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鱼胆汁中毒及治疗研究进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鱼胆汁中毒及治疗研究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国大部分古方中均有鱼胆汁治病的记载,也有吞服鱼胆后中毒的记载。以实验数据为主要依据,各种文献案例为主要基础构架,对三种常见食用鱼的胆汁毒性进行了大致的比较,另外还阐述了食用鱼鱼胆汁的大致基本成分、有毒物质、中毒表现及机理、后续的治疗方法。

鱼胆汁治疗疾病胆汁毒素中毒机制

中医认为鱼胆具有清热解毒、明目之功效。古书《食疗本草》中也有记载:治喉闭,取胆汁和白矾灰,丸之如豆颗,绵裹纳喉中,良久吐恶涎沫,即喉咙开。腊月取之。故民间有吞服鱼胆治疗眼疾、支气管炎、止咳、化痰、清肝明目,导致鱼胆中毒。鱼胆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证明鱼胆中毒能致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DS)。

一、鱼胆汁的主要成份

鱼胆汁的主要成份包括水、胆汁酸、胆盐、氢氰酸、无机盐、鲤鱼毒素、胆汁色素、鲤醇硫酸钠(鲤科鱼类胆汁胆盐的主要成分,也为主要毒性物质)等。胆汁的主要成份是水,固形物中一半以上是胆汁酸,是各种胆酸类的总称,也是胆固醇的代谢产物,包括游离胆酸(脱氧胆酸、石胆酸)和结合胆酸(游离胆酸与牛磺酸或甘氨酸结合)。软骨鱼的胆汁酸以鲨胆汁醇为主;硬骨鱼,例如鲫鱼等通常以胆酸占多数并含有少量的鹅胆酸,也有以鹅胆酸为主并含有胆酸、四羟基去甲甾醇胆烷酸的鱼类。

二、鱼胆汁的功效成分及其治疗疾病的研究进展

一般家养牲畜猪羊胆胆汁可以制成止咳化痰的制剂,熊胆更是古今名贵的中药,胆汁进行加工处理后一般不会存在大问题,但是擅自是生吞或长期吞服原胆会造成中毒。民间各种古方记载了各种鱼胆具有不同的疗效,例如“青鱼胆苦寒、无毒,点暗目,涂热疮,消赤目肿痛,吐喉痹痰涎及鱼骨鲠,疗恶疮”;“鲫鱼胆苦寒、无毒,主治目热赤痛,青盲,明目。久服强悍、益志气。点眼,赤肿翳痛。涂小儿热肿。滴耳、治聋”;“鱼胆苦寒、无毒,主治喉痹飞尸,暖水或搅服”。但目前为止,还无明确的证据证明鱼胆疗病的科学依据。鱼胆中主要成分是胆汁酸,具有表面活性作用,其分子结构中的烷烃是亲脂性的,可以与脂类物质结合;另为羧、羟基,有亲水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胆汁提高脂肪的消化速率,增加日增量和采食量。胆汁酸还可以破坏菌体结构从而裂解菌体达到抗菌消炎的作用。同时,胆汁酸的测定可用于肝脏实质性损伤的诊断,在正常人血液中的胆汁酸含量极低,当细胞发生病变,血清胆汁酸则会升高。

三、鱼胆汁导致中毒的研究进展

中国南方地区是鱼胆中毒的多发地区,其毒性仅次于河豚。据报道,鱼胆汁的主要毒性成分是鲤醇硫酸钠脂和氢氰酸等。我国许多常见的鲤科鱼类几乎都有毒性,其毒性从大到小分别为:鲫鱼、团头鲂鱼、青鱼、鲮鱼、鲢鱼、鱼、翘嘴、鲤鱼、草鱼、拟刺鳊、刺眼鳟。且发现鱼胆汁毒性大小与体重和体型无关。

因此,鱼胆无论生吞、熟食、泡酒,能抑制机体肝、肾、心、脑、胃肠等重要器官细胞氧化色素酶的活性,影响氧化磷酸化过程,出现消化、泌尿、循环、神经系统的损害,血液系统也跟着受累,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障碍综合症(MODS)。9-12

四、鱼胆汁中毒的临床治疗进展

目前为止,没有发现鱼胆中毒的特效解毒药物,而且鱼胆中毒者个体反应差异大,那么体外血液净化技术在抢救急性鱼胆中毒中有重要的价值。临床上广泛的应用方法包括血液灌流、透析、滤过和血浆置换。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血液透析,首先要对中毒患者给予洗胃催吐排出胃中毒素物质,然后再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这是基本方法,且不能根据患者吞服鱼胆的数量进行单方面的判断,要及时测定与心、肝、肾功能相关的生物化学指标,密切跟踪上述生化数据的变化,对于鱼胆中毒的诊断、治疗和疗效监测是大有益处的。例如行使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患者,常会出现低血压和低血糖的症状,就必须视情况维持血容量给予升压药。如果患者确诊为急性肾衰竭,应立即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从后期情况观察,患者越早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恢复就越早,住院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五、讨论

我国保存下来的大部分古方,例如《本草纲目》,现有各种中药典籍以及各种不知来源的偏方都记载着鱼胆汁有的止咳、祛痰、降血压的功效,但鱼胆治病的疗效微乎其微,且胆汁酸中含有有毒物质,这也是导致盲目吞服鱼胆治病反而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个人体质不同以及吞服数量、种类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有所不同,但会对人体的个系统、各脏器产生有害的影响,严重时出现多器官障碍综合症。现阶段,人们对鱼胆中毒的意识不是很强烈,各地卫生工作人员宣传教育不到位,且鱼胆具体成分尚未研究清楚,具体致病机制也尚未完全研究透彻,因此没有特效的解毒药物,目前用的最多的方法是血液透析,所以发现鱼胆中毒患者,应立即就医,以免耽误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

参考文献:

[1]瞿亚明.常见中毒与急救[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85.

[2]陈德昌,杨兴易,景丙文,等.大黄对危重病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症的防止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2):6-7.

[3]李小勤,冷向军.鱼胆汁类的应用[B].天津农业科学出版社,2006,12(4):2.

[4]伍汉霖.中国胆毒鱼类的研究[A].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6,10(10):103-107.

[5]李时珍.本草纲目[M].

[6]陈秀琴,刘树业,高秀登.肝病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T].天津医药,2002,30(7):413-414.

[7]汤伟光,李忠林,黄秀娟,等.血液透析串联血液贯流抢救中毒患者30例临床体会[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1,17(1):15.

[8]孙岩,孙波等.血液透析降低血压发生易感4因素及防治措施[J].中国血液净化,2012(6):336-339

课题来源:长沙医学院大学生创新性研究项目(项目编号:插入项目编号)。

通讯作者:陈珂珂,硕士,讲师,从事分子生物学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