建设,完善人格修养,培育学生诚实守信、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高职学生才能真正地融入社会。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的优质院校建设,为高职院校的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纵观其要求和标准,最终还是体现在内涵的建设。诊改恰好从内涵建设的几个要素着手,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以此促使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上的不足,从而达到实现优质校的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借诊改的契机,是学校的内涵建设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程毓.高职学生日常行为的偏差及应对的方式方法【J】.新时代教育.2014(02).

[2]赵居礼.浅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J】.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

注:本文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2016年立项课题“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途径探析”(课题编号:GZYLX201607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