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歌寻天涯情何在 春夏秋冬舞芳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歌寻天涯情何在 春夏秋冬舞芳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在涉足舞剧音乐创作的诸多中国作曲家中,郑冰的名字越来越受到关注。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极地回声》(文化部首届舞剧调演优秀作曲奖)、《二泉映月》(文化部第四届精品工程入选舞剧),至前不久由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与上海歌剧院合作出品、上海歌剧院舞剧团演出的舞剧《周璇》的音乐,郑冰的舞剧音乐创作已走入了他的成熟阶段。

一、特定的题材精心的创意

2010年春节前夕,上海大剧院上演了舞剧《周璇》。这部被称为“原创海派”的现代舞剧,凝结了导演、作曲及舞蹈演员们的智慧和创造,呈现给观众的是一幅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生动鲜活的“老上海风情卷”。故事发生在“旧上海”的电影摄影棚、华灯浪漫的歌场舞地――夜上海、百乐门;主人公周璇出身贫寒却多才多艺,生逢乱世却要歌舞N平,江河破碎却又纸醉金迷,渴望爱情却知音难觅;繁华中孕育着惨淡,成功里潜藏着阴谋……这一系列的矛盾冲突通过春、夏、秋、冬的时空变换,多门类艺术形式的准确烘托,生动地揭示出主人公的悲喜人生轨迹。

舞剧《周璇》的题材,无疑为音乐的创作设置了诸多难点。作曲家需要把握与控制的是对主人公原型的历史与现代的塑造;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旋律元素的恰当融入;江南柔性音乐风格与戏剧冲突的契合点;20世纪30年代音乐的印记及用现代语境重新演绎的考量等,都现实地摆在了作曲家郑冰的面前。虽然以历史真实人物、事件为蓝本的舞剧创作对于郑冰并不是头一回(1997年为芭蕾舞剧《二泉映月》创作的音乐获得好评),但是,面对上述诸多挑战,作曲家还是需要有备而承之。为此在介入音乐写作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从故事的立意到脚本结构的拟定,甚至主题歌歌词,作曲家无不亲笔力行。查资料、走访上海里弄、体验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对剧情人物的分析,尤其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揣摩,逐渐地“爱上周璇”,直至感情升华到对一个不幸女性的怜爱和仰慕。为主人公周旋音乐形象的准确定位奠定了基础。最终作曲家做出两个大胆的尝试:一是音乐如何体现那个时代典型的流行曲调,创作出符合人物性格的、观众听来又不陌生的“周璇的歌声”;二是以流行音乐元素和本土音乐元素的结合,显现上海生活情景。前者,郑冰用主题歌的形式对主人公周璇的歌者身份予以呈现;后者则将该剧音乐在常规西洋管弦乐队基础上,根据剧情的需要,运用了大量的声乐形式,如女声独唱、童声独唱、周璇原声独唱及混声合唱,并结合民乐、电声乐器、电声打击乐器等附加音色,不仅丰富了乐队的色彩变化,也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戏剧冲突的张力,如《旗袍舞》,以简单的音乐语汇,一个琵琶浓缩一方水土,陪衬流畅抒情的弦乐,营造出十足的上海评弹韵味,衬托出满台的柔情万种、出水芙蓉的江南春意:

例1

在“夜上海”和“百乐门”段落,饱满而精致的舞场音乐,集流行音乐元素与管弦乐思维为一体,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上海的夜生活景象。作曲家巧妙地将这些时代性、地域性的共通音乐语汇,一并放在回旋曲式结构的插部中,使音乐结构繁而不散,相得益彰。在剧情中完成了时空的对接与转换,生动地再现了旧上海的社会生活风貌。

二、传统的结构多元的风格

舞剧《周璇》的戏剧结构分为四部分(春、夏、秋、冬)。音乐基本按照回旋曲式的结构原则,由16个段落组成。以广泛流传的经典歌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为经纬两条主线穿插,作为结构性主题。动机展开式的主题变化遍布在各场次的段落中,依照剧情发展,不断地深化至人物内心的悲剧性描绘。而大段的展开则主要集中在“寻梦”、“小花绽放”、“双人舞”、“三人舞”。插部性的对比段落有“十里洋场”、“旗袍舞”(这两个段落以一个单主题的展开贯穿,融为一体。整体为相对独立的回旋结构)、“百乐门” 、“夜上海”、“抗战舞”,这些段落的结构具有间插性质,将围绕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及社会环境中不同的侧面立体交叉式地呈现,不仅有鲜明个性化的节奏韵律,又颇具舞剧音乐的典型特征,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可听性,完成了剧情所提供的人物时间、空间上的调动和拉伸(见结构图)。

序曲:主题歌《寻梦》初次呈现,为回旋曲式的主部A。以主题歌的形式突出主人公的歌唱特点。用现代人(艺术家,由舞蹈家周洁出演)穿越时空的界限,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叙述对一个美好生命的赞颂。在《天涯歌女》的旋律中,演绎历史的沧桑流变。将现代“女艺术家”(当下流行音乐语汇)的复杂情感层次与主人公周璇的历史情境(《天涯歌女》的旋律)较为自然贴切地融为一体。下例是主题歌《寻梦》的中间部分。

例2

第一幕(春):由“时空转换”、“十里洋场”、“旗袍舞”、“小花绽放”组成,前三段为回旋曲式的第一插部B。音乐由流行歌曲、市井小调、地方戏曲、美国爵士乐等多种元素组合拼贴而成。与生活气息浓郁的舞蹈场面结合成一幅反映时代、社会风俗的上海风情卷。“小花绽放”为主部A1,由《四季歌》的主题旋律发展而成,运用复调化的写作技巧、主题旋律贯穿的展开手段、多彩的配器手法塑造出一个纯洁、绚丽的小花――周璇的少女时代。

第二幕(夏):由“片场舞”、 “月圆花好”、“双人舞”组成。以周璇的诸多歌曲旋律为素材连缀而成,为第二插部C。在这一幕中,采用了丰富的人们耳熟能详的歌唱性曲调进行展开,节奏跳跃活泼,形象地塑造了充满青春朝气的周璇艺术形象。双人舞,将《四季歌》和《天涯歌女》的主题截取动机式音调,如材料1和材料3分别由《四季歌》的主题变形而来;材料2明显来自《天涯歌女》的主题。

例3

这段音乐以两首歌曲的主体材料为核心,经过旋律的变奏展开、调式调性的频繁转换、结合配器的层次化推进,音乐形象崇高而激情,表现出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渴望。

第三幕(秋):由“百乐门”、“夜上海”、“探戈舞”、“三人舞”、“双人舞”、“抗战舞”组成,为第三插部D。各种舞曲的律动鲜明,在变幻、动荡的节奏中,主人公迷失着自我、寻找着自我,内心世界苦闷彷徨,像一叶浮萍漂浮在危机四伏的人生湖面。“探戈舞”本应是交际舞的一种,但在这里却是戏剧冲突的演绎,人物心理的展现。音乐在探戈的固定节奏中,由小提琴独奏、大提琴独奏及小号独奏、长号独奏或紧张、或舒缓、或紧密、或松散,或诡秘、或高傲、或猜疑、或单纯,或独奏、或复调,把各种人物的脸谱、各种心态的交织,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三人舞的段落中,音乐更加深入刻画出人物的戏剧性矛盾,运用复杂的作曲技术手段,如各声部丰富的对位旋律的展衍及帕萨卡里亚、恰空等传统技巧;调式、调性的游移转换等,结合丰富而有效的配器技术,营造出全剧最具张力和戏剧冲突的部分。在“抗战舞”中,主人公个人的凄惨命运与山河破碎的民族命运重叠将全剧推向了高潮。

第四幕(冬):由“冬季到来”、“双人舞”组成,为插部E。音乐进入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梦境幻觉。围绕《四季歌》和《天涯歌女》的主题旋律进行展开,既表现了周璇的悲剧命运,又升华了她的精神境界和美好追求,音乐由小提琴独奏开始,然后乐队步步推升,渐渐加厚,在荡气回肠的辉煌音乐中把全剧推向高潮,留给人们久久的感动和回味。这时,响起《天涯歌女》老唱片,金嗓子周璇终于用自己歌声为全剧画上句号。这种倒装式的变奏结构(先变奏后出现主题),也显示了创作者的智慧。

尾声:主题歌的再现,为回旋曲式的主部再现A4。

纵观全剧,舞剧《周璇》音乐的戏剧性展开及多元素、多风格的融合运用,彰显特色,具有时代与传统交融的风格定位;丰满的音乐造型,完美地呈现了上个世纪30年代与现代人的审美心理、时空及地域风格的转换;宏大的戏剧场景及细致的人物内心的刻画,凸显作曲家综合的艺术调配能力;音乐紧随戏剧人物命运、情感布局,而不失自身的结构力与完整性,简洁中透视出复杂的戏剧冲突。如果说还有些遗憾的话,便是结构上音乐的衔接还不够紧密,个别段落有重复和局部冗长之嫌,这也可能是介于舞蹈表现的需要,致使音乐难以走出附庸陪衬的尴尬处境。

三、鲜明的个性可喜的成就

了解一个作曲家,不仅需要具备对他作品的瞬间捕捉和整体感悟,同时也需要对其创作风格做纵横深入的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国“新潮” 音乐盛行之时,诸多新思潮、新流派、新技法等作曲理念在郑冰的早期创作中有许多大胆的尝试与可贵的实践,取得了不可小视的成就。运用自由十二音技法创作的《第一二胡协奏曲》是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前卫作品,得到业界专家的高度评价,称其为“我国第一位采用自由十二音技法创作二胡协奏曲的青年作曲家”;“不仅显示出他成熟的现代技法功底,而且在将我国传统音乐元素同现代技法融会贯通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坚实而有效的成果”①。郑冰在中国二胡史上留下拓荒的足迹是难能可贵的,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他在这同一时期的一系列作品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创作追求,即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技法相融合的创作理念。这一点在他此后的创作中一直没有放弃,并逐渐趋于成熟而形成了他的创作特征(当然,这也同样是当代多数作曲家在努力实践和追求的)而成就斐然。在郑冰创作的大量作品中,《第一二胡协奏曲》获美国新音乐作曲比赛最高荣誉奖;《第二二胡协奏曲》获全国交响乐作品评比优秀创作奖;《第三二胡协奏曲》、《第四二胡协奏曲(A商调式)》获台湾地区作曲金鼎奖;舞剧音乐《极地回声》获全国舞剧观摩演出作曲一等奖;《二泉映月》获全国舞剧比赛作曲一等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入选剧目等,这些鲜活的优秀作品无不凸显其个性化的艺术特征,而近期创作的舞剧《周璇》的音乐则更加全面地展示了郑冰音乐创作的艺术倾向。

长期丰富多元的艺术实践,造就了郑冰多面而多产的创作特征。作曲家需要同时代对话,及时地创作社会和人民需要的音乐形式,这或许是郑冰音乐艺术发展的主要途径,他在广场音乐方面的突出贡献便证明了这一点。作为一位自由职业作曲家,郑冰委约不断,佳作频传。他的音乐局部看来细腻、阳光而灵秀,总体上又不失苍劲、悲情和恢宏。郑冰为人主张要做善良的人:“一个人,心地不好不要搞作曲这个职业,因为音乐创作是心灵的直接反映,是一个人真实的人格写照。”作为作曲家,郑冰很平实:“我的写作手法很简单,从不刻意地运用什么技法。我遵循的是根据音乐表现的内容,来考虑要使用的音乐语言”。平实无华的寥寥数语道出了作曲家成功的真谛所在,也是作曲家成长历程中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①刘文金《精湛的技法与深厚的传统》,《人民音乐》,2006年第12期。

王萃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