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只要自己能走路就要修下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只要自己能走路就要修下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冬日的一天,笔者慕名前往采访易祖仁老人。到了辽市乡集镇后,才知道易祖仁家距集镇还有20多里路。汽车在平整的水泥马路上奔驰了10分钟后,拐进了一条沙石村路,弯弯曲曲的村路在田间屋场中延伸。随行的乡干部指着脚下的路告诉笔者,从村部到易祖仁家还有几里路,而这几里村组公路,都是易老长年累月地维护,才有这么平整。

汽车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爬行,一会儿上岭,一会儿下坡。公路虽然较窄又蜿蜒,但却平整爽利,路边没有杂草荆棘之类的东西扰人眼目。而这样的山路,要是没有勤快的人常年维修,不要说过面包车,可能连拖拉机、小四轮之类的车辆都过不了。一路绕行,我们终于来到了位于山冲深处的肯塘村王沙冲组,见到了今年85岁的易祖仁和他80岁的老伴。

长年累月义务修路

见到耄耋之年的易祖仁,笔者说明了来意,遗憾的是,易老的耳朵已经很背了,听不清我们的问话。易老的老伴和刚回娘家的大女儿易连芳及邻居唐兰英等人纷纷向笔者介绍易祖仁的一些情况。邻居们对易老义务修路26年至今仍不停息的行动赞不绝口。

易连芳说,她父亲上半年的听力还不错,但因为农历7月份在家喷雾杀虫时在楼梯上摔了一跤,把腰跌伤了,卧床一个多月,前不久才能起床,听力比前阶段差多了。按道理,这么大年纪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休养而不宜干体力活。但易祖仁一能行动,就带着工具去修路,完全不听家人劝阻。他对劝他的老伴和邻居说:“只要我还能动,就要把路修下去,躺在床上也难过,不如出去做点事,反正年纪这么大了,还怕什么?”

易祖仁年轻时当过村组干部,在乡办煤矿挖过煤,还干过炊事员,勤恳朴实、吃苦耐劳是他的本色。1980年,他从煤矿退休回家。刚近花甲之年的易祖仁,每天看到家门口和附近坑洼不平、晴天飞土扬、下雨泥满道的村组公路和山间小道发愁,与其在家闲着,何不利用有生之年把这些路修好?于是他从集镇买回了土箕、锄头、铁锹,开始了拓路工程。

从此,易祖仁天天早上起来后,就带上工具,开始在路上挖、填,在路边砍、铲。哪里有石块凸出来,他就一锄一锄地把石块挖掉;看到哪里坑洼,他就一担一担地挑来沙石填上;哪里路面太窄了,他就会想方设法把它拓宽;哪里杂草荆棘蔓延到路边,他就挥起刀锄砍伐……哪怕是下雨天,易祖仁也要戴着斗笠、披着雨衣、带着工具到路上去察看,疏通积水,铲掉泥巴,清除被雨水冲刷下来的泥沙碎土。就这样,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严寒酷暑,甚至是月夜,他都在不停地修路,修好了村组公路,就修进山的小路;修好了自己村庄的路,他就修周边村庄的路。有时从外面回来,看到哪里的路不好走,或者坑洼不平,他心里就放不下,睡不好觉,第二天一早就会去把挂心的路修好。

26年来,他自己也不知用坏了几多锄头、铁锹,挑烂了多少土箕,挑走了多少土方,穿烂了多少双鞋子,也不知遇过多少次险情。有一年夏天,凌晨4时,易祖仁睡不着觉,就起床带上土箕、锄头等工具去修路,两个小时后,天空突然雷电交加,下起了大雨。当他正要往回赶时,一个闪电将他从坡顶打到了几丈开外,扛着的锄头也不知哪去了。等他缓过神时,后脑勺已被锄头划开了一个口子,鲜血直流。他只敷了自己制的刀伤药,就算完事了。第二天,他又上路了。至于在修路除杂物过程中碰到毒蛇、蜈蚣、毒蚂蚁等,更是常事。不过山里长大的易祖仁,对付这些意外还是有经验的,一般都是有惊无险。这些丝毫不能动摇他修路的决心。

不图名利只为便民

在易祖仁的精心呵护下,加上村里的帮助,村里出入县乡公路的10里路,由原来崎岖不平、泥泞满道的机耕道变成了3米宽的平坦沙石路,路边的排水沟通了,道旁的杂草荆棘清除了,王沙冲路段的最高陡坡被降下了一米多,方便了周边8个村小组1800多村民,来往的车辆再也不会被堵。经常装建筑材料来往这条路上的村民易明学说起易祖仁,就竖起大拇指:“他为村民修好了一条致富路呀,这样的老人打着灯笼都难找哟!”

易祖仁家里并不富裕,他的三个女儿均已出嫁,三个儿子都在外做点小生意或打工,有两个在宜春城里安了家,留下他和老伴守在老家,他的经济来源也仅靠儿女们逢年过节时给的零用钱。

易祖仁有一个“坏毛病”,他修路最忌别人谈钱。前些年,村委会干部看到他修路这么卖力,路又修了这么远,就想每年出一两千元钱补贴给他。谁知话还没说完,就被他堵了回去,他还有些厌烦地说:“我修路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别人更好走。如果村里要拿钱,就拿给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吧。”

易祖仁还有个不愿意接受别人免费帮助的脾性。为怕到附近的村组买修路工具人家不收钱,他就舍近求远到集镇上买;修路到了中午,村民们拉他吃饭,可他说什么也不去,非得回家吃不可。26年来,易祖仁光买修路的工具、请货车拖沙石就花去了好几千元。为了节省钱,易祖仁常自己织草鞋穿,就在笔者采访的当天,他还穿着草鞋在修路。

生命不息修路不止

近年来,易祖仁并不满足于修出入县乡公路的10里路,大东源、岭下棚两个组的两条共3里长的山村小路也成了他修路的范围,为方便村民来往,他还开辟了麦院至田塘的山间小道。至于散布在他家周边的村组便道、田间小路、山冲小径,他更是时时修补,不断维护。

有时,儿女们劝他:“你年纪大了,身子骨不能再扛了,不要修路了,应到儿女家去享享清福。”

“我走了,家里的路没人维修哇,再说人老了不活动活动,身子骨就坏得快。”易祖仁动情地说,“只要我能走路,就要把路修下去,直到动不了为止。”

有段时间,易祖仁的儿子强蛮将他和老伴接到宜春城里去住,可易老歇不惯,他看到城里到处都是宽敞平整的马路,想到家里的小路村道没有人维修,晚上连觉都睡不好。于是,他没歇几天,就不顾儿子媳妇的挽留,一个人回到老家继续修他的路。老伴想到老头子一个人在家,做饭洗衣服什么的都要自己弄,实在不放心,不久也回到老家,与易老相依为伴。

26年了,易祖仁虽然由一名花甲老人变成了一个85岁的老翁,但他义务修路的信念还是没有改变,坚持修路的行动还在延续。也许真如他所说的,“只要我还能走路,就要把路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