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分层教学”的冷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分层教学”的冷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期以来,“分层教学”在教育界中被奉为“因材施教”的圭臬,许多学校逐渐实施。对于“‘分层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观点,相信并不会有很多人反对。但是,在对“分层教学”的一片叫好声中,我们却不得不认真看待和理性思考“分层教学”背后的深层问题。

首先,我需要厘清“分层教学”的合理性。我们都知道,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传统“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和标准化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若是不加区分地将学生集中于同一教室,进行统一的教学,最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分层教学”应运而生。倡导“尊重个体”“关注差异”“个性教学”的“分层教学”,的确是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和高效路径。

面对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要实施“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就必须先实行因“材”分“类”,依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类。那么,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继续追问下去:在学校、教师的眼中,何为学生的“差异”?什么样的“材”才是同一水平的“类”?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分层教学”的操作方法中得出答案。“分层教学”的做法非常简单明了,就是按照学生分数的高低,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依此将学生分班分组,进行“分层教学”。这样的“分层教学”,依据的是学生的分数成绩,而非学生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认知风格、学习策略。这种简单地以分数成绩来划分学生层次的做法,科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这样的“分层教学”,并不是基于学生智力水平、思维能力、认知风格、学习策略等差异,进行学生层次的划分,并不是因“材”分类、因“材”施教,而只是纯粹的因“分”分类、因“分”施教。

因“分”分类之后,“分层教学”又是如何因“分”施教的呢?既然已经将学生根据其成绩高低,分为不同的层次等级,进行分班分组学习,那么课堂上的教学操作就简单快捷了。对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的差别只是课堂知识内容的难度和要求不一样,只需要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过呆板的死记硬背和反复的机械训练,便可在短时间内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分数成绩,立竿见影、立见成效。如此的“分层教学”课堂,就犹如工业化时代的流水线生产工厂:固定分工、分类生产,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分数至上的分层,导致了分数至上的教学,将学校变为了工厂,将课堂变为了车间,将教师变为了工人,将学生变为了产品,将塑造生命、创造生活的教育变为追求分数、盲目竞争的生产。在如此的“分层教学”下,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被划分为“差等生”的学生。暂且不论“分层教学”能否真正实现提高学生成绩的效果,其给成绩较差的学生贴上“差等生”标签这一做法,是很容易伤害到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在人际交往中,“差等生”容易会被“优等生”“中等生”孤立、排斥,从而产生“我本异类”的自我心理定位,最终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导致学生“层次”的固化。

至此,我们可以大胆断言,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分层教学”追求的是分数的最大化。它虽然对学生进行分班分组来实施教学,但本质上依旧是教师的“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体性并未得到真正的发挥和发展,更谈不上活动式、合作式、反思式的学习。这是一种将应试教育推向极致的做法,是绝对追求分数的做法,是用“分层”来消除学生个体差异和多样性的做法。这样的教学不仅曲解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更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它违背了“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教育原则,仅用分数的高低来显示学生个体的差异。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早就提出“‘分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力是无效的”。他认为,在21世纪,“儿童学习价值的追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单纯‘量’的追求――如何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更多地转向‘质’的追求――如何丰富而深刻地获得真情实感的体验”。如何让学生获得丰富而深刻的学习体验?佐藤学先生提出了他的建议:创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英国苏塞克斯大学乔・鲍勒先生的研究也表明,“合成教学法”(小组合作)班学生的学习效果,远远超过“分层教学”班的学生。不论是“创建学习共同体”,还是“合成教学法”,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进行教学。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将得到充分的激发,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种子将真正在每个学生身上生根、发芽,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