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防止阅读教学中的任意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防止阅读教学中的任意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感。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自然应当是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学习课文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这段话也总结了语文教学的经验,语文教学要做到(一)培养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基本目标,是语文教学问题的中心所在。(二)语文要增进学生的知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要陶冶审美情趣,要进行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但这些都要围绕读写听说的能力训练来进行,都要在读写听说的“教学过程中”来进行,而不是离开这个教学过程,分离地、单独地去搞思想教育,讲解知识或是智能训练。(三)要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摒除有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意味的措辞。

为了防止阅读教学的任意性,将阅读教学的内容定位到语言上,以语言为核心带动其它知识的学习。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在每篇课文前都规定了该课的教学重点,明确了以语言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如,《苏州园林》的教学重点之一为“体会文章语言准确、简明、生动的语言特色”;在《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的课文中,该课的阅读重点为“体会马克吐温作品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在《周庄水韵》的课文中,重难点之一为“欣赏文中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显然,这些课文都旨在引导我们要重视语言的学习,旨在明确以读解课文语言为入口。因为语言不只是思想的外衣,它还蕴藏着作者的感情和个性。阅读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能力。从阅读过程来看,构成阅读能力的要素应当说是认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字的感知和辨识是服从于知觉整体性原则的,即对字形的辨认一般是依据字形轮廓和其它一些特点,个别笔画的脱落或畸变,有时并不影响字形的辨认。认读是阅读的第一步,不能认读,就谈不上阅读。

真正的阅读是从理解开始的,理解文章的词、句、段、篇。理解是阅读的核心,因为只有理解,学生才能达到对读物的准确而深刻的认识。例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中,“三拳”的细节描写,写得恣肆、解恨、畅快,极富表现力。课文非常详细地描写了这三拳的效果,一拳比一拳厉害。三拳的描写同中有异,而句式大体相同,显得整齐而又有变化。第一拳打在鼻子上,不在要害处,只写鼻子被打歪鲜血迸流;第二拳打在“眼眶际眉梢”,已是要害,但仍不致毙命,“眼棱缝裂,乌珠迸出;第三拳打中太阳穴,则是致命要害,“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再看郑屠的反应:挨第一拳时还能还嘴,只叫“打得好”,挨第二拳时“当不过,讨饶”,挨第三拳时便没气了“动弹不得”。写拳头的威力效果,第一拳从味觉角度比喻,抓住其血流满面,疼痛难忍的滋味与油酱铺咸、酸、辣等多味杂陈的万千滋味相同;第二拳从视觉角度比喻,红的血,黑的眼珠,紫的脓血与各色的帛相同,五颜六色;第三拳从听觉角度比喻,郑屠头晕目眩,两耳乱鸣,魂飞天外的那种感受与水陆道场上各种乐器的响声齐鸣一样,纷乱嘈杂。这些比喻形象地写出三拳一拳重似一拳,写出了鲁达的威猛,也写出了郑屠的狼狈相,读之令人拍手称快。作者借助于语言描叙,能使人如见其行,如闻其声,如嗅其香,如尝其味,如触其质,读者才会对具体事物产生感受。语言的形象可感性是影响人们感受和鉴赏文学作品的首要因素。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文,特别是文学作品,都是精神语言的产物、创造物。阅读教学通过课文的教学来让学生学习这样的语言,是一个信息接受的过程,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形象再现的过程,也是一个由认识到升华的过程。如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中,因诗人的心胸开阔,气概豪迈,原本是萧条肃杀的冬天成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在诗人眼中,朔风似春风,雪花似梨花。所以说,只有把握住了课文的语言,同时也就把握住了课文的内容、中心主旨。若撇开语言,其内容的分析就没有了蓝本,也会人云亦云,不利于学生的语感与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