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之以“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之以“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北师大版从第九册开始,“语文天地”里不再编写自读课文,而是在各单元主体课文后面编写有1-2篇拓展阅读课文。长期以来,拓展课文的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一线教师。这类课文该如何教?需要教学生字、品词析句、指导朗读吗?如果这样,那与主体课文教学有何异?

那天,有幸到福州听课,期间听了虞大明老师执教的人教版略读课文――《金钱的魔力》。课堂上,虞老师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引出了七个字的俗语:有钱能使鬼推磨,诙谐的语言将学生一下带入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其间的“捉鬼行动”;梳理小说人物和主要事件;感受老板为达目的所用的“说话策略”;引入名家关于“笑”的片段描写,进行比较阅读;借助图片对比,感受马克吐温夸张、讽刺的写作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略读课文教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想:北师大版的拓展阅读课文的教学,应该就是和人教版、苏教版的略读课文一样,都承担着相同的教学任务。虞老师的这节课让我对这类课文的教学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准确定位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只重视主体课文的教学,而对拓展课文的教学却始终吃不准,不能很好的把握它的特点,要么把它上成主体课,字字分析、句句推敲;要么轻描淡写,简单带过。那么,究竟拓展课文的教学应该怎样定位?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因此,拓展课文的教学应该是主体课文的有机延伸,它除承担培养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感,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阅读教学的共性目的任务外,还承担着将主体课文教学上所学习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的任务。

我个人认为,拓展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应该是:先由学生根据课后问题进行预习,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精读点”(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重在运用阅读技能,尽可能的让学生在自主的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教学时,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只进行“精导”,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时间的主人,把课堂完完全全还给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仍要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在拓展课文教学中自主预习、自主感悟、自主迁移学法、写法,最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二、学法迁移及运用

精读是拓展的基础,拓展是精读的补充。如何将主体课文上学习的方法在拓展阅读课上加以迁移运用?北师大版第1至8册已学习了许多阅读的方法,学生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基础。下面以北师大版第9册教材提出的一些学习要点为例,谈谈自己在拓展阅读课文教学上的一些做法。

1、 快速阅读学梳理

在快速阅读方面,9册教材对学法的指导主要通过金钥匙呈现,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①线式、面式阅读;(第1单元第2页)②跳跃式阅读;(第2单元第16页)③浏览和精读的配合(第8单元第84页)④使用目录和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第3单元第33页)

《语文课程标准》:“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如《雨港基隆》一课,可以通过让学生快速阅读第4、6自然段,问:你透过文本,知道了什么?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归纳出:第4自然段主要描写雨的形态;第6自然段主要描写雨的声音。而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课中,让学生找出描写作者呼吁的语句:“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则可让学生运用跳读的方式。

通过这样的训练来提高阅读的效率,促进快速阅读能力的提高。

快速阅读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不同的文章体裁。

如学习《中国一日》时,我先和学生复习过去所学过的说明方法,接着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思考这种说明方法要说明什么问题,这样让学生一想、一归纳、一联系、一思考,便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运用、巩固。

2、读书笔记明感悟

读书笔记写下的是学生自己阅读的感受、体会和理解,这是有效阅读、高质量阅读起码的要求,是学生分析判断整理自己的思想认识,是遣词造句有理有据的说话,也是练习表达的机会。四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升入五年级后,我仍然要求学生坚持记这两种笔记,并以此为基础学习写提纲笔记和心得笔记。

提纲笔记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画表格、文字表述、板书形式等。(这里不再例举。)而心得笔记的核心内容是“心得”,重要的是发自内“心”。

《雨港基隆》是一篇具有浓郁抒彩,语句极富感染力的课文。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梳理出课文是通过几个方面描写基隆雨景的,接着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读书:品读――边读边将好词佳句画下来,仔细品味,同桌交流;评读――边读边评议重点词句,小组讨论,从中体会基隆港的美丽景色;选读――边读边将自己喜欢的内容找出来,体会含义。学生通过多种读书方法,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对基隆雨景之美和壮观有了更深的感受。

学习《雨港基隆》一文,李恬恬同学写:基隆的雨在作者的描写下变得十分美丽,有时是静静的雨丝打在嫩绿的叶子上冲洗泥沙;有时是豆大的雨点往树上撞,发出一阵阵“雄壮”的音乐。基隆的雨我并没见过,但是读了课文后,我仿佛站在基隆的某一处,静静地倾听雨点演奏音乐。

最后让学生交流评价所写的读书笔记。这样有目的的学法渗透,学生的感悟更加深刻!读书笔记不仅可在课中及课后练习,课前布置预习时也可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进行摘抄好词佳句及写感悟,课上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适时的学习指导。

3、巧设问题练思维

是否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反映了学生在阅读时是否积极地进行思考。学生既可以针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问,也可以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提问,既可以针对层次线索提问,也可以针对写法提问,甚至可以针对词语提问……

如《楼兰之死》一文,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楼兰为什么会死”、“楼兰是谁”、“楼兰长得怎样”、“楼兰以前是怎样的”、“楼兰是怎样死的”、“是什么导致了楼兰之死”、“有什么方法能避免楼兰之死吗”?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并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提得好,与学生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楼兰以前是怎样的”、 “是什么导致了楼兰之死”(与“楼兰为什么会死”这个问题一样意思)、 “有什么方法能避免楼兰之死吗”?然后抓住这几个主要问题组织学生深入阅读,探究楼兰的死因,引出“沙漠化”的话题,最后组织学生讨论: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我们能做什么?这样发散思维的练习,可以逐渐使学生学会抓住主要问题合乎逻辑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4、仿写练习强能力仿写就是模仿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课篇及表现手法进行作文训练的一种方法。在文章形式、结构、思路、表达方式都可以进行模仿,但是具体语言表达与组织须学生自行思考运用。仿写让学生在作文练习时有了一定的依照和借鉴,不至于照抄,又可以锻炼学生掌握词语的应用能力,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写作文的难度,有益于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教学《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文,通过引导学生谈谈对文中提到的社会现象的看法,再去品读作者的观点,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的,接着感悟归纳出作者文章的表达方式:先叙述社会现象再发表议论,最后让学生进行仿写。下面选取学生写的两个小片段。

蔡颖雯同学写:马路上,总看见一个又一个的行人在霸道的车子旁绕过。红灯亮了,而那边来不及冲过的摩托车便停在人行道上,行人走过,只能绕着车,这样安全吗?

人行道是给行人提供方便的,让行人更加安全地过马路。可是这些野蛮的车不到属于自己的地盘,却来和行人抢位。

无奈的行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傅鸿溢同学写:当我踏着那布满垃圾的街道回家,看见某些人为了图方便,肆无忌惮地乱丢垃圾。我似乎看见了中国人的素质问题与对于“破坏环境”的态度。

爱大自然的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难道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人破坏家园?你为什么不壮起胆子去对那些粗胳膊大汉说:“你再扔,我就把你告上环保局!”你独自站在一边看报,想着报上的新闻,毫不在乎。

这样的仿写练习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一些表达方法,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拓展延伸

拓展课文是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延伸。

1、资料收集

学会收集相关资料,可以加大学生的信息量,它可以分课前和课后两种收集方法。如:学习《雨港基隆》前,我布置学生查找基隆港的地理位置,以及渔港的吞吐量、交通运输方面的作用,来增加对基隆港的了解。这种课前调查了解文章背景,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文兴趣,同时也可以降低学文的难度。学习完《中国一日》后,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课文中所列举的数字目前有无变化?变化怎么样?我国现在大约还有多少贫困人口?通过查找、比较数字,学生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但按人均数字计算,中国仍然是比较贫穷落后的,有很多贫困人口需要我们的帮助,来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而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文章内容的深入和补充。

2、阅读延伸

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既可以向学生推荐作者的文章,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应题材的文章。如:学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后,推荐学生阅读作者龙应台的作品《野火集》;学习《鸡毛信》后,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如《小英雄雨来》、《抗日民族小英雄王璞》等。这样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

总之,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独立的课外阅读,而阅读训练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辛的过程,作为分支的拓展阅读与主体课文教学,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如果说主体课文教学是“授之以渔”,那么拓展阅读的教学就是“用之以渔”,重在运用读书方法,依“法”而学。《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