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城市广场亲水区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城市广场亲水区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都市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环境要素的尺度要以人的生活尺度为基本标准,设计具有亲和力的水景观。在建筑密集度高的城市环境,可利用水面来分割建筑和道路,同时也能丰富街道景观。穿插的、室内外贯通的水面可以灵活布置,联系建筑的室内外空间、丰富建筑的空间层次。

关键词:城市广场;水景观;公共环境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84-01

水景是构成城市广场的重要要素之一,水景观已经逐渐成为了展现广场魅力的重要角色。人与水的关系可以说与生俱来。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富贵的象征。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的说法,“水对于人有一种无法形容的感染力,人们四周任何形式的水景,都会使人轻松、愉快、振奋,甚至浮想联翩,遐念古今。所以由此也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在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中,水景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水景的设计都摆放到了广场的重要的位置。比如一个广场的入口处或者是可以供人们休息处。

水是生命之源,在现在这个钢筋混泥土的年代。人们可以接触到的广场之水少之又少。所以本论文是根据这些现有的现状进行研究。以水作为空间的主要结构体系。如我国传统园林中以水为整个园林的血脉,亭台石木穿插点缀。现代城市水广场,更是体现水的各种形态和特性的整体水环境。

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都市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它通过各种景观要素的集合形成完整的空间形态、功能。水景的形态要符合一定的形式美的规律――与广场的和谐关系:主从与重点、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这些关系无论是在形态上还是主题上的建立都要从广场的整体统一性出发。水体在广场中的形态是通过边界的围合而形成的,围合可以是通过硬质材料、也可以通过自然元素围合以及它与其它要素结合成的水景都是需要通过广场的承载来实现。广场水景存在于城市的开放空间,具有面向公众的特点,是城市的公共艺术品。“公共艺术”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对环境进行艺术性的规划设计和在城市开放空间等公共性场所中,具有文化性和美感因素的美术品、构筑物及具有美感因素的实用物品的艺术设计与制作。公共艺术的形式又可分为静态公共艺术和动态公共艺术。静态表现形式是通过媒体的物质状态来表达文化的内涵;动态表现形式是通过社会性的公共文化活动来完成。

环境要素的尺度要以人的生活尺度为基本标准,设计具有亲和力的水景观。首先,要把握好整个环境和水体的关系,这决定了水体是否和环境相协调,以及水体在环境中的地位关系,注意水体能否让人接近,如池岸的高度,水的深浅,以及水的形式能否满足人的亲水性要求。

水景的尺寸和水量与它所在的整体空间环境有密切的关联,这意味着不仅要考虑水景的平面尺寸,而且还须将其放在立体的、综合而精确的多维空间尺度里进行检测,要在整体空间的体积感上进行调整与对比。所以在进行尺度设计时应注意其所在空间的面积比例,即水景设置时所占的高度、宽度与深度,需要结合环境进行综合的考虑。因此,水景的尺度可以从水景与环境的尺度对比,水景与人的尺度对比进行讨论。

水景在广场空间的尺度感是通过与广场界面的围合、人工要素、自然要素的体量对比而得到的。如同芦原义信认为的:在围合空间,界面之间的距离是影响景观环境中空间效果的重要因素,人们将随着围合空间的实体高度与实体之间的距离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从整体布局来设置点、线、面形式的水景,形成各有特色的空间。结合外部空间等点式开放空间,以台阶、绿化等为开敞的分隔界面,使水景成为多角度的观赏对象,能改善行人、停留在广场或开阔场所的游人的视觉效果。一些街道利用线式水景、绿化组织空间,点式水景点缀其重点。或只用装饰性强的点式水景结合照明、绿化、坐凳等。这种环境需要完全的放松和随意的氛围,结合水景的设置能让人放松和吸引人的视线。带有音乐的喷泉、涌泉、水台阶、水位的高低变化都能激发环境气氛。利用水体反射的霓虹灯、招牌、橱窗等街景能更有色彩效果。在公共建筑的外部空间设计中结合周围的环境中的水景整体设计,使之成为开放的整体外部空间。常采用水面落差小,水面周围无太多遮蔽物创造具有特殊的氛围的开放空间。泰姬陵以水面包围建筑是建筑师经常采用的手法,它能提供开阔的前景空间,建筑和景物的倒影更能产生魔幻般的效果。在建筑密集度高的城市环境,可利用水面来分割建筑和道路,同时也能丰富街道景观。穿插的、室内外贯通的水面可以灵活布置,联系建筑的室内外空间、丰富建筑的空间层次。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主编.城市广场[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梁振强,区伟耕主编.开放空间:城市广场、绿地、滨水景观[M].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