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幼儿入园前的心理准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幼儿入园前的心理准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年开始时,经过教育,训练的幼儿园大班、中班的孩子,都蹦蹦跳跳、欢欢喜喜地入园了。这时,有些家长也高高兴兴地领着还没有离开过父母的三岁孩子入园来。可是,你可以看到:这批三岁的孩子在入园的态度上和中班、大班的孩子们大不一样。当父母把这些孩子留在幼儿园时,有些孩子便会抱住父母的腿不放,号淘大哭起来,吵着要回家。在被迫留下后,有些孩子不肯吃饭,不肯睡午觉,不愿接近老师,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他们不时地想到要回家,便会哭闹起来,吵着要妈妈。有时,还会因为“传染”,勾引起其他幼儿的伤感情绪而哭声一片……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又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予以改变的现象。只要家长们能够重视孩子入园前的教育,这些现象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正常的孩子到了三岁时都能走会跑,既能听懂成人的话,也能用语言来跟别人交流思想。就是说,他们无论从生理上或是心理上都已具备了从事社会交往的条件了。这时,父母应该让幼儿跨出家门去幼儿园过集体生活。

孩子的入园,标志着孩子发展的一个新时期的开始。这确实是件大事。可是,孩子中却出现了上面所说的一些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个原因:

第一、由于孩子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离开了朝夕与共的亲人,来到了幼儿园,环境的变化,使幼儿产生了紧张和恐惧的心理。

第二,入园前的孩子受到家庭的个别照顾,教育;而入园时,则因生活方式改变,由个别生活方式突变为集体生活方式,幼儿在思想感情和习惯上必然产生了不适应的现象。

由于紧张、恐惧的心理,再加上生活上的不习惯,必然引起幼儿情绪上的变化。为了消除或减少上述的现象,家长应该给孩子作如下一些心理准备

一、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愿望。

如何激发幼儿入园的愿望呢?家长可以经常向孩子介绍幼儿园的生活,宣传幼儿园的生活是如何如何的好。如:“幼儿园里有许多老师和小朋友,还有许多玩具。”“老师会讲故事,还教小朋友唱歌、跳舞。”“许多小朋友在一起玩老鹰抓小鸡,可好玩啦”等等。父母还可以通过编“小白兔爱上幼儿园”之类的故事,通过扮演幼儿园老师带着小朋友游戏,学本领的活动等培养孩子对幼儿园的好感。同时,父母还要告诉幼儿:小朋友上了幼儿园可以使爸爸、妈妈安心工作,小朋友自己也还可以学会很多本领。总之,要让孩子入园前在脑中留下“上幼儿园是一件高兴的事”的印象,促使幼儿产生盼望入团的情绪。

二、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认识老师,消除孩子紧张、恐惧的心理。

家庭是孩子从小就熟悉的生活环境,在家庭里,孩子无拘无束。可是一旦离开了熟悉的家庭,来到了陌生的幼儿园,这种巨大的环境变化便会使得多数孩子产生紧张、恐惧感。再加上有些父母平时不仅不注意培养孩子对幼儿园的好感,相反,却用“送你去幼儿园”之类的话来吓唬孩子。如:“你不听话,我就送你到幼儿园去!”或者说:“你再闹,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关起来!”等等,把幼儿园当作惩罚孩子的地方,使孩子在未入园前,就对幼儿园产生反感,以为幼儿园就是打骂孩子的地方,幼儿园的老师都是凶狠可怕的人。还有一些家长,经常吓唬孩子说:“不听话,把你关到大门外让老拐子(骗子)拐去!”这样的恐吓,使得幼儿更加不能离开父母寸步,不敢离开家门半尺。

因此,为了消除孩子上幼儿园的紧张、恐惧心理,父母平时不要以“关进幼儿园”或“逐出家门”相威胁。同时,在孩子入园前,父母一定要带孩子到幼儿园去玩一两次,让孩子们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让孩子感到幼儿园是一个好玩的地方,让孩子和老师接触,使孩子感到老师可亲。这样,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不会觉得可怕了,这也就自然地消除了紧张和恐惧感。

三、注意从小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的能力。

家庭是采取个别教养的方式,而幼儿园是采取集体教养的方式。集体生活要求幼儿具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这就要求家庭在幼儿入园前加以培养。

可是,有些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许多家长都把他们当作掌上明珠,以他们为中心,一切围着他们转。好吃的东西都挑给他,零食不离口,好玩的东西,只要他要,就立即替他买;给他扣扣子,给他穿鞋袜,一切都不要他亲自动手;对孩子百依百顺,呼之即应,召之即来,把孩子培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唯我独尊的人。这样的娇生惯养和溺爱,怎么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呢?根据心理学工作者的调查,约有半数以上的独生子女缺乏起码的独立生活能力。这样的孩子怎么去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呢?

为了让孩子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做父母的应该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的能力,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如自己吃饭,自己大小便,自己穿衣、穿鞋,自己扣扣子……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动作慢、不灵活而包办代劳。

四、注意从小培养“合群”的性格。

根据调查研究的材料表明:十个孩子中有七个孩子在三岁前是喜欢独自一个人玩的。特别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因为没有兄弟姊妹,一切都以他为中心,这就更容易使他形成“不合群”的性格,使他不能和别的小朋友一道玩玩具,游戏时,也不能很好地遵守交往中的一般规则。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父母应该注意从小就引导孩子和邻居的小孩一起玩,启发他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跟别人一道玩。这样,有了“合群”的性格,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就容易愉快地和同伴友爱相处了。

五、注意从小培养孩子按时作息和遵守集体生活的常规的习惯。

为了使家庭生活与幼儿园集体生活更好地衔接,父母应该让孩子在入园前了解幼儿园的一般生活制度和常规,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不挑食,午饭后要睡午觉,醒后不吵闹,不影响别人,游戏时爱护玩具,不污损,不乱扔,玩后要收拾整理……家长要尽量使孩子在家中的生活习惯接近幼儿园的生活常规,使孩子的行为符合幼儿园的要求。这样,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就能很快地适应集体生活了。

经验证明,只要父母注意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工作,多数孩子是会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的,而且会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当然,也会有少数孩子暂时不适应,哭闹着不肯上幼儿园。对这样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父母要坚持天天送孩子上幼儿园。决不要因为孩子哭闹,怕影响孩子健康,就让他在幼儿园呆两天,又在家中留两天。这样送送停停的结果,使孩子反而长期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根据经验,一般孩子两三天就能适应了,少数孩子可能会长一点。所以,父母一定要坚持天天送孩子上幼儿园。

第二、当孩子哭闹着不肯进幼儿园时,父母决不能有愁眉苦脸的表情,更不要因舍不得孩子,而当着孩子的面落泪,一定要高高兴兴地送孩子,力争用愉快的心情来感染孩子。

第三、当孩子哭闹着不肯进幼儿园大门时,父母将孩子交给老师后,就应该立即离去,决不要一见孩子哭闹就惶恐起来,或不断地回头、留恋地张望。

第四,孩子入园开始时哭闹的原因之一是怕父母不来接他,因而总是望眼欲穿地盼着父母来接。父母在孩子刚入园的一周内,应该坚持每天早一点去接。这样,可使孩子确信爸爸、妈妈每天一定会来接他的,可以消除他的顾虑和恐惧心理。

最后,为了使幼儿顺利地入幼儿园,当幼儿园老师进行家访时,父母要密切配合,如实地反映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如幼儿的健康状况、习惯、爱好等,不要隐恶扬善,以便老师掌握真实情况,在入园的第一天对幼儿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从而迅速地安定幼儿的情绪。