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互动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小学数学互动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互动的课堂,应当是开放的、真实的、多维的。它应当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一种多元的对话过程,它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充满智慧和挑战的课堂。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教师就要善于明确互动目标,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增强互动的有效性;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机制,让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利用实际生活经验,创设情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善于互动交流,从而使互动教学真正有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对话机制;小组合作

互动教学对小学数学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所谓互动教学有师生间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不是对教师提出的“是不是”“对不对”的回答,而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深度思索、思考来进行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实施互动教学呢?

一、明确互动目标,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增强互动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重视互动的作用是必要的,但互动一定要讲究有效性。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并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善于因势利导。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和特点,利用并调动其积极因素,循循善诱,使他们扬长避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举一反三,让学生有思考、检验、创新的过程,而不应该包办代替直接给予结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学到僵硬的技能,而缺乏探究创新的过程。例如:在“认识角”的探究中,学生在初步认识角之后,教师出示一个固定的角,然后让学自主展示一个比它大的或小的角,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交叉口有关,与角的两边的长度无关”的结论。

第二,善于随机应变。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及程式化,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和特点,从而找到恰当的应对手段。”教师随机应变能力的快与慢,是教育机智的体现,也是教学艺术的表现。

第三,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教师要讲究教育的科学性、严肃性,在教育学生和处理问题时,要善于选择恰如其分的处理方法,善于批评与表扬、惩罚与奖励。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机制,让学生主动参与互动

现代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过程,这种活动过程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那种教师权威式的讲解与“独白式”的传授不可能产生行之有效的互动。课堂有效的互动需要宽松的外部条件和良好的心理环境作支持。因此,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机制是课堂有效互动的基础。所谓的平等和谐的对话,应当是人人参与,包括良好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这种对话应当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才能做到思想和思想的融和,并且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反馈,才能产生新知,这样才能会被学生主动地接受。反之,如果这种对话是带有压抑的心情或是地位上的不平等,学生体会不到宽松的环境,那么学生便不能完全打开自己的心扉,释放自己的情感,这样的互动是达不到境界的。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多一些尊重,多一些赞赏,多一些鼓励,就能让平等和谐的走进课堂。

三、利用实际生活经验,创设情景教学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让他们自信的学习,往往就需要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简单例子来说明教学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学会利用生活经验,形成“生活经验教材化,教材理论实践化”的教学策略。要学会深入浅出地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比如在“人民币的认识和兑换”教学过程中,摈弃以往只在书面上抽象而机械的写价格或兑换,而是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些仿真人民币的学具,组织每位学生课前准备一些销售物品并标好价格,在班级中创设仿真购物情景,在遇到实际困难时,提炼出有共性、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再进行集体的有效指导,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教学问题,也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知识。这样学生自然就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也达到了课堂教学互动,并传递知识的课堂效果。

四、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善于互动交流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及交流能力。那么,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教师要大胆放手,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信学生能通过动脑、动眼、动口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我们教师要深入到各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和讨论交流的中心问题,达到交流的和谐、有效。即引导学生在倾听他人交流的同时,学会客观地分析、辩证地思考。经常问自己:他的意见正确吗?为什么?如果有不同意见又该如何补充?使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如笔者在教学“统计”时,在每组的小盒子里准备了一些水果卡片和白纸,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贴一贴,怎样使大家一眼就看出哪种卡片最多? 看哪个小组办法好!(这样,学生很快积极投入到了小组活动中,几分钟后各小组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就展示出来。)

师:请同学们评一评,哪个小组的方法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什么卡片最多?

生1:我认为第3组和第4组的方法好,因为他们一排一排排得很整齐,特别是开始的部分都对齐了。

生2:我觉得第3组的不如第4组的方法好,第3组竖着虽然排齐了,可横着排得不齐。

生3:第4组横着排齐了,竖着也排齐了,不用数就能看出来,谁排得长,谁就最多。

师:(鼓励)你们争论时所表现出来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真让老师佩服。第4组贴的时候,不仅开始的部分对齐了,上下的卡片和左右的卡片都对齐了,这样我们不用数就能一眼看出哪种卡片最多,老师也同意你们这个观点。

这节课我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教学活动和交流、探索的空间。一开始,大胆放手让学生杂乱无章地粘贴,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然后提供材料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参与,亲身经历探索整理卡片的过程;最后在学生对比互评、互相质疑、互相补充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新知网络,切实体验到当卡片从开始部分,左右、上下对齐才能直观看出哪种卡片最多;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作蜻蜓点水似的引导、点拨、小结,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非常自然。我在讲分数与除法时,也是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参与。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三张圆片代替三张饼,分给四个同学,让学生自己用剪刀去分。学生的兴致很高,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既让学习好的学生大显身手,也让成绩一般的同学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团结合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充足的探索空间里主动地参与操作、观察、思考和交流,构建新知。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活动,应尽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发展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