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震灾害检伤分类的新型编码方法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震灾害检伤分类的新型编码方法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针对地震伤情的编码方法,以提高救援和统计分析的效率。方法:以汶川和玉树地震救援资料为基础数据库,对其中的诊断记录进行分析和构成统计,将涵盖其中绝大部分的诊断名称挑选出来,结合ICD-10的代码表示,再按照解剖部位的不同,构建由4位数类目、5位数亚目构成的地震疾病编码。结果:将该编码应用于救援现场的记录,既能提高了救援效率,又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结论:在该编码的基础上可进行快速统计分析,构建疾病谱模型,为救援决策支持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地震救援 疾病 编码

近年来强震巨灾多发,灾后一周内是灾害医学救援的关键时期。如何客观地评估和预测伤亡是医学救援决策的基础和关键,探索和掌握强震后人员伤亡的特殊规律,研究地震疾病谱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据此及时开展强震后伤病数量、种类、伤情的快速评估和救治需求分析,根据评估与分析结果科学合理的配置医疗资源,实施快速、高效的医学救援,是有效降低受灾人群的伤残率和死亡率的可行路径。

从我院国际救援队赴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救援的情况看,由于受灾地区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瘫痪,救援现场的病历数据只使用手写形式,主要是自然语言形式,但有时也用(数字)数据形式,如化验结果等。病历主要记录病人的就医情况,如诊断,治疗和预后。若其他医生应用这种手写的病历来建立新的病历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许多医学术语使用不规范,甚至意义不明确,模棱两可,这些都造成了在统计过程中的不便和数据的不准确。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规范的地震灾后疾病编码,即能满足救援现场实时准确的信息录入,又能被救援医生快速分类识别,进而利用该编码进行各种统计及预测。

一、震例资料

收集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及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救援的数据,以及从政府相关部门、国家地震局获得的地震伤病员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基础疾病数据库。通过对该数据库中的诊断记录进行分析和构成统计,将涵盖其中绝大部分的诊断名称挑选出来,结合ICD-10的代码表示(如损伤类用S,传染类疾病用A,其它类用T),再按照解剖部位的不同,形成了以下的编码方法。

二、地震灾后疾病编码设计

以WHO灾难医学管理指南中的灾后疾病分类法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地震救援实战和国内2次典型地震案例中各类伤员的疾病统计分析[5],构建由4位数类目、5位数亚目构成的疾病编码。将伤员分为外伤/伤口类(编码S)、内科疾病类(编码N)、传染流行病类(编码A)和其他类(编码T)四类疾病,形成第一级编码。其中外科/伤口类疾病按受伤部位分为6大类:头部颅脑损伤(编码1)、面部颈部损伤(编码2)、胸背部类损伤(编码3)、腹部骨盆损伤(编码4)、四肢损伤(编码5)和不可NOS(在其他方面未特指,编码6)。内科疾病类分为呼吸系统(编码1)、心脏系统(编码2)、消化系统(编码3)、泌尿生殖系统(编码4)和NOS(编码5)。传染流行病类疾病按照传播媒介的不同分为空气传播类疾病(编码1)、水源传播类疾病(编码2)、接触传播类疾病(编码3)和NOS(编码4)。其他类指烧伤(编码1)、冻伤(编码2)、蚊虫叮咬(编码3)和NOS(编码4)等疾病,形成第二级编码。每种类别下又按照疾病名称不同以两位数编码(00-99)表示,形成第三级编码。为了更好的区分第二和第三级编码,将第二级编码放到第一位,第一级编码放到第二位,如头部损伤,编码为1S01。这样就构成了四位数的类目表。每一种疾病又按照伤情的不同,划分为轻(编码0)、中(编码1)、重(编码2)三级,如此构成5位数亚目表。如表1所示。

三、地震灾害疾病编码的意义

1.救援现场应用

在传统检伤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地震伤情编码的一级编码和二级编码进行分诊及记录,每个救援医生应熟知自己相关救援小组的伤情编码,以伤情编码来记录诊断信息。这样一方面能减少医生用于病例书写的时间,提高书写效率,节省更多宝贵的时间用来抢救伤者,另一方面能够确保录入信息的准确度,为快速的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打下良好的基础。

2.疾病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将现场救援记录中的每一条诊断信息按照上述编码规则进行编码,根据灾害医疗救援的三级救治原则(一级:现场救治,二级:区域救治,三级:后方医院救治)对伤员疾病所占比例进行统计,然后对每一级伤员疾病比例逐天进行归纳。绘制不同疾病所占比例(外伤/伤口类、内科类等)在每一天内变化的柱状分布图,再绘制出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每天的不同疾病变化柱状分布图。通过分析强震后每一天疾病变化规律,总结出与强震直接相关发生频率较高的疾病种类,明确各种疾病发生的高峰期。

3.制作灾后各种疾病的医疗资源消耗统计

我们先前研究,在灾难救援早期(0-7天),疾病以外伤/伤口类和伤口感染为主,约占90%,主要是创伤、骨折、截瘫、挤压综合征及伤口感染,此期应用了大量治疗创伤、止血、止痛、抗休克、抗感染类的药品。灾难中期(7-28天),外伤患者稳定水平约占30%,主要是早期严重外伤未治愈患者和余震损伤患者,此期主要受地震后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救援力度及气候条件影响,出现了较多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急性肠炎患者,应用了大量外用消毒剂、抗生素类药物,所用药品以口服和外用为主,针剂和输液占10%。对海地13天的应急救援,救治患者的疾病谱:外伤和感染占80%,呼吸消化道疾病占15%,其它如蚊虫叮咬、中暑等疾病占5%。应用品种较多的药物有抗感染药、抗休克药、止血药、镇痛药、镇静药等。抗生素中以喹诺酮类用量最大,其次为头孢类、抗厌氧菌类和青霉素类。以此为基础,可制定详细的疾病医疗资源消耗库。

4.疾病谱模型的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建立强震后伤员疾病谱模型,根据灾难医学救援时段的划分[5],重点研究应急期和中期(1月内)的疾病分类、各种构成比,找出他们的规律性问题和特点。根据强震后灾区疾病谱特点,结合地震灾害医学救援资源配置决策理论研究的结果,以减少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为目标,为政府管理机构科学、快速的制定灾区医疗救援需求及采取合理高效的医疗救援提供依据。

四、讨论

随着笔者所在的国际救援队经历的救援实践越多,越能深切体会到快速准确的获取信息对于抢救人的生命的重要性,必须强调在最佳时间内以群体时效性为前提,使个体救治达到最佳化,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救护受灾人员。因此围绕灾害救援医学这一国际性的课题,我们还需依托信息化手段,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规范化的组织和实施方法,以推动我国灾害救援医学学科的发展。

很多学者已就灾后疾病的种类及构成进行了研究和分析[1-4],这些研究大都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统计分析。ICD是对病历抽象概念的原型编码系统, 基础ICD的目的是为诊断术语编码,还包含其他类的医学术语的整套扩展,临床大夫很少能识别ICD编码,必需由专门人员进行编码上报。并且这种研究都是在救援结束后花大量时间进行的专门统计分析,若想在紧张的救援前线由身兼数职的医护人员来进行早期的统计和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

美军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伤情码(Patient Condition Code,简称PC Code)的概念,实质上就是伤病员伤类和伤部的组合,用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美军一共列出了350多种伤情码,并针对每种伤情码,确定不同的卫生资源消耗标准。但是该编码主要针对战伤疾病进行分类,不适用于以外伤伤口类为主的地震伤情。

参考文献:

[1] 王军,康斌等.四川汶川地震伤情统计与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08,14(12):731-732.

[2] 曾健,乔刚等.汶川地震后眼科地震伤情疾病谱分析[J].华西医学,2009,24(2):274-276.

[3] 田伟,马娟.玉树与汶川地震伤病员特征比较分析[J].中国病案,2011,12(4):6-7.

[4] 谢娟,杜亮,夏天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861例汶川地震住院和死亡伤员伤情与死因分析[J].中国询证医学杂志,2008,8(8):591-596.

[5]刘爱兵,王海燕,郝钦芳等.从疾病谱变化规律划分灾难医学救援阶段及其意义[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12):1063-1066。

(作者单位:1.武警总医院北京 100039;2.河北省冀州市魏屯镇卫生院,河北 冀州 05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