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贵族艺术大师赵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贵族艺术大师赵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自古以来,就没有一个偏安的王朝有好下场,大宋王朝自公元1127年(宋靖康年)被北方的金国大军占领了京城开封,太上皇宋徽宗赵佶、当朝皇帝宋钦宗赵桓被金军掳掠到了北方。“靖康之耻”就成了宋王朝的辱国之年。好在当时的宋康王赵构跑得快,保住了宋朝的一条余脉,赵构是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赵桓的弟弟,为了保住宋朝的名号,赵构于靖康年的五月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成了南宋王朝的高宗皇帝。这位宋高宗在政治军事上也不是什么纵横捭阖的人物,只几个来回,就成了南逃的昏君,好不容易在江南杭州安顿下来,正惊魂未定地喘羞气,想不到好运临头,北方诸民族发生了争夺性的混战,金国大军已无暇南下,这种局面使得南宋王朝得以偷安138年之久。

但北方民族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蒙古族出了个成吉思汗后,很快扫平了包括金国在内的北方各族。之后,这位威震八垓的大汗又指挥铁骑向亚欧大陆旋风般出击,铁骑所过,大片的版图成为蒙古大帝国的囊中之物。等到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起元朝帝国。定北京为大都时,元朝帝国的版图已经相当的壮观。其海道可以从波斯湾直抵福建泉州等港口,陆路北面可穿过东欧,西面贯至伊朗与大都北京相通,元朝成了一个“四海为家”,“无此疆彼界”的大帝国。

偏安的南宋王朝在元帝国的铁骑横扫中,毫无抵抗之力,元朝铁骑一过长江,便势如破竹,于1276年正月,元军统帅伯颜率大军重围南宋京城临安,二月,南宋谢太后带着皇帝恭宗赵显,奉着传国玉玺向元朝大军屈膝投降。

元大帝忽必烈“思大有为于天下”,他深切感受到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了巩固帝国的政权,加强统治,他要“问以治道”,推行“汉法”。中原的一批儒生士大夫们为了减轻战争和异族对当时社会的破坏,也为了延续中原文化,对于忽必烈的做法采取了拥护和合作的态度,同时也主动扬起了儒学的旗帜。这一群人,在忽必烈元王朝推行汉法的政治体制改革中,起了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忽必烈的政治改革,实质上是中华儒家文化的巨大包容性,软化和变通了蒙古民族的统治经验,使中原封建文化的社会体制在中庸和变异中得以延续下来。但这种延续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作为马上民族的元朝统治者,对于以汉文化为根基的汉族人民的统治是十分严酷的。朝廷将国民分为四等,一等是蒙古族人,是统治者;二等是色目人(包括畏兀儿、吐蕃、唐兀等民族);三等是汉人,包括受过金族统治的汉族人,以及汉化了的女真、契丹等民族:四等是南人,则南宋的臣民,称为“蛮子”。汉人和南人是元朝的,广泛地受到歧视和迫害,很难进入上流社会。在这样严酷的等级社会中,忽必烈王朝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也出笼了一些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的措施。比方“搜访遗逸”,举荐为官之类。一时间,一些南宋王朝的所谓饱学之士,遗老遗少之类的文人就走上了一条被举荐的入仕之路。

(二)

作为南宋宗室才子,赵孟也在被举荐之列。赵孟叛正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嫡系子孙。赵匡胤驾崩之时,因皇子年幼,便把皇位传给了皇弟赵光义,本来应继位的皇子叫赵德芳,上台后的赵光义封他为秦王,赐第太湖边的吴兴(即现在的浙江省湖州),从公元976年至1254年,赵孟就是赵德芳的后代,其曾祖、祖父辈都在朝廷中任大官,至其父亲赵与嵩,亦官至中奉大夫、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等职。赵孟是赵与嵩42岁时生下的第七个儿子,赵家的富足,使赵孟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在他十一岁时,父亲病故。十四岁时,赵孟以父荫被授予真州司户参军之职,但在他二十出头时,南宋朝灭亡,赵孟只得随家搬迁至太湖边的一个小村庄住下,变成了平民百姓,因有很好的文学素养和书画爱好,赵孟在乡间全身心致力于书画的研究与创作,慢慢地名气越来越大。

由于赵孟文才和书画艺术上的名气,加上其出身的特殊性,他先被元朝的吏部郎中举荐,要他任翰林编修的职务,赵孟开初还很想保持着宋朝宗亲的那点骨气,亦可能是很沉醉于乡村隐居,潜心研究书画的生活,所以他拒绝了举荐。但过了不久,朝廷中一个叫程钜夫的官员又举荐他入朝为官。这一次的举荐,不知内因如何,赵孟却是答应了的。这一答应,从此使赵孟背上了赵宋遗臣而事元主为臣的贰臣包袱,使他一生不得舒心畅怀。也许正是这样的心态,造成了赵孟逆来顺受的顺从心理。元朝统治者之所以网罗这些知识分子,只是要他们作为粉饰太平盛世的装点,并不需要他们有什么政治上的作为。

也许是出身皇族的缘故,加上有出色的文学书画的修养,使赵孟的风度气质都透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高雅。

忽必烈召见了这一批被举荐的饱学之士,赵孟也在其中,忽必烈对赵孟的儒雅风度和文采也很欣赏,知道他是赵宋的后裔,对他更是特别看重。会见时,招呼他坐到了自己的身边,和他畅谈了不少时间。这对于赵孟是极大的恩宠了,不知当年赵孟的心中想的是什么,但在我们今天看来,忽必烈作为一代雄才大略的君主,能以这样的态度去对待一个“劣等”民族的青年,一个赵宋的后裔,也还是要有一点胸怀的。忽必烈虽然是作秀,这种作秀还是可看出一个蒙古族男子汉的气度来、一个少数民族的气度来。

赵孟很快被任命为奉训大夫,开始了他事元的生涯。作为赵宋后裔,赵孟的确感慨良多,虽然他在元朝中“甚见亲重”,但他的心中总被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观念折磨着。他知道自己越是受到重用,就会背负起越多人世间的责难和嘲讽,得到元朝的恩宠越多,心中的负罪感就会越大。正是这种内疚和负罪的心理,使赵孟在元朝中表现得谦恭而谨慎,而这样的表现反使赵孟官运享通,他在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升到了兵部郎中、集贤直学士的官位;在元仁宗时,升至翰林学士承旨,即翰林院主管的官位,到元英宗时,升至荣禄大夫,做到了元朝一品大官的位置。赵孟的富贵荣禄保住了,但心中的失落和负罪感使他怅然若失,为了掩饰和减轻这些重负,赵孟就把大量的时间和心血花在了书法和绘画上,特别对书法的喜爱是十分痴迷的。

(三)

每一位书法大家,要能自立于世,都必需有其师承的源流,赵孟师承的源流,在古人的记叙中众说纷纭,杨载说:“(赵孟)篆则法石鼓、诅楚;隶则法梁鹄、钟繇;行草则法逸少、献之,不杂近体。”而明时才子解缙则说他“始事张即之,得朱南宫(米芾)之传。”明时的宋濂说他:“公之字法凡属变,初临思陵(宋高宋),后则取钟繇及羲献,末复留意李北海,”明代的文嘉说他:“公于古人书,无不临学……故能萃会众英,书法大成。”

从以上举例中,可见赵孟篆、隶、楷、行草皆能,而篆书师石鼓文、诅楚文,隶书则师梁鹊、钟繇。梁鹄和钟繇都是三国时书家,当时的文字正是从隶书、章草向行草书转变的时期,梁鹄和钟繇都有非常扎实的基础,特别是钟繇,更是隶书、章草的大家,从赵孟所临摹的章草《皇象急就篇》看,其章草功底还是很好

的。

至于其楷、行、草书,是赵孟的看家绝艺,特别是小楷之字,其法度的严谨,是自元、明、清以来几乎无人能及的大家。其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也应该无人能及。从其留存在世的大量墨迹观之,说他以晋唐为主,应是正确的。晋代以韵著称,代表作是二王父子的墨迹,唐代在“韵”方面冲不出新意的过程中,向法度和谨严的笔法、章法中转轨,也转出了一个尚法的辉煌时期。北宋时期,在唐法的基础上再也难走出创新的路子,苏、黄、米三家于无奈之中,,只好凭藉文学、修养功底以“无意于佳乃佳”的风度姿意肆笔,也走出了一条“尚意”之路。到了南宋,“尚意”再难以冲出苏黄米,但唐朝法度仍是学书的根本基础,故学书仍是学唐为主。赵孟年幼所受的熏陶,基本也是唐朝法度,因他是皇室宗亲,还学了宋高宗的家法。同时也受尚意书风的影响。到了元朝,因是少数民族统治,整个社会缺少高层的书法大家,朝廷中更缺少当权者的倡导,而在整个社会中,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比较尖锐,无暇顾及书法之道,故书法艺术整体上日趋衰落。

赵孟作为当时的一代大家,自然强烈地意识到这种衰落的趋势,他在遍学各家的基础上,提出了“遵循古法”的书学路子,以求能走出一条振兴的新路来。其在(阁帖跋)中说:“(东晋)渡江后,右将军王羲之,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传子献之,超轶特甚,故历代善书者,必以王氏父子为举首,虽有善者,蔑以加矣!”认为王羲之父子书法为第一者,并非赵孟始,从唐太宗李世民起,推举者很多,一方面王羲之父子确有过人处,另一方面也可说只有像赵孟这样学遍百家的有法度者,才有可能将法度与韵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书体。而越孟正是把王羲之父子的法帖研习精熟,再融合百家、创造了一种新的书体。

李衍在跋赵孟的书法《过秦论》中说:“子昂之书,全法右军,为得正传,不流深入异端者也。”赵体书法,应该说很有王羲之父子的韵味,明代张丑也说:“子昂书法,温润闲雅,远执右军正脉之传,第过妍媚纤柔,殊之大节不夺之气……”其中的温润闲雅,正是二王的魏晋书韵,而一方要维持气韵,一方面又不敢放弃严谨的法度,必定会影响雄浑豪旷的气势,故出现妍媚纤柔的现象则并非因为赵的事元没大节之气的问题了。

(四)

赵孟精研书法笔法的功夫历代也是少有的,因他出身高贵,保证了有闲和衣食的不愁,其天生的聪颖,保证了他的领悟能力,后天寄情书画的痴迷,使他化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可以说,赵孟在元代书画坛上的出现,是历史的使然,在那样的时期,才产生了这样的书家画家,产生了这样特定的书法。

赵孟一生的精研基本上是停留在笔法技巧上,他曾说过:“苦人得古刻数行,专心学之,便可名世。”这样的书法认识,必然只能从数行字之中悟通笔法然后精之。其精熟程度,也无非是笔法技法的精熟而已。故后人论赵书,多数承认他在技法上的成就,对于书体中的恢宏气势,宇外功夫等,肯定的确实不多,我认为,这也是很中肯的。

赵孟也作过人品与书品的议论:“右军人品甚高,故书入神品,奴隶小人,乳臭小子,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赵孟这句话,带着一种很强烈的贵族俗气。赵孟出身贵族,他的喜爱王书,有部分原因是王羲之也出身贵族,除了书法上的原因,不能不怀疑他带有一种强烈的等级偏见,从而也可看出他的书法在整体内涵上的偏窄根源所在。没有广博的胸怀,没有一定的与社会的接触,体察民间疾苦的处世见识,在笔法技法上再精深圆熟,在温室中造就的赵孟,也只是一个贵族书家,或者说在时代中形成了一种贵族书风而已。

赵孟的妻子管道升,也是一个才女,能画善书,夫妻俩夫唱妻随,一生琴瑟和鸣。夫妻俩的佳话在书画史中多被赞许。俩人的儿子赵雍,书法也相当不错,可说一家三口,享誉一时。元仁宗时,皇帝曾要求将夫妻儿子三人的书法合起来装订成册,以“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也。”元朝统治者想向后世炫耀的,还是以汉人知识分子作为幌子的文化粉饰。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还是在赵孟死后,元朝还追谥其为魏国公、谥“文敏”,在谥文中说:“呜呼!非世皇有公平广大之度,则无以网罗胜国之贤!非公有博雅渊深之学,则不能藻饰太平之美。”

就因为你赵孟有才华,书画出众,所以才网罗你来藻饰太平盛世。赵孟似乎是很幸运的,但他的痛苦又正来自于这样的幸运。他在晚年写的诗:“齿豁头童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难余笔砚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寄情笔墨是因为堪惭的一生,书画越出众,就说明这种堪惭的内疚越深。

忽必烈在世时,推行搜罗遗贤的政策比较坚定,忽必烈死后,到了元仁宗的时代,排挤汉人官员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赵孟也感到了这种压力,他曾发出了“今日非昨日,荏苒叹流光”的感慨。心中一直存在的退隐之心也越来越强烈,在元仁宗延桔六年,在他多次要求下,终于得以辞官南归。夫妻俩南归后的心态是忧郁中带着轻松,忧郁的是对一生事元的惭愧,轻松的是摆脱了官位的束缚。管道升有一首词,其中写道:“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风吟月归去休。”南归后的赵孟就在这种既忧郁又轻松,在寄情书画的弄风吟月日子中过了六年,到1322年,就在湖州去世了。

(五)

赵孟一生十分勤奋,据记他写书法:“下笔神健如风雨,一日能写万字。”这可能是说赵孟晚年笃信佛教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写了大量的佛学经卷,《黄庭经》、《华严经》、《心经》、《金刚经》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日写万字,应该是抄经的速度吧。他留下的各方面内容的书法也是非常多的。许多作品是至今都十分盛行的习字范本,特别是他的小楷作品,不失为精极之品。

赵孟绘画的成就不亚于他的书法,亦是元代的一代宗匠,山水画师法董源和李成,按照中国绘画史的定评,还没有那一个画家,像赵孟这样。对于鞍马人物、飞鸟走兽、山水竹石等,每一种画类都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平。如果再加上赵孟在文学上的聪明和流传下来的作品,我们真不得不惊奇于他的艺术成就。

赵孟的书论不多,出名的有两句:“结字因时相袭,用笔千古不易。”后辈诸多书评者,对这两句话都多有述评,我也不愿在此多说,但依我之见,赵孟所言,全在用笔的技法专指,而且主要针对王羲之的书法用笔而言,这两句话是他的心得所出,而没有将其涵义扩大到其他领域,至于后世的理解角度也只是理解角度而已。

赵孟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个特例。出身宋朝皇族,最后为了荣华富贵,屈服臣事元朝异族。其十分聪明,十分勤奋,天才绝代,是中国儒学熏陶出来的文人士大夫。他在幸运而又悲哀的环境中,扭曲着自己的人格,在复杂的人生中创造着中国顶尖的传统文化艺术。作为文化艺术成就上的评价,用历史的眼光和今天的眼光来看赵孟,不管从那一个角度,你都不得承认,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

翻开赵孟中楷字帖《重修三门记》,仍是看得津津有味,就因为易上手,我的书法初期入门学习就是临的此帖。赵孟书法的精熟,正是初学者十分有用的学习范本。我不得不在这样的秋夜中感谢五百年前的这位书法艺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